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猪生长性能测定工作任务1-3 猪生长性能测定达到目标体重日龄一平均日增重二目标体重背膘厚三饲料利用率四采食量五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对测定猪无法正好在100kg时称重,所以可以在一定体重范围内(75-115kg)进行称量,然后利用实测重量,实测日龄及动物性别,将动物校正到体重达100kg日龄。 其方法如下:第一步:计算校正系数(CF)。公猪:CF=TW/TD*1.826040母猪:CF=TW/TD*1.714615第二步:利用CF进行校正。校正体重达100kg日龄=(TD-TW+100)/CF其中:TD为实测日龄,TW为实测体重,1.826040和1.714615为常数。达到目标体重日龄一国外养猪界认为,保证猪肉品质,生长肥育猪达100kg体重的生长期应不短于154d。因此,多用154日龄体重作为指标。其校正方法如下,可作参考。154日龄校正体重={(实际体重+154)/[(实际日龄+45)*199]}-154例如:1号猪130日龄体重70kg。1号猪154日龄校正体重={(70+154)/[(130+45)*199]}-154=100.72kg达到目标体重日龄一猪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日增重,用克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日增重=(末重-始重)/测定天数测定时的开始体重与结束体重依猪的品种、测定目的的不同而有差异。对国外猪种,通常以体重30kg开始,至体重100kg结束。对地方猪种,通常以体重20kg开始至体重85kg或90kg时结束。在表明一个日增重时,需在文字或表格上说明开始体重和结束体重。因为生长肥育期在不同体重阶段,其日增重差异很大,在生长肥育前期,日增重较低,在生长肥育后期,日增重较高,至一定体重后,又平衡增长,呈S形曲线。平均日增重二受孕成熟体尺拐点时间总体重出生迟滞生长目标体重背膘厚三计算校正背膘所需参数品种 公猪 母猪 A B A B大约克猪* 12.402 0.106530 13.706 0.119624长白猪 12.826 0.114370 13.983 0.126014汉普夏猪 13.113 0.117620 14.288 0.124425杜洛克猪 13.468 0.111528 15.654 0.156646注:*指所有其它品种都用与大约克猪相同的参数。目标体重背膘厚三对活体测膘通常用A型(图3-1)或B型(图3-2)超声波测定,测定部位各国也有不同的规定,如加拿大规定用A型超声波测定4个点,即背中线两个部位,每个部位在左右两侧距背中线5cm处各取一点,第一个部位在最后肋骨处,第二个部位在髋骨前3.8cm处。这两个部位分别代表了最厚和最薄的背膘,然后用这4点的平均值作为背膘厚的值。乳用B型超声波仪,只需测一个点,通常在最后肋骨处测定。目标体重背膘厚三图3-1:A型超声波测定仪图3-2:B型超声波测定仪饲料利用率四测定期内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没有单位,是个比值。计算公式如下:饲料利用率=饲料总消耗量/总增重饲料利用率又称“料比”或“料重比”。在标准化的性能测定站,通常每头猪单栏饲养,记录个体饲料消耗来计算。目前,已有采用群饲的测定设备,通过机械和电子设备控制,可以记录群饲中每头猪的采食时间、采食量、当时的体重等数据,传至电脑自动记录。国内也有企业可生产此设备。在没有上述设备时,有的采用群饲(4-5头猪一圈),记录群体总耗料与群体总增重,如在自由采食条件下,其数字尚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在限量采食条件下,往往发生个体间体重差异较大,群内变异系数增大,所测数据缺乏代表性,很难进行统计比较。采食量五猪的采食量是度量性欲的性状。在不限食条件下,猪的平均日采食饲料量称为饲料采食能力或随意采食量,是近年来育种方案中日益受到重视的性状。但是准确度量并非易事。文献中关于采食量的遗传力估计住变动在0.20-0.45,平均为0.30。采食量与日增重呈强相关,与背膘厚呈中等强度相关,与胴体瘦肉量呈负相关。2、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泌乳力 一般用21日龄的仔猪窝重来表示,包括寄入仔猪在内,应注明寄养头数,不包括已经寄养出去的仔猪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 断奶个体重是指断奶时仔猪的个体重量。 断奶窝重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包括寄养仔猪在内。一般都在早晨空腹时称重。断奶仔猪数 断奶仔猪数是指仔猪断奶时成活的仔猪数。相关知识一1、猪繁殖力现状拓展知识二猪的繁殖力较牛和羊高,情期受胎率一般为75%-80%,总受胎率可达可达85%-90%,平均每窝产仔数8-14头,我国平均每头可繁母猪年产仔猪约15头。猪的繁殖力受品种、胎次、年龄等因素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家系之间繁殖力不同。我国饲养的猪种,地方品种有数十个,外来品种主要有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汉普夏等。地方猪种中,以太湖流域猪(二花脸、梅山等)的窝产仔数最高。地方猪种与外来猪种杂交后,就产仔数而言,以大白猪公猪与二花脸母猪杂交效果最好。1、PSY(Pigs Weaned per Sow per Year):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PSY=母猪年产胎次×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2、MSY:为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MSY=PSY×育肥猪成活率。3、LFY:每年每头母猪产仔窝数(胎指数)。4、RSY:单头母猪年投资回报率,是指锁定所有生产成本后母猪产能和效益的数据模型,是猪场生产经营的核心和本质。