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E-R模型到关系模型转化 课件(共15张PPT)-《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E-R模型到关系模型转化 课件(共15张PPT)-《网站数据库应用技术-SQL Server》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E-R模型到关系模型转化
E-R model to relational model transformation
知识点内容概要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2
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
设计逻辑结构时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2)将转化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3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一个实体对应一个关系模型,实体名即为关系模型的名称,实体的属性为关系模型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模型的码。
4
独立实体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将上图转化为关系:
学生(学号,姓名,民族,籍贯)
其中下划线标注的属性表示关键字。
学生实体的E-R图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合并。图2为校长与学校的1:1联系。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5
1:1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校长和学校的1:1联系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6
方法一,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学校(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地点)
校长(姓名,性别,年龄)
管理(学校代码,姓名,任期)
1:1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方法二,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学校(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地点,姓名,任期)
校长(姓名,性别,年龄)
或:
学校(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地点)
校长(姓名,性别,年龄,学校代码,任期)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7
1:n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学生和班级的1:n联系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8
方法一,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民族,出生年月)
班级(班号,名称,年级,专业,系)
联系的转换:属于(学号,班号)
1:n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方法二,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民族,出生年月,班号)
班级(班号,名称,年级,专业,系)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9
m:n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学生和课程的m:n联系
一个m:n联系要单独建立一个关系模式,分别用两个实体的关键字作为外部关键字,再加上联系的属性。关系模式的主码为各实体主码的组合。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民族,出生年月)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10
m:n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11
多元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多元联系指涉及两个以上的实体的联系。转化时,应建立一个单独的关系表,将该联系所涉及的全部实体的关键字作为该关系表的外部关键字,再加上适当的其他属性。
课程表多元联系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
教师(教师号,姓名,教研室,职称,出生日期)
班级(班号,名称,年级,专业,系)
教室(编号,房间号,容量)
课程表(班号,课程号,教师号,教室号,周次)
12
多元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
13
自联系到关系模型的转化
自联系指同一个实体类中实体间的联系。进行关系模型转换时,可按上述1:1,、1:n和m:n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转换。
同一实体间的1:n联系
转换后的关系模式为:学生(学号,姓名,民族,出生年月,班长编号)
14
1:1联系:任意一方增加对方实体的主键及联系的属性。
1:n联系:在n端加入1端实体的主键及联系的属性。
m:n联系:两个实体分别转换,另外将联系单独转换为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的主键及联系的属性,而键为两端实体键的组合。
总结
15
请将以下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
拓展练习
仓库
商品
商店
仓库号
仓库名
地址
数量
商店号
商品名
商品号
商店名
日期
进货
M
N
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