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 课件(共61张PPT)-《牛羊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贮饲料 课件(共61张PPT)-《牛羊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是指经过在青贮容器中的厌氧条件下发酵处理的饲料产品。更确切地说,是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新鲜的或萎蔫的或者是半干的青绿饲料,在密闭条件下利用青贮原料表面上附着的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或者在外来添加剂的作用下促进或抑制微生物发酵,使青贮pH值下降而保存的饲料叫做青贮饲料(silage)。其过程称为青贮(ensilage)。
一、青贮种类
青贮饲料按其原料含水量高低,可划分为高水分青贮、凋萎青贮和半干青贮。
一、青贮种类
被刈割的青贮原料未经田间干燥即行贮存,一般情况下含水量70%以上。牧草不经晾晒,减少了气候影响和田间损失。其特点是作业简单,效率高水分含量越高,越需要达到更低的pH值。高水分对发酵过程有害,容易产生品质差和不稳定的青贮饲料。另外由于渗漏,还会造成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以及增加运输工作量。可以添加能促进乳酸菌或抑制不良发酵的一些有效添加剂,促使其发酵理想。
高水分青贮
一、青贮种类
在良好干燥条件下,经过4~6h的晾晒或风干,使原料含水量达到60%~70%之间,再青贮。将青贮原料晾晒,干物质、胡萝卜素损失有所增加,由于含水量适中,既可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繁殖而减少丁酸发酵引起的损失,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流出液损失。适当凋萎的青贮料无需任何添加剂。此外,凋萎青贮含水量低,减少了运输工作量。
凋萎青贮
一、青贮种类
也称低水分青贮,主要应用于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降低水分,限制不良微生物的繁殖和丁酸发酵而达到稳定青贮饲料品质。为了调制高品质的半干青贮饲料,首先通过晾晒或混合其他饲料使其水分含量达到半干青贮的条件,应用密封性强的青贮容器,切碎后快速装填。
半干青贮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青贮饲料能长期保存青绿饲料的原有浆汁和养分,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家畜采食率高。实践证明,青贮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基础饲料之一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青贮饲料营养损失较少;
青贮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扩大饲料来源,有利于养殖业集约化经营;
调制青贮饲料不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可以长期保存利用;
家畜饲喂青贮饲料,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也可减轻杂草危害。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一)青贮饲料营养损失较少
贮藏法 田间损失 贮藏损失 饲喂损失 损失量
干草-雨 干草-无雨 普通青贮 半干青贮 真空青贮 36 22 2 11 2 4 3 10 3 3 12 2 3 1 1 52
27
15
15
6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二)青贮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经过青贮后,质地柔软,并且产生大量芳香有机酸,具有了酸甜清香味,从而提高了适口性。
有些植物如菊芋、向日葵茎叶和一些蒿属植物风干后,具有某种特殊气味,而经青贮发酵后,异味消失,适口性增强。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青贮与干草消化率比较(%)
项目名称 DM CP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青贮饲料 干草 69 65 63 62 68 53 72 65 75
71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三)扩大饲料来源,有利于养殖业集约化经营
玉米秸、高粱秸、向日葵茎叶和花盘等农作物秸秆都是很好的饲料来源。但是它们质地粗硬,利用率低,如果能适时抢收并进行青贮,则可成为柔软多汁的青贮饲料。
菊科中的一些植物和马铃薯茎叶等晒成干草后有异味,家畜不喜食。
野草、野菜、树叶等无毒青绿植物,经过青贮发酵,也可以变成畜禽喜食的饲料。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四)调制青贮饲料不受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可以长期保存利用
不怕风吹、日晒、雨淋、鼠害、火灾等。
青贮饲料可贮存20~30年,其优良品质保持不变。
二、青贮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上的意义
(五)家畜饲喂青贮饲料,可减少消化系统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也可减轻杂草危害
