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用羊生产 课件(共28张PPT)《牛羊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毛用羊生产 课件(共28张PPT)《牛羊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毛用羊生产
毛用羊的外貌特征

羊的饲养方式

羊的饲养技术

羊的日常管理

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目录
CONTENTS
一、毛用羊的外貌特征
体型特点
毛用羊头一般较长,颈长,髻甲高但窄,胸长而深但宽度不足,背腰子直但不如肉用羊宽,中躯容积大,后躯发育不如肉用羊好,四肢相对较长。
一、毛用羊的外貌特征
被毛覆盖
理想型的毛肉兼用 细毛羊的头毛着生至两眼连线,并有一定长度,呈毛丛结构,似帽状;四肢毛着生,前肢到腕关节,后肢达飞节。超过上述界限者倾向毛用型,达不到者倾向肉用型。但现代细毛羊育种的趋势是要求绵羊面部为“光脸”。面部毛长易形成“毛盲”,不利于绵羊本身的采食及自我保护。
一、毛用羊的外貌特征
颈部及皮肤皱褶
毛用羊公羊颈部有2~3个发育完整的横皱褶,母羊为纵皱褶。体躯上也有较小的皮肤皱纹;
毛肉兼用羊颈部有1~3个发育完整或不完整的横皱褶,母羊为纵皱褶。躯干上没有皮肤皱纹。体表无皱褶的绵羊剪毛容易,刀伤少,较少受蚊蝇侵袭,而且羊毛长度大,产羔率高。
二、羊的饲养方式
放牧饲养
绵、山羊是适宜放牧饲养的家畜,放牧饲养成本低,效益高。
放牧饲养能增加羊的运动量,有益健康。
讲究合理的放牧技术,科学安排草场载畜量,促进养羊业健康发展。
放牧饲养
1.放牧羊群的组织
2.放牧场地的选择
3.放牧方法的运用
4.四季放牧的要点
(1)春季 (2)夏季 (3)秋季 (4)冬季
二、羊的饲养方式
放牧加补饲饲养
这是一种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
根据不同季节牧草生长的数量和品质、羊群本身的生理状况,确定每天放牧时间的长短和在羊舍内饲喂的次数与草料数量。
这种饲养方式结合了放牧与舍饲的优点,适合于饲养各种生产方向和品种类型的绵、山羊。
1.补饲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2.补饲的方法:草料、补饲顺序的确定
二、羊的饲养方式
放牧加补饲饲养
这是一种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
根据不同季节牧草生长的数量和品质、羊群本身的生理状况,确定每天放牧时间的长短和在羊舍内饲喂的次数与草料数量。
三、羊的饲养技术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的饲养应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能够产生优良品质的精液。
1.合理饲养
2.科学管理
三、羊的饲养技术
成年母羊的饲养管理
成年母羊的饲养应保证配种、妊娠、泌乳等任务的顺利完成。
1.空怀期
2.妊娠期
3.泌乳期
4.泌乳前期、泌乳后期
安全断奶:断奶前1周要减少母羊的精料、多汁料和青贮料,以防乳房炎的发生。
三、羊的饲养技术
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育成羊是指断奶后至第一次配种前的幼龄羊。
1.羔羊断奶后的前3~4个月生长发育快,营养条件良好时,日增重可达200~300g左右。
2.8月龄后,羔羊的生长发育强度逐渐下降,到15岁时生长基本趋于成熟。
育成羊在配种前应安排在优质草场放牧或适当补喂混合精料,使其保持良好的体况,力争满膘,迎接配种。
三、羊的饲养技术
羔羊的培育
哺乳期的羔羊是一生中最难饲养的一个阶段。
早吃初乳,
吃足乳汁
适时补饲,
满足需要
加强管理,顺利断奶
四、羊的日常管理
羊的编号技术(耳标法 )
羊的个体编号是开展羊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项目,编号要求简明,易于识别,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便于资料的保存、统计和管理。
(1)品种标记 (2)年号 (3)个体号
羊的编号技术(等级号 )
纯种羊打在右耳上,杂种羊打在左耳上。
四、羊的日常管理
羊的断尾
目的:保持羊体清洁卫生,保护羊毛品质和便于配种。
时间:羔羊应于出生后7~15d内断尾。
方法:1.烧烙法 2.结扎法
羔羊去势
凡不宜作种用的公羔要进行去势。 去势时间一般在1~2月龄,多在春、秋两季气候凉爽、晴朗的时候进行。
去势的方法有阉割法和结扎法。
1.阉割法 2.结扎法
四、羊的日常管理
绵羊剪毛
1.剪毛时间
我国北方牧区及青藏高原地区,从东到西,通常在5月中、下旬开始到6月上旬,而青藏高原地区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农区(中原地带)在4月中旬就开始。剪早或剪晚对羊体不利。1年要剪2次毛,按季节春秋各剪1次。
2.剪毛顺序
羯羊,试情羊,幼龄羊,种公羊,母羊,患皮肤病和外寄生虫病的羊,最后剪毛。
四、羊的日常管理
绵羊剪毛
3. 剪毛方法
首先将羊只左侧横卧在剪毛台或席子上,剪毛员靠在羊背上,用膝盖轻压羊体肩部及臀部,从右后肋部开始由后向前剪掉腹部、胸部和右侧前后肢的羊毛。在翻动羊只使其右侧卧,剪毛员用右手提直绵羊左后腿,从左后腿内侧到外侧,再从左后腿外侧臀部、背部直至颈部,纵向长距离剪去羊体左侧羊毛。然后使羊立起,靠在剪毛员两腿间,以头颈向下,横向剪去右侧颈部及右肩部羊毛,再用两腿夹住羊头,使羊右侧突出,再横向由上向下剪去右侧背毛,最后检查全身,剪去遗留下的羊毛。
四、羊的日常管理
绵羊剪毛
4.注意事项
第一,把患有皮肤病的绵羊放到最后剪毛,以免传染到健康羊只。
第二,每剪完1只绵羊,取走羊毛之后,将剪毛处的碎毛、尘土、粪便等杂物清扫干净,然后再剪第2只羊。
