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白宫克里姆林宫有的史学家认为,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你能对这一论断做出解释吗? 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丘 吉 尔杜 鲁 门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世界格局?东西方对峙格局 2.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3.材料表明美国在战后推行的是什么政策?冷战政策 4.美国为什么要推行这一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以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对于欧洲或北美……《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为什么“北约”“华约”把争夺的焦点放在欧洲?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心,虽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在当时谁掌握了欧洲,谁就掌握了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阅读书本第七页古巴导弹危机材料,思考古巴导弹危机为什么没有导致战争爆发?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两国都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拥有足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当时也确实出现了剑拔弩张的局面。但也正因为如此,双方互相威慑,彼此互相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另外苏联军事实力稍逊于美国,赫鲁晓夫只好妥协,最终没有发生军事冲突。阅读书本第七页侵越战争材料,思考美国国内对战争的态度怎样?说明了什么?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强烈。说明人民不想再遭受战争之苦,祈盼和平的愿望。民众的呼声和反战行动最终起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总结开始标志: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冷战结束标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采取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冷战的具体表现:1.两极对抗:建立起柏林墙2.展开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3.局部战争不断:侵越战争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现代化的追求1、二战前与二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情况反映了什么?2、非洲国家的独立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把1960年称为是“非洲独立年”?4、找出非洲最后独立的国家,并说说其独立的意义。观察地图思考: 1956年以前,苏伊士运河实际上为英国控制。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全部收归国有。他说:“今天,我们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我们”:指埃及人民“我们的财富”:指苏伊士运河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有什么意义?1.苏伊士运河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连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世界主要贸易航线欧亚澳航线要经过的主要航道,它能减少海洋运输的路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2.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在亚非会议上,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利益 ,是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关系的基础,同时它是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 1970年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比50年下降了54%,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品上涨了44%,仅60年—72年,发展中国家由于这种不平等的交换而蒙受的损失达1034亿美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动脑探原因阅读书本第10页七十七国集团材料,思考在国际社会中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有什么共同的利益和追求?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2.独立和振兴 石油危机的震撼这场“石油危机”有哪些表现?这场“石油危机”是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石油短缺?透过这场“石油危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合课本第10页的内容探究展思维1973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曾说:“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由弱小国家组成的集团,能够迫使占人类绝大多数的其他国家的人民如此戏剧性地改变生活方式,而遭到的抗议却如此之少。”联系石油危机出现的背景,说说你对这番话的理解。 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化程度高,对石油需求量大,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的进口。当中东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把石油当成武器,采取限产、禁运、提高油价等措施,造成西方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中,不得不采取节能、研究新能源等措施。总结战后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