PSY = (窝数/母猪/年) x (断奶仔猪数/窝)其中:窝数/母猪/年=365 +繁殖周期繁殖周期= (妊娠天数+分娩率) + (断奶至配种的天数+情期受胎率) +哺乳天数断奶仔猪数/窝=窝活产仔数x哺乳期成活率%MSY是Market pigs per Sow per Year。MSY=PSY×育肥成活率,PSY是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当年产胎次×出栏日龄>365时,用公式MSY=胎平活仔×成活率×365÷出栏日龄计算MSY更准确。从这个公式衍生来说,在提高母猪年产胎次的同时,提高肥猪饲养水平缩短肥猪出栏的日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规模猪场了解MSY值,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MSY的平均水平为14.4,优秀的可以达到20,而国外可以达到25,以年出栏万头而言,分别需要母猪700头、500头、400头,相比之下成本和效益迥异。每年每头母猪生产窝数=(365-非生产天数)/(妊娠期+泌乳期)非生产天数(NPD):任何一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称为非生产天数(Non-productive Days,NPD)。其中有3-6天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可以叫做必需非生产天数。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死胎也等于什么也没做,从配种到流产、死胎时的天数也被视做非生产天数。(1)胎均活仔:影响胎均活仔的因素包括猪只自身的遗传因素、母猪生产的胎次、排卵数量、胚胎的死亡率、公共效应、猪病、猪场的管理水平等。(2)成活率:仔猪刚出生时的体重、母猪的奶水量、猪场的饲养管理、猪病等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3)年产胎次:年产胎次的定义是365天减去非生产的天数得出的值除妊娠、哺乳天数之和。非生产天数直接影响年产胎次。(4)出栏日龄:出栏日龄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日增重。出栏重除日增重就是出栏日龄,而当出栏重一致时,日增重就成为唯一的关键点了。猪场RSY(Return-on-investment per sow per year)即,单头母猪年投资回报率,是指锁定所有生产成本后母猪产能和效益的数据模型,是猪场生产经营的核心和本质。2、影响繁殖性能的因素配种控制早期断奶年龄和配种频率猪群结构运动拓展知识二1.初产母猪繁殖性状父本 母本 窝数 窝产仔总数(头) 窝产活仔数(头) 育成数 (头) 平均窝重(Kg) 初生重 20日龄 45日龄M M 36 10.31±1.44 9.85±0.21 8.31±0.89 8.35±2.28 34.67±2.82 68.28±3.6W M 36 10.17±1.35 9.64±1.16 8.64±1.75 9.32±2.33 39.55±2.68 89.38±4.77L M 36 9.92±0.68 9.08±0.26 8.14±1.65 9.31±1.89 38.8±7.65 84.32±5.762.梅山经产母猪繁殖性状父本 母本 窝数 产仔总数(头) 产活仔数 (头) 育成数 (头) 平均窝重(Kg) 初生重 20日龄 45日龄M M 105 15.3± 1.82 14.87± 0.60 13.38±0.48 9.29±2.53 36.56±3.15 93.48±4.88W M 57 13.70± 1.68 12.70± 1.35 11.98±1.01 11.37±2.80 49.63±3.87 116.71±6.97L M 41 12.61± 1.96 12.34± 1.34 11.17±2.64 10.01±2.76 44.07±10.43 100.77±28.86品种 初产母猪 经产母猪 平均每窝 头数 产仔数 头数 产仔数 头数 产仔数地方 二花脸 31 13.0 499 15.9 212 14.08 13.8梅山猪 170 14.8玉山黑猪 80 12.1 80 12.1 80 13.3松辽黑猪 10.5 12.6 118 11.6甘肃白猪 525 9.7外来 长白猪 140 10.0 514 11.7 870 11.4大约克 8 9.6杂交 长白*大约克 10 11.0大约克*长白 30 9.8 39 11.0杜洛克*长白 10 10.5杜洛克*长白*大约克 10 10.8湖北白猪DIV系 473 10.7长白*梅山 18 11.8 59 16.3 136 15.6汉普夏*梅山 16 12 61 15.2 138 14.8大白*二花脸 19 13.2 347 15.4 280 13.3长白*二花脸 9 9.2杜洛克*长白*二花脸 289 14.4大白*长白*二花脸 8 13.5大约克*长白*二花脸 171 13.2杜洛克*二花脸 13 10.2 13 10.2 54 14.1汉普夏*二花脸 10 10.1部分地方猪种繁殖性能部分地方猪种繁殖性能小梅 山猪 嘉兴 黑猪 二花 脸猪 姜曲 海猪 内江猪 大花 白猪 东北 民猪 金华猪 大围子猪 河套大耳猪初生窝重 初产 8.35± 2.28 8.97 7.14 6.58 6.58 13.59 6.92 6.55±0.90经产 9.29± 2.53 11.44 9.22 7.80 7.80 16.97 8.48 11.40初生头重 0.87± 0.13 1.07±0.07总乳头数 17.31 18.13 18 16.22 14.42有效乳头数 16.96± 0.82 16.97 17.97 16.2245日龄断奶窝重 初产 68.28± 3.6 99.01 105.45 100.43 35.51 90.51 93.01 127.08±7.86 21.16经产 93.48± 4.88 133.52 122.94 125.65 45.33 141.56 127.13 166.04 45.17梅山猪繁殖性状与国内主要地方猪种比较NY/T 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 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 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