寄生虫及其虫卵或病菌失去生活力,故可减少家畜寄生虫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许多杂草的种子,经过青贮后便失去发芽的能力,减少了农田杂草的危害。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植物体上附着的乳酸菌,将原料中的糖分分解为乳酸,在乳酸的作用下,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使其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所以说青贮的基本原理是促进乳酸菌活动而抑制其他微生物活动的发酵过程。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① 植物呼吸期
② 好气性微生物繁殖期
③ 乳酸发酵期
④ 发酵稳定期
⑤ 丁酸发酵期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一)植物呼吸期
植物细胞利用青贮容器内残留的氧气,进行呼吸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生CO2、H2O和热量,一直持续到容器内O2被耗尽而形成厌氧状态为止。
适量的热有利于乳酸发酵,但如果青贮容器内残留的氧气过多时,植物细胞呼吸期延长,即引起糖原的过多的消耗而影响乳酸发酵,同时也导致青贮容器内温度升高,加大各种营养成分的损失。为此,在制作青贮饲料时,踩实压紧,排除青贮料间隙中的空气,减少氧化损失,对促进乳酸发酵和减少养分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二)好气性微生物繁殖期
好气性微生物有好气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青贮后最初几天,窖内尚存氧气,植物细胞受机械切割、压榨而排出汁液,内含丰富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好气性微生物强烈活动、繁殖,如Pseudomonas属、Escherichia 属和Bacillus属的细菌开始活跃,分解蛋白质和糖类而产生氨基酸、乳酸和醋酸等物质。
植物体本身的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且进一步脱羟基后产生氨化物与CO2。蛋白分解酶的活性即使达到厌氧状态也并不能立即丧失,而一直持续到青贮料pH值降至4.0以下为止。第一和第二阶段大约为1~3d,从营养保存和有效发酵的角度考虑,这两个阶段越短越好,如果过长时,对其后的乳酸发酵会不利。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三)乳酸发酵期
经过3d左右的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和好气性微生物活动,O2耗尽,窖内形成厌氧状态,开始植物分子间的呼吸(厌氧呼吸)和乳酸发酵。植物分子间呼吸主要是在细胞内酶作用下消耗体内O2而产生CO2、H2O和有机酸,同时放热。
乳酸菌迅速繁殖,分解WSC而产生乳酸,降低pH值,致使腐败细菌、梭菌等活动受抑、停止,甚至死亡。乳酸菌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homolactic fermentation)和异型乳酸发酵(hetetolactic fermentation)两大类。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四)发酵稳定期
经过旺盛的乳酸发酵,乳酸生成量达到新鲜物的1.0%~1.5%(若含水量80%的情况下,相当于干物质中的5.0%~7.5%),当pH值降至4.0以下时,就会抑制不良细菌的繁殖,使青贮发酵进入稳定状态。
如果原料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充足,并且能保证厌氧条件,乳酸生成量一般能达到原料的1.0%~1.5%,而且pH值迅速降至4.0以下。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五)丁酸发酵期
若青贮原料、调制方法和青贮设施能满足条件,就能保证青贮饲料品质的稳定性。否则,乳酸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转化为丁酸,并且蛋白质和氨基酸也分解成氨类物质,导致pH值升高,青贮品质下降。通常这种变化在原料被装填后30d左右发生。
引起丁酸发酵的主因是梭菌的繁殖,该菌能够使糖类和乳酸转化成丁酸,属于一种厌氧性芽孢形成菌,在完全厌氧条件下也能生长。若大量产生丁酸时,青贮料不仅有腐臭味,而且引起大量养分的损失。同时,梭菌的繁殖也引起蛋白质的分解而产生大量的氨和胺类物质。这些物质和丁酸一起引起青贮料腐败,饲喂奶牛时易导致产奶量的下降,并且发生痢疾和乳房炎等疾病。
三、常规青贮发酵的基本原理
(六)青贮料的二次发酵
青贮窖开封后,青贮料与空气接触,温度急剧上升,酵母菌与霉菌大量繁殖,导致青贮料腐败的现象。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① 青贮设施与机械
② 常规青贮
③ 半干青贮技术
④ 草捆青贮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青贮设施与机械
青贮设施是指装填青贮饲料的容器,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壕、青贮仓、青贮塔、青贮袋及拉伸膜裹包青贮等。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圆形青贮窖
(《饲料生产学》,南京农学院主编,1980)
长方形青贮窖
(《饲料生产学》,南京农学院主编,1980)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适时收割
调节水分
切碎
装填和压实
密封与管理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适时收割
根据青贮品质、营养价值、采食量和产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禾本科牧草的最适宜刈割期为抽穗期(大概出苗或返青后50~60d左右),而豆科牧草开花初期最好。专用青贮玉米(即带穗整株玉米),多采用在蜡熟末期收获,并选择在当地条件下初霜期来临前能达到蜡熟末期的早熟品种。兼用玉米(即籽粒做粮食或精料,秸秆作青贮饲料的玉米),目前多选用籽粒成熟时茎秆和叶片大部分呈绿色的杂交品种,在蜡熟末期及时掰果穗后,抢收茎秆作青贮。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调节水分
