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题 傍水而居(第二课时)水上都市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威尼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对威尼斯“生”“兴”“美”“忧”的分析学习,了解“水”对威尼斯城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水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比较、分析、判断,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威尼斯发展面临的危机和解决措施,理解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威尼斯城的建立、繁兴、美丽和危机与水之间密切的关系。教学难点: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威尼斯危机的设想,梳理“人”“水”和谐相处的观念。教学过程导入: 播放水城威尼斯的视频,提出问题: 1.说一说你对威尼斯的印象。(大美) 2.那么它的美跟什么有着密切的关系?(水) 3.聊一聊你对威尼斯感兴趣的地方。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好奇一起走进威尼斯,去领略、探究、感悟一座水城的魅力。 新授: 一、寻访威尼斯 1.教师:展示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和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地图,指导学生回答威尼斯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一:看图思考,结合图片和课本说说威尼斯(45°N,12°E)的地理位置? 教师点拨:威尼斯位于北、东半球,地处中纬度带、北温带;位于欧洲南部,意大利的东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 2.教师:展示意大利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威尼斯的气候图,指导学生回答威尼斯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地形:地处波河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水网密布,由100多座岛屿组成,岛屿间由分布着河道水巷。 过渡:通过寻访威尼斯,我们了解了它的自然环境。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探访威尼斯。 二、探访威尼斯 1.因水而生 教师:展示威尼斯祖先建城的历史,指导学生思考回答威尼斯人祖先建成水上威尼斯的原因、方法以及遇见到困难。 学生活动二:结合视频和书本资料,说一说威尼斯人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在此建设他们的家园?威尼斯人是怎样建城的?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归纳。威尼斯人祖先在此建城的原因是:防卫:建在岛屿群上,水道易守难攻,便于防守;交通:水道众多,交通便利。建城的方式是在岛屿低洼处:打木桩、填土、盖楼房。建城中遇到的难题是城市用地和排水问题。 2.因水而兴 教师:展示1000-1500年意大利与地中海图和14世纪威尼斯繁荣贸易景象图。并作以下介绍:威尼斯城的兴起—600多年前,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三洲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位于其北岸的威尼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为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后来,威尼斯成为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还一度是欧洲最大的商业城市。这里的居民多以商业和航海业为主。 过渡:威尼斯濒临地中海,10~14世纪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通道,凭借贸易所得,威尼斯一度成为世界的门户、欧洲的中心、地中海的霸主。15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威尼斯的贸易霸主地位衰落,但威尼斯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它成为欧洲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旅游业使威尼斯继续保持着繁荣。实现从商业城市向旅游胜地的蝶变,实现了因水而美。 3.因水而美 学生活动三:活动三:同桌合作设计一次主题式旅游(路线、景点等介绍),完成后进行交流。(提示:可以就水城风光、艺术文化、交通方式、节日盛典等主题)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威尼斯的美。威尼斯的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美的水城风光 (2)古老而璀璨的艺术文化 (3)独特的交通方式 (4)热闹盛大的传统节日 过渡:威尼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水上旅游城市,他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经将其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纵观威尼斯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威尼斯这座城市与水休戚相关。但现在这座水城如今最大的敌人也是水,水带给威尼斯人忧虑,也带给威尼斯城忧患。 4.因水而忧 教师:展示图片和文字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完成活动任务。 学生活动四: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威尼斯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哪些危机?并尝试着提出解决措施。 小结:威尼斯发展的“忧”:洪水泛滥;海水倒灌;地面下沉。 我们的建议是: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要过度开采地下水;加固大堤;加大建筑物和堤坝维修投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教师:介绍威尼斯的“摩西”工程和海水灌注法。 三、感悟威尼斯 对于威尼斯而言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忧、因水再兴,它始终不能离开水。威尼斯人民在和水的长期休戚与共中,真正践行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爱一方水土。因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共同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相信威尼斯因水而再兴! 练习:巩固新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