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六章 城市街区及杰出建筑旅游文化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和特点(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 的城市。(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1. 悠久的历史2. 深厚的文化底蕴3. 丰富的文物史迹4. 多彩的风景名胜二、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1)古都类。(2)风景名胜类。(3)交通军事重镇类。(4)特色风貌类。(5)革命纪念地类。(6)一般史迹类。第二节 历史中心及街区旅游文化一、历史中心(一)专治帝王时期我国中心城市演变中心城市是指具有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强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城 市,可以产生比中小城市高出很多倍的效益。它们往往是物资集散地,有一定的凝聚 力,也有一定的辐射力,又凭借这些影响周围地区,发挥它的中心作用。随着历史的发 展,历史中心城市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为旅游者提供了回味历史、体验传统的机会。(二)近代中心城市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炮舰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从此我国的城市发展也带上了半封 建半殖民地的色彩。自《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后,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至 1910 年先后共开商埠 91 个。这些开放城市由南往北,由东往西,由沿海向内地 发展。这些城市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更多地带有西方殖民主义的烙印。二、历史街区(一)历史街区的特征1. 历史文化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一方面街区内负载历史信息的景观占有主导地位,兼有其 非历史性景观;另一方 面街区具有一定规模。这两方面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以视野所及范围内保持视觉的连续与 完整为原则。2. 历史文化景观与空间的统一性一方面,街区的建筑景观协调统一,可以采用适当的形态分析方法,确定出街区形 态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街区的空间肌理秩序与肌理大小相似,表现在空间划分大 小、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以及街道空间形态等方面。3. 反映城市形态的结构特点历史街区折射出城市的土地使用性质、道路骨架特点和地块划分肌理等历史城市固 有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且较为完整地展现其在城市中的功能,符合城市的道路和地块划 分规律。4. 反映城市的社会文化布局特点一个街区往往经过几个历史阶段才孕育、发展形成。街区体现城市建设各历史时期 的社会文化组织结构,反映出城市中不同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生活方式的人群分布 状况。这一布局往往会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从一个侧面表达城市形态结构的深层次 内涵。(二)历史街区的保护1. 历史街区的保护内容(1)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2)街道格局的保护。(3)建设高度与尺度的控制(4)基础设施的改造。(5)历史文脉的延续。2. 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1)立面表皮式保护在尊重历史和建筑文脉的基础上保留外观、更新内部设施(2)整体保护模式对历史街区完全保留,类似文物保护方式,只是进行局部的修补,社 会网络和物质空间同时被保留下来(3)拼贴式保护在保护现有风貌较完 整、房屋质量较高传统建筑的条件下,对破败严重、风貌尽失的建筑采取更新的方法完 善历史街区风貌的完整性。第三节 杰出建筑及公共建筑旅游文化一、中国建筑(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1.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2.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3. 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装饰4. 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二)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1. 台基2. 木头圆柱3. 开间4. 大梁5. 斗拱6. 彩画7. 屋顶8. 山墙9. 藻井10. 吻兽11. 铺地12. 门钉13. 照壁台基斗拱屋顶(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1. 宫殿建筑“宫”在我国出现较早,最初“宫”“室”通义,后来逐步演变为专供皇帝和皇族居住的地方。中国宫殿建筑的历史与中国古城的历史一样悠久。最初的宫殿规模较小,建 筑比较简陋,与后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宫殿建筑不可同日而语。2. 陵墓建筑陵墓是指中国帝王的坟墓,3000 多年来,我国共有统一王 朝和割据政权的大小帝王 500 余人,至今地面有迹可循的帝王陵墓 100 多座,其历史之 久、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工艺之精世所罕见,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3. 礼制建筑“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它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与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古代 中国出现了许多能够体现这一宗法礼制的建筑,即礼制建筑,其中以祭祀天地和祖宗神 灵的坛庙建筑最具有代表性。二、西方古典建筑(一)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1. 中世纪建筑2. 文艺复兴建筑(二)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1. 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式的演变2. 柱式的组成和结构第四节 城市园林建筑文化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按园林占有者的身份,可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征(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四)错落有致,富有层次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一)叠山(二)理水(三)建筑(四)动植物(五)楹联匾额四、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一)抑景(二)透景(三)添景(四)借景(五)夹景(六)对景(七)框景(八)漏景第五节 城市主题公园文化一、主题公园概述(一)主题公园的概念主题公园(Theme Park),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 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二)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特点1. 数量增长快2. 投资高、占地规模大3. 理念不断创新4. 投资主体多元化5. 空间集聚化二、文化类城市主题公园(一)类型1. 微缩景观型2. 民族文化型3. 影视文化型4. 文学文化遗产型5. 历史文化型横店影视城(二)文化类主题公园特点1. 主题文化性2. 体验真实性3. 活动多样性三、自然类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动植物园(一)城市动物园(二)城市植物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