1.9能量与畜禽营养 课件(共17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能量与畜禽营养 课件(共17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能量与畜禽营养
一、能量来源及能量单位
(一)能量来源
饲料能量主要来源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三大养分的化学键中储存着畜禽所需的化学能。
畜禽采食饲料后,三大养分经消化吸收进入体内,在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或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终以ATP的形式满足机体的需要。
在畜禽体内,能量转换和物质代谢密不可分。畜禽只有通过降解三大养分才能获得能量,并且只有利用这些能量才能实现物质合成。
一、能量来源及能量单位
(二)能量单位
饲料能量含量只能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来测定,在营养学上,饲料能量基于养分在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来测定,并以热量单位来表示。
传统热量单位:卡、千卡、兆卡
国际热量单位:焦耳、千焦、兆焦
换算关系为:1卡=4.184焦耳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畜禽摄入的饲料能量伴随着养分的消化代谢过程,发生一系列转化,饲料能量可相应划分为若干部分,如图所示:
总能(GE)
消化能(DE)
粪能(FE)
尿能(UE)
气体能(AE)
代谢能(ME)
热增耗(HI)
净能(NE)
维持净能(NEm)
生产净能(NEp)
基础代谢
随意活动
维持体温恒定
生长
产毛
产奶
产蛋
繁殖
肥育
劳役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一)总能(GE)
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它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总能可用氧弹式测热计测定。
(二)消化能(DE)
消化能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畜禽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DE=GE-FE。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称为表观消化能(ADE)。正常情况下,畜禽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二)消化能(DE)
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
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
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
4.消化道新膜脱落细胞。
2、3、4称为粪代谢物,其所含的能量为代谢粪能(FmE)。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为真消化能(TDE),即:TDE=GE-(FE- FmE)。
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现行畜禽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三)代谢能(ME)
代谢能(ME)是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
ME=DE-(UE+Eg)=GE-FE-UE-Eg
尿能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尿氮在哺乳畜禽中主要来源于尿素,禽类主要来源于尿酸。
消化道气体能来自畜禽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这些气体经肝门、口腔和鼻孔排出。非反刍畜禽的大肠中虽然也有发酵,但产生的气体较少,通常可忽略不计。反刍畜禽消化道(主要是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量大,故代谢能应按单胃畜禽和反刍畜禽分别计算。微生物发酵产气的同时,产生部分热能。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三)代谢能(ME)
2.表观代谢能(AME)和真消化能(TME)
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UeE)。饲料代谢能可分为AME和TME。计算公式如下:
AME=ADE-(UE+Eg)=(GE-FE)-(UE+Eg)=GE-(FE+UE+Eg)
TME=TDE-[(UE-UeE)+Eg]=[GE-(FE-FmE)]-UE-Eg+UeE=GE-(FE+UE+Eg)+(FmE+UeE)=AME+(FmE+UeE)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四)净能(NE)
1.净能及计算公式
净能是饲料中用于畜禽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NE=ME-HI
2.热增耗(HI)
热增耗过去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畜禽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四)净能(NE)
3.净能的分类
按照净能在体内的作用,将其分为维持净能(NEm)和生产净能(NEp)。
维持净能:指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的部分,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生产净能:是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的能量。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四)净能(NE)
4.影响净能的因素
影响净能的因素包括影响代谢能、热增耗的因素和环境温度。其中,影响HI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畜禽种类:反刍畜禽采食后热增耗比非反刍畜禽更大和更持久。原因是反刍畜禽在咀嚼、反刍和消化发酵过程中消耗较多的能量;同时,瘤胃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在体内产生的HI比葡萄糖多。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四)净能(NE)
4.影响净能的因素
(2)饲料组成
①不同营养素热增耗不同,蛋白质热增耗最大,脂肪的热增耗最低,碳水化合物居中;
②饲料中维生素水平和饲料形状会影响消化过程产热及VFA中乙酸的比例,因此也影响HI的产生;
③饲料缺乏某些矿物质或维生素,热增耗也会增加。
(3)饲养水平:当畜禽饲养水平提高时,畜禽用于消化吸收的能量增加,同时,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也增强,因而热增耗会增加。
三、能量利用效率
(一)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饲料在畜禽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最终用于维持畜禽生命和生产。畜禽利用饲料中能量转化为产品净能,这种投入的能量与产出的能量的比率称为饲料能量利用率:
能量用于维持需要和用于生产的效率不同,且饲料总能难以反映饲料的真实营养价值,所以饲料能量的利用率常用总效率和纯效率两种指标表示。
1.总效率:是指产出产品中所含的能量与进食饲料的有效能(消化能或代谢能)之比:
三、能量利用效率
(一)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2.纯效率:是指喂给畜禽的能量水平高于维持需要时,产出的产品能值与进食有效能扣除用于维持需要的有效能值之比:
净效率=产品能值/(进食有效能值-用于维持需要有效能值)100%
三、能量利用效率
(一)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3.影响因素
总效率或净效率受畜禽种类、日粮性质、能量水平、环境温度、饲喂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效能占饲料总能的比例越高,用于维持需要所占的比例越小,则效率越高。
三、能量利用效率
(二)畜禽的能量体系
虽然净能最能准确表明饲料能量价值和畜禽的能量需要,但考虑到数据来源的难易程度,一般在生产实践中,我国采用消化能作为猪的能量指标,以表示猪对能量的需要和猪饲料的能值。
对于禽采用代谢能作为能量指标,对反刍畜禽则采用净能作为能量指标。
(三)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
1.减少能量转化损失
通过正确合理地饲料配置、加工及饲喂技术,可减少能量在转化过程中,粪能、尿能、胃肠甲烷气体能、体增热等各种能量的损失,减少畜禽的维持消耗,增加生产净能,以提高畜禽的能量利用效率,多出产品,出好产品。
三、能量利用效率
(三)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
2.确切满足畜禽需要
给畜禽配置全价日粮,即根据畜禽的具体情况,参照各自的饲养标准,满足其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量的需要及相应的适宜比例,尤其应供给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营养和适宜的粗纤维水平。
3.减少维持需要
生产实践中可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维持需要。例如,畜禽的饲养水平既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