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蛋白质营养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它和核酸均是构成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动物生产过程中不可代替的营养物质。动物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和更新过程中,必须从饲料中不断获取蛋白质等含氮物质。因此,把饲料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机体蛋白质是一个重要的营养过程。饲料蛋白质进入家畜体内产生一系列变化,因家畜种类不同,其消化器官在构造上、机能上的差异,饲料蛋白质的消化与营养作用存在显著不同。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一)蛋白质组成与营养生理功能1.蛋白质的组成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的蛋白质还含有硫,少数还含有磷、铁、铜和碘等。2.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在蛋白质的组成和比例决定着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构成动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可以用通式表示为:R-CH(NH2) COOH。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氨基酸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的变化,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的营养实际是氨基酸的营养。植物能合成自身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动物蛋白虽然与植物蛋白含有相同的氨基酸,但动物自身不能全部合成。氨基酸有L型和D型两种构型。除蛋氨酸外,L型的氨基酸生物学效价比D型高,而且大多数D型氨基酸不能被动物利用或利用率很低。天然饲料中仅含易被利用的L型氨基酸。微生物能合成L型和D型两种氨基酸。化学合成的氨基酸多为D、L型混合物。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一)蛋白质组成与营养生理功能2.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最基本的物质动物的各种组织,如骨骼、肌肉、皮肤、内脏、血液、角、喙等都以蛋自质作为结构性蛋白质。除反刍动物外,饲料蛋白质几乎是惟一可用以形成动物体蛋白质的氮来源。蛋白质占机体固形物的50%,它是除水分外在动物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由于构成各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种类不同,所以,各组织器官具有各自特异性生理功能。另外,蛋白质也是乳、蛋、毛的主要组成成分。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2.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2)蛋白质是动物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对于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生命的组成成分,更重要的是为机体提供了多种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物质。如在动物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某些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抗体(免疫球蛋白)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组成成分。另外,蛋白质对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水分的正常分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2.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器官和组织的蛋白质的更新、损伤组织的修补等都需要蛋白质。据同位素测定,全身蛋白质经6~7个月可更新一半。另外,损伤组织的修补也需要蛋白质。(4)蛋白质可分解供能当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供应不足时,蛋白质也可分解供能,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提供蛋白质过多或氨基酸不平衡时,可以在肝脏、血液及肌肉中贮存一定数量,或经脱氨基作用将不含氨的部分转化成糖、脂肪或分解产热。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2.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5)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基础当为动物的遗传物质DNA与组蛋白组合成为一种复合蛋白体——核蛋白,存在于染色体上,将本身所蕴藏的遗传信息,通过自身的复制过程遗传给下一代。在DNA的复制过程中,需要30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二)氨基酸的营养生理功能1.赖氨酸赖氨酸具有增强动物食欲、提高机体抗病力、促进生长等作用,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可促进血球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可促进钙、磷吸收,降低背膘厚度、增加眼肌面积和瘦肉率。饲料中缺乏赖氨酸,动物食欲减退,体况消瘦,生长停滞。骨骼钙化异常,皮下脂肪减少。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量减少,动物出现贫血,甚至引起肝脏病变。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2.蛋氨酸又称甲硫氨酸,是动物体代谢过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甲基供体。参与肾上腺素、肌酸和胆碱的合成;在肝脏脂肪代谢过程中,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将脂肪输出肝外,防止产生脂肪肝,降低胆固醇;可利用其所带的甲基,对有毒物质或药物进行甲基化而起到解毒的作用,保护肝脏,缓解铅、钴、硒和铜中毒;蛋氨酸与动物体内各种含硫化合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具有促进被毛生长的作用;脱掉甲基后可转变为胱氨酸和半胱氨酸。缺乏蛋氨酸,食欲降低,体重减轻,生长停滞。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易产生脂肪肝;生产性能下降,禽蛋变轻,被毛变质。