适时收割时其原料含水量通常为75%~80%或更高。要调制出优质青贮饲料,必须调节含水量。尤其对于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的青贮原料,青贮时均应进行处理。水分过多的饲料,青贮前应晾晒凋萎,使其水分含量达到要求后再行青贮;有些情况下如雨水多的地区通过晾晒无法达到合适水分含量,可以采用混合青贮的方法,以期达到适宜的水分含量。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切碎
当含水量大时,切得稍长一些,少时稍短一些;
当原料柔软时切得长一些, 硬时短一些;
当叶量多的原料时长一些,粗糙时尽量切得细一些。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装填和压实
青贮前,应将青贮设施清理干净,窖底可铺一层10~15cm切短的秸秆等软草,以便吸收青贮汁液。窖壁四周衬一层塑料薄膜,以加强密封和防止漏气渗水。装填时应边切边填,逐层装入,时间不能延长,速度要快。
小型青贮窖可人力踩踏,大型青贮窖则用履带式拖拉机来压实。用拖拉机压实要注意不要带进泥土、油垢、金属等污染物,压不到的边角可人力踩压。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装填和压实
原料装填压实之后,应立即密封和覆盖。其目的是隔绝空气与原料接触,并防止雨水进入。青贮容器不同,其密封和覆盖方法也有所差异。以青贮窖为例,在原料的上面盖一层10~20cm切短的秸秆或青干草,草上盖塑料薄膜,再压50cm的土,窖顶呈馒头状以利于排水,窖四周挖排水沟。密封后,尚需经常检查,发现裂缝和空隙时用湿土抹好,以保证高度密封。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注意事项
层层压实;
周边部位的压实;
在压紧的过程中,不要带进异物。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贮后管理
经常检查塑料袋及覆盖的薄膜;
要防止动物啄咬。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半干青贮(haylage)又叫低水分青贮(low moisture silage),含水量在45%~60%之间。半干青贮调制技术主要在牧草尤其是豆科牧草上应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和日本等畜牧业发达国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在苜蓿、沙打旺等牧草的半干青贮技术方面也有成功的报道,但生产实践中尚未普及。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常规青贮
植物细胞汁液渗透压增加(55.7~60.8 兆帕) ,好气性霉菌和腐败菌的活动受到抑制;
高度厌氧,乳酸发酵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并且乳酸占总酸中比例表现绝对优势;
有机酸形成量少和pH值相对较高。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草捆青贮
草捆青贮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北部的一位农民在一次偶然的尝试中发现的。该项技术被迅速普及,成为英国最重要的牧草调制青贮技术,并且在很短的时期内传遍欧洲。接着,又传入加拿大、美国、大洋洲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根据其贮存方式可分为三种,即袋装草捆青贮、草捆堆状青贮和拉伸膜裹包青贮 。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土砂、堆肥、枯草表面栖息着很多不良细菌,它们的混入会造成不良发酵,所以建立人工草地时土地要平整,刈割、翻晒、收集和捆包等各个环节中都要避免土砂等物质的混入。凋萎过程中若遇到降雨会降低原料的营养价值,应赶在降雨之前打捆裹包。即使原料含水量还未达到半干青贮的要求,为了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也可立即压捆裹包,但打捆过程中最好添加一些促进乳酸菌繁殖或抑制不良微生物的制剂。
注意事项
四、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
化学因素(营养物质含量)
物理因素
微生物因素
五、添加剂青贮
发酵促进剂:促进乳酸发酵;
发酵抑制剂:抑制不良发酵;
好气性变质抑制剂:控制好气性变质;
营养性添加剂:改善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五、添加剂青贮
(一)发酵促进剂
乳酸菌制剂;
酶制剂 ;
糖类和富含糖分的饲料。
五、添加剂青贮
乳酸菌制剂
原料表面附着的乳酸菌数量少时,添加乳酸菌制剂可以保证初期发酵所需的乳酸菌数量,取得早期进入乳酸发酵优势。
菌种有植物乳杆菌、肠道球菌、戊糖片球菌及干酪乳杆菌等。
(一)发酵促进剂
五、添加剂青贮
酶制剂
分解原料细胞壁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产生被乳酸菌可利用的可溶性糖类
(一)发酵促进剂
五、添加剂青贮
糖类和富含糖分的饲料。
通常原料中的可溶性含糖量要求2%以上。当原料可溶性糖分不足时,添加糖和富含糖分的饲料可明显改善发酵效果。
这类添加剂除糖蜜以外,还有葡萄糖、糖蜜饲料、谷类米糠类等。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其加入量禾本科为4%,豆科6%。一般葡萄糖、谷类和米糠类等的添加量分别为1%~2%、5%~10%和5%~10%。此外糖蜜饲料、谷类和糠类也可以调节含水量,其所含的养分也是家畜营养源。
(一)发酵促进剂
五、添加剂青贮
(二)发酵抑制剂
甲酸
丙酸
甲醛
五、添加剂青贮
