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肺系理论临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中兽医基础》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肺系理论临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中兽医基础》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项目10 肺系辨证理论应用
任务二 肺系理论临床应用
任务二 肺系理论临床应用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目标,以肺脏辨证理论为切入点,阐述从肺辨证保健的一般方法与应用基础上,归纳总结肺系理论临床应用技巧。
二、教学重点
畜禽从肺系理论应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
处方研制
一、肺的内因病辨证
内因——气血阴阳——肺——气或阴
肺气虚证伴有气虚症状,肺阴虚证伴有虚热内扰、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
证型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肺气虚证 咳嗽 气短而喘,动则尤甚,咳痰清稀,声低,或有自汗,畏风,易感冒,神疲体倦,可视粘膜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肺阴虚证 无痰或痰少而黏难咳,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燥咽干,形体消瘦,烦热,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1.肺气虚
1.成因
久病咳喘
它脏影响(心、脾、肾)
慢性咳嗽
2.主证
久咳气喘,咳喘无力,动则喘甚
畏寒喜暖,易感冒出汗,消瘦倦怠,皮燥毛焦
口色淡白,脉象细弱
宗气生成不足,动则耗气
肺失宣发,肌表失养,卫气不固
3.治法
补肺益气,止咳定喘
4.方例
补肺散
党参,黄芪
紫苑,五味子
熟地,桑白皮
慢性咳嗽
党参
黄芪
紫苑
2.肺阴虚
1.病因
久病体弱
邪热伤肺
发汗太过
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
2.主证
干咳连声,昼轻夜重,甚则气喘,鼻液粘稠
低热不退,午后潮热,盗汗
口干舌燥,粪干尿少,口红无苔,脉细数
虚热内生,阴不制阳,煎炼津液
3.治法
滋阴润肺
4.方例
百合固金汤
百合,玄参,生地,麦冬
当归,白芍,熟地
川贝,桔梗,甘草
支气管炎
百合
玄参
生地
二、肺外因病辨证
风寒犯肺证多为风寒侵袭,伴有风寒表证。寒痰阻肺证为寒饮或痰浊停聚于肺,伴有寒象。饮停胸胁证为不饮停于胸胁,伴有胸廓饱满,胸胁胀闷或痛。
证型 相同症状 不同症状
风寒犯肺证 咳嗽,咳痰,痰色白 气喘,微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 ,喉痒,或见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寒痰阻肺证 痰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
饮停胸胁证 胸廓饱满,胸胁部胀闷或痛,气喘,呼吸、咳嗽或身体转侧时牵引胁痛,或有头晕目眩,舌白滑,脉沉弦。
风热犯肺证为风热犯肺,肺卫失宣。肺热炽盛为火热炽盛,壅积于肺。痰热壅肺证为痰热交结,壅滞于肺。燥邪犯肺证为燥邪犯肺,肺卫失宣。
证型 典型症状 其他表现
风热犯肺证 咳嗽,痰黄稠 风热表证——恶寒轻发热重,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恶风,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肺热炽盛证 咳喘气粗,鼻翼扇动 实热证状——发热,口渴,鼻息灼热,咽喉红肿,小便短黄,舌红台黄,脉洪数
痰热壅肺证 发热、咳喘、痰多黄稠 实热症状——胸闷,气喘息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燥邪犯肺证 干咳,痰少质黏 燥邪犯表证——口舌咽喉干燥,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舌苔薄而干燥,舌苔薄白,脉浮偏数。
1.病因
脾失健运,痰湿内阻,肺失宣降
2.主证
咳嗽痰多,鼻脓白滑
胸胁疼痛,肘头外展
苔白腻,脉滑
1.痰饮阻肺(痰湿阻肺)
痰饮阻肺
气机不降
饮流胁下
3.治法
燥湿化痰
4.方例
二陈汤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鼻脓白滑