第三,把剪下的头、四肢、尾等部位羊毛另外包装,带粪块、有色毛等分别包装,保持毛被完整,以利于羊毛分级、分等。
第四,应注意不要剪破皮肤,特别是公羊的阴囊、母羊的乳头、皱褶等处。剪破要及时消毒、涂药或进行外科缝合,以免感染溃烂。
四、羊的日常管理
绵羊剪毛
第五,剪毛剪应贴近皮肤均匀地把羊毛一次剪下,留茬尽量要低,若毛茬过高,也不要重剪,以免造成二刀毛,影响羊毛的价值。
第六,剪毛动作要快,时间不宜拖得太久,翻羊要轻,以免引起瘤胃鼓起、肠扭转等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第七,剪毛后的最初几天,不可让刚剪过毛的羊只遭受冷雨淋,以免发生感冒。在剪毛后的7~10d内,必须在羊舍或遮阴棚附近放牧,以便在天气变化时及时避免雨淋。
四、羊的日常管理
山羊抓绒
抓绒时间
抓绒工具
抓绒方法
四、羊的日常管理
羊的防疫
怀孕母羊产前20~30d,羔羊痢疾菌苗皮下注射2ml,10d后再注射3ml。
2月底,羊三联苗无论成羊、羔羊每只肌注5ml。
3月上旬羊痘苗每只0.5ml。
3月中旬口蹄疫苗每只 1头份。
9月上旬、中旬布氏杆菌、炭疽苗按说明防疫。
9月下旬再注射一次羊三联苗。
四、羊的日常管理
羊的驱虫
羊易感染的寄生虫病有羊鼻蝇疽病,羊捻转胃虫病、羊结节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羊绦虫病、羊肺丝虫病、羊多头蚴病、羊毛圆线虫病等。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敌百虫与硫双二氯酚(别丁)、咪唑类药物、驱虫净、虫可星等。
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选用合适的驱虫药,按说明要求进行驱虫。
驱虫后l0d内的粪便,应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羊的日常管理
羊的修蹄
羊的蹄形不正或蹄形过长,将造成行走不便,影响放牧或发生蹄病,严重时会使羊跛行。
每年至少要给羊修蹄2次。修蹄时间一般在夏、秋季节,此时蹄质软,易修剪。
修蹄时,应先用蹄剪或蹄刀,去掉蹄部污垢,把过长的蹄壳削去,再将蹄底的边沿修整到和蹄底一样齐平,修到蹄底可见淡红色时为止,并使羊蹄成椭圆形。
五、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牧区养羊业的现状
我国绵、山羊数量2.7亿只左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北方牧区天然草场面积约2.8亿h㎡,总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2位;
家畜呈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五、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牧区养羊业的现状
牧区养羊业水平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比,有很大差距。
牧区养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含量低,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
充分利用牧区的羊种资源和草地资源,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牧区养羊业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内容。
五、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1.适宜的放牧时间
2.以草定畜,实行草畜平衡
3.合理划分草地
4.划区轮牧
(1)轮牧小区
(2)放牧频率
(3)设置围栏
草地的合理利用
五、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饲料基地是指开垦草地后,人工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以期获得稳定、高产的饲料资源。
由于牧区草地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不均衡性,而家畜一年四季需均衡供给营养,适量种植一些饲草、饲料作物,用于冬、春季补饲,改善羊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为设施养羊创造条件。
应鼓励农、牧民增加投人,搞好人工草、料基地建设,加强草库仑内的水、草、料、林、机等设施的相互配套。
因地制宜建立饲草基地, 推进设施养羊
五、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转为半放牧半舍饲或全舍饲的饲养方式。
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状况,防止公、母羊比例失调,繁殖母羊比例过少,老残羊和老羯羊过多。
提高羊群的生产水平,应建立质量高、周转快、效益高的羊群结构。
改变饲养方式,调整羊群结构
五、牧区养羊可持续发展措施
发展季节性畜牧业,加快羊群周转,是目前解决草、畜矛盾、兼顾牧民收入和减轻草地压力的重要手段。
在牧草茂盛的夏、秋季节,搞好抓膘育肥,大力生产肥羔,在冬春季节,牧场仅保留种公羊、适龄繁殖母羊和后备羊,就可大大减轻草地的压力。
保证这种生产方式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及时调整好母羊的适时抓膘配种,提前产羔和早春羔护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实行季节性养羊生产,加快羊群周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