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后备猪饲养管理模块一 任务九后备猪的选留后备猪的饲养管理后备猪的使用目录一、后备猪的选留自繁选留引种选择(一)自繁选留保育结束选择生产性能测定结束选择鉴定阶段选择1.1.1保育结束选择在保育结束拟进行第一次选择(初选),选择标准是将健康、符合品种特征的仔猪转入下阶段测定。一般在70日龄左右,保育结束时进行。初选数量为最终预定留种数量公猪的10倍以上,母猪5倍以上。1.1.2 生产性能测定结束选择2、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包皮不过大,睾丸不过小,且左右一致。1、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6、若选购多头公猪,三代以内应无共同祖先,避免血统过少。3、四肢粗壮结实,行走自如,无裂蹄现象。4、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均匀。5、三代系谱清楚,性能指标优良。种公猪的选择1.1.2 生产性能测定结束选择2、阴部发育良好,不过小,无异形。1、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特征。3、有效乳头6对以上,排列整齐,发育正常,无瞎乳头现象。4、四肢强健,蹄系结实。5、性情温顺,忌暴烈。种母猪的选择1.1.3 鉴定阶段结束选择2、在一个发情期内连续配种3次未受胎者;1、至7月龄后毫无发情征兆者;3、断奶后1月龄以上无发情征兆者;4、母性太差者;5、母猪产仔数过少者,公猪性欲低,精液品质差,所配母猪产仔较少者淘汰。淘汰有下列表现的猪只个体:(二)引种选择第一项重点工作1、品种的确定原种场:从国外引进三个品种的多血缘(防止近交)纯种公母猪,进行纯种繁殖。繁殖场:从原种场引进三个品种的纯种公母猪,进行纯种繁殖及二元母猪的生产。商品场:从原种场或繁殖场引进长白、大约克公母猪或二元母猪及杜洛克公猪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二)引种选择2、引种厂家的确定1)是否是新建场。2)种猪的性价比是否合适。4)是否开展种猪选育(性能测定),技术资料(含三代系谱)是否齐全。5)服务是否完善,信誉度好坏。3)该场的生产规模。规模过小势必使选择范围窄、血统数少,近亲程度高。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猪的饲养(二)后备猪的管理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猪的饲养1.“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2.后备猪生长到60~65千克应进行限饲。配种前10~14天应进行短期优饲。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猪的饲养月龄 体重(千克) 日喂量(千克)4 50~60 1.5~1.85 70~80 1.8~2.06 90~100 2.2~2.57 110~120 2.5~2.88 130~140 2.8~3.03、后备猪限饲技术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猪的饲养后备猪在配种前10~14天的时间内给予哺乳母猪料。1)后备母猪进行小群饲养,5~6头每圈;后备公猪性成熟后由小群饲养变为单栏饲养。2)后备猪应饲喂后备猪专用料。4、后备猪的短期优饲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二)后备猪的管理1.后备猪要加强运动,防止形成懒、软现象。2.按时驱虫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3.后备猪5月龄以后要进行多种疫苗的免疫注射,通常每周注射一种。(1)配种前一个月接种肌注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口蹄疫和蓝耳病。(2)配种前20天肌注猪瘟-猪丹毒二联苗。三、后备猪的使用1、使用条件:猪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时。2、使用时间:国外引进瘦肉型猪种,公猪使用时间:7.5~8月龄,体重达120~130千克;母猪使用时间:7~7.5月龄,体重达110~120千克。在达到上述月龄和体重后的第三个发情期给后备母猪配种是比较理想的。后备猪饲养管理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后备猪的选留要仔细、认真;后备猪的饲养管理要细心;后备猪的使用精心。后备猪饲养管理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