(三)营养性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青贮饲料营养价值,而对青贮发酵一般不起作用。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尿素,将尿素加入青贮饲料中,可降低青贮物质的分解,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物质;同时还兼有抑菌作用。在美国,玉米青贮饲料中添加0.5%的尿素,粗蛋白质提高8%~14%左右,所以在肉牛育肥中广泛使用。
五、添加剂青贮
(四)其他添加剂
在青贮原料水分含量低,质地粗硬,植物细胞汁较难渗出的情况下,添加食盐青贮,可促进细胞渗出液汁,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提高青贮料的品质。食盐添加量一般为青贮原料重的0.2%~0.5%。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青贮料的品质检测
青贮料的管理
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技术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一)青贮料的品质检测
感官鉴定法
色: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呈青绿色或黄绿色(说明青贮原料收割适时);中等品质的青贮饲料呈黄褐色或暗褐色(说明青贮原料收割时已有黄色);品质低劣的青贮饲料多为暗色、褐色、墨绿色或黑色,与青贮原料的原来颜色有显著的差异,这种青贮饲料不宜喂饲家畜。
香: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具较浓的酸味、果实味或芳香味,气味柔和,不刺鼻,给人以舒适感,这样的青贮饲料pH值低于4.0,乳酸含量高;品质中等的,稍有酒精味或醋味,芳香味较弱。如果青贮饲料带有刺鼻臭味如堆肥味、腐败味、氨臭味,那么该饲料已变质,不能饲用。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一)青贮料的品质检测
感官鉴定法
味:含在嘴里给人以舒适感的,品质优良。pH3.7左右的青贮料酸味相当强,pH4.0左右的青贮料除了酸味以外同时还有米糠酱味。pH为4.5以上时,酸味中有涩味、苦味,表明氨态氮含量高,为品质不良的青贮饲料。
质地:品质良好的青贮饲料压得非常紧密,拿在手中却较松散,质地柔软,略带湿润。叶、小茎、花瓣能保持原来的状态,能够清楚地看出茎、叶上的叶脉和绒毛。相反,如果青贮饲料粘成一团,好像一块污泥,或者质地松散干燥粗硬,这表示水分过多或过少,不是良好青贮饲料。发粘、腐烂的青贮饲料是不适于饲喂各种家畜的。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颜色 评定结果 可饲喂的家畜
呈青绿色或黄绿色 品质良好 各种家畜
呈黄褐色或暗褐色 中等品质 除妊娠和幼畜外
多为暗色、褐色、 墨绿色或黑色 品质低劣 不适宜作饲料
颜色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气味
气味 评定结果 可饲喂的家畜
具有酸香味,略有醇酒味, 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品质良好 各种家畜
香味极淡或没有,具有强烈的 醋酸味 品质中等 除妊娠和幼畜外
具有一种特殊臭味,腐败发霉 品质低劣 不适宜作饲料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质地
品质良好 拿在手上又很松散,质地柔软,略带湿润。叶、小茎、
花瓣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品质差 粘成一团,好象一块污泥,或者质地松散干燥粗硬,
这表示水分过多或过少, 发粘、腐烂的青贮料是
不适于饲喂各种家畜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一)青贮料的品质检测
青贮料的pH
优:pH4.2以下
中: pH4.2-4.5
劣: pH4.6 以上。
半干青贮饲料不测pH,不以 pH为标准。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二)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与原料相比)
饲料营养价值略有降低(3~10%),能有效保存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和维生素;
能量价值相近;
粗蛋白质消化率相近。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三)青贮饲料的利用
青贮过程进入稳定阶段,可开窖取用。
1、取用方法:
直径较小的圆形窖,由上到下逐层以用,保持表面平整。
长方形窖,自一端开始分段取用,不要挖窝掏取。
取后最好覆盖,以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
每次用多少取多少 。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三)青贮饲料的利用
2、饲喂技术
青贮饲料可以作为草食家畜牛羊的主要粗饲料,一般占饲粮干物质的50%以下。
要有适应期,喂量应由少到多。
由于青贮饲料含有大量有机酸,具有轻泻作用,因此母畜妊娠后期不宜多喂,产前15d停喂。
劣质的青贮饲料有害畜体健康,易造成流产,不能饲喂。
冰冻的青贮饲料也易引起母畜流产,应待冰融化后再喂。
六、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三)青贮饲料的利用
3、饲喂量
成年牛:每100kg体重日喂青贮量(kg),泌乳牛5~7kg,肥育牛4~5kg,役牛4~4.5kg,种公牛1.5~2.0kg。
绵羊:每100kg体重日喂量,成年羊4~5kg,羔羊0.4~0.6kg。
奶山羊:每100kg体重日喂量,泌乳母羊1.5~3.0kg,青年母羊1.0~1.5kg,公羊为1.0~1.5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