半夏
陈皮
茯苓
风寒侵袭,肺失宣降,卫气受损,郁而化热,津液不布
1.病因
风寒侵袭
感冒
支气管炎
2.风寒束肺
2.主证
咳嗽,气喘
发热轻而恶寒重,鼻流清涕
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3.治法
宣肺散寒,祛痰止咳
4.方例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鼻流清涕
麻黄
桂枝
杏仁
1.病因
外感风热
风热感冒
急支气管炎
咽喉炎
3.风热犯肺
2.主证
咳嗽,鼻流黄涕,咽喉肿痛
耳鼻温热,口干贪饮
口色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肺失宣降,热煎津液
风热上扰,津液被耗
3.治法
疏风散热,宣通肺气
4.方例
桑菊饮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
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鼻流黄涕
桑叶
菊花
薄荷
1.病因
感受燥热,耗伤肺津
2.主证
被毛焦枯,干咳无痰
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细数
发热微恶风寒
4.燥热伤肺
燥热耗伤津液
3.治法
清肺润燥养阴
4.方例
清燥救肺汤
石膏,桑叶
麦冬,胡麻仁,阿胶
党参,杏仁,枇杷叶,甘草
干咳无痰
桑叶
麦冬
石膏
外感化热,阻塞肺气,煎蒸津液
1.病因
外感风热
外感风寒入里化热
急性支气管炎
肺炎
肺脓肿
5.肺热咳喘(肺实喘)
2.主证
咳声洪亮,气促喘粗,鼻翼扇动,鼻液粘稠
粪干尿赤,口色赤红,舌苔黄燥,脉洪数
3.治法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4.方例
麻杏甘石汤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鼻液粘稠
麻黄
石膏
杏仁
三、肠道外因病证辨证
肠道湿热证为湿热内蕴,阻滞肠道。肠热腑实证为里热炽盛,腑气不通。肠燥津亏证为津液亏损,肠失濡润。
证候 典型症状 其他表现
肠道湿热证 腹痛,暴泻如水,下痢脓血,大便黄稠,秽臭 身热口渴,肛门灼热,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肠热腑实证 发热(高热,或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满硬痛。 汗多,口渴,小便短黄,甚则神昏,狂乱,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或沉迟有力
肠燥津亏证 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与津亏症状 腹胀作痛,或可于左少腹触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台黄燥,脉细涩
大肠津亏
肠失滋润
1.病因
燥热伤津
胃阴不足
老龄家畜
母畜产后
热性病后期
1.大肠液亏
2.主证
粪便秘结干燥,努责难下
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数
3.治法
润肠通便
4.方例
当归苁蓉汤
当归,肉苁蓉,番泻叶,麻油
木香,香附,厚朴,枳壳
瞿麦,通草。
粪便秘结干燥,努责难下
当归
肉苁蓉
番泻叶
湿热壅积,气血受阻
损伤脉络津液
1.病因
外感湿热
草料不洁
过服攻下药物
急性胃肠炎
菌痢
2.大肠湿热
2.主证
发热,腹痛起卧,泻痢腥臭,混杂脓血
口干舌燥,口渴贪饮,尿液短赤
口色红黄,舌苔黄腻或干黄
脉象滑数
3.治法
清热利湿,调气和血
4.方例
郁金散
郁金
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大黄,芍药,诃子
急性胃肠炎
郁金
黄芩
黄连
大肠受寒,传送失常;
寒凝气滞血瘀
1.病因
外感风寒
内伤阴冷
急性肠卡他
3.大肠冷泻(冷肠泄泻)
2.主证
耳鼻寒凉
肠鸣腹痛,泻粪清稀如水
口色青黄,舌苔白滑,脉象沉迟
3.治法
温中散寒,渗湿利水
4.方例
桂心散
桂心,干姜,益智仁
砂仁,厚朴,青皮,陈皮
五味子,肉豆蔻,白术,当归,甘草
泻粪清稀如水
桂心
干姜
益智仁
粪便聚结,阻塞肠道
气血不通,结粪滞留
化热化燥
1.病因
过饥暴食
久渴失饮
草料突换
气候突变
咀嚼不全
结症
4。食积大肠
2.主证
粪便不通,肚腹胀满,回头顾腹,不时起卧
饮食欲废绝,口腔酸臭,尿液短赤
口色赤红,舌苔黄厚,脉沉有力
3.治法
通便攻下,行气止痛
4.方例
大承气汤
大黄,芒硝
厚朴,枳实
结症
大黄
芒硝
厚朴
小结
小结
提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