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3.色氨酸在动物蛋白中含量较多,主要参与血浆蛋白的更新,并与血红素及烟酸的合成有关。能促进维生素B2作用的发挥,同时具有神经冲动的传递功能;是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和成年动物繁殖、泌乳所必须的氨基酸。缺乏色氨酸,会引起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生长减缓。产生贫血、下痢,视力破坏并患皮肤炎等。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4.亮氨酸、异亮氨酸与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与缬氨酸均属支链氨基酸,同时都是必需氨基酸。亮氨酸是合成体组织蛋白与血浆蛋白所必需的氨基酸,能促进小鸡的食欲和体重的增加;是组成免疫球蛋白的成分并能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对除骨骼肌以外的体组织蛋白质的降解起抑制作用。异亮氨酸与亮氨酸共同参与体蛋白的合成,动物缺乏时,不能利用饲料中的氮,育雏料中缺乏时,雏鸡体重下降,并且经过一段时间死亡。缬氨酸具有保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作用,同时是免疫球蛋白的成分并影响动物的免疫反应。缬氨酸不足会导致动物生长停滞,共济失调而出现四肢震颤,明显阻碍胸腺和外围淋巴组织的发育,抑制嗜中及嗜酸白细胞。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5.苯丙氨酸是合成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所必需的氨基酸,缺乏时,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受到破坏。6.苏氨酸能够平衡氨基酸营养,促进蛋白质沉积,促进生长、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还有利于提高猪的瘦肉率;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作为黏膜糖蛋白的组成成分,有助于形成防止细菌与病毒入侵的、非特异性防御屏障;还能促进磷脂合成和脂肪酸氧化,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缺乏时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易发生脂肪肝,抑制免疫球蛋白和T、B细胞及其抗体的产生。过量时,也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与日增重。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7.精氨酸是生长期动物的必需的氨基酸,缺乏时,体重迅速下降;精子蛋白中精氨酸约占80%,缺乏会抑制精子的生成;精氨酸在肝脏生成尿素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刺激胰腺、肾上腺、丘脑等部位产生激素。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三)小肽的营养生理功能肽是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通常把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统称为寡肽,更长的肽链称为多肽。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称为二肽,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别称为三肽、四肽等。小肽:特指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1.小肽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其吸收的因素(1)小肽的吸收特点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吸收率高;小肽与游离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具有相互独立的吸收机制,且各种小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互不干扰,可避免氨基酸间的吸收竞争,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1.小肽的吸收特点及影响其吸收的因素(2)影响小肽吸收的因素小肽的理化性质;氨基酸的含量增加,小肽的吸收速率会明显降低;小肽氨基酸残基的构型也是小肽转运的决定性因素;疏水性、侧链体积大的氨基酸如支链氨基酸或苯环氨基酸构成的肽,与载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因而比较容易吸收,而亲水性、带电荷的小肽与载体亲和力较小,较难被吸收。一、蛋白质、氨基酸及肽的营养生理功能2.小肽的营养功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小肽可与2价阳性离子等结合,提高溶解性;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和抗氧化作用;促进瘤胃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具有抗菌作用;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二、蛋白质缺乏与过量的危害(一)蛋白质缺乏的危害动物体储备蛋白质的能力极其有限,在最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动物体储备量亦不超过体蛋白的5%~6%,当进食蛋白质减少时,储备蛋白质将很快被动物消耗殆尽。1.消化功能紊乱:胃肠粘膜分泌消化液的腺体组织蛋白的更新,影响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2.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受阻:蛋白质合成、沉积减少或无,导致生长速度降低或停滞,甚至死亡。3.影响繁殖:缺乏蛋白质会影响控制和调节生殖机能重要内分泌腺脑垂体的作用,抑制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二、蛋白质缺乏与过量的危害4.抗病能力下降: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易于发生传染性和代谢性疾病。体内不能形成足够血红蛋白和血细胞蛋白质而患贫血症。5.生产性能下降:各种畜产品如乳、肉、蛋和毛等其基本组分均为蛋白质,故当日粮缺乏蛋白质时,将严重影响动物潜在生产性能的发挥,产品的生产将骤然减少,产品品质也明显降低。(二)蛋白质过量的危害1.造成营养物质利用不合理和浪费;2.过多的氨基酸在肝脏脱氨,形成的尿素或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加重肝肾负担,严重时引起肝肾疾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