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能力单元五 5-1 鸡毒支原体感染概 述鸡毒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infection)是鸡和火鸡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鸡主要表现为气管炎及气囊炎,在火鸡则表现为气囊炎及鼻窦炎,有时可使雏鸡和雏火鸡发生结膜炎。从禽类体内已分离出20多种支原体,而对家禽引起危害最常见的有鸡毒支原体(MG)、火鸡支原体(MM)和滑液囊支原体(MS)。MG 和 MS对鸡和火鸡有致病性,MM仅对火鸡有致病性。在禽类支原体感染中,MG感染的经济意义最大。鸡毒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罗音和张口呼吸。疾病发展缓慢,病程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长期存在和蔓延。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国,也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感染此病后,幼鸡生长不良,成年鸡产蛋下降,气囊炎使肉鸡胴体品质下降、废弃率增加,发病群用药增加,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 原鸡毒支原体(Mv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支原体属中的一个致病种,没有细胞壁,仅细胞膜包裹,为自我复制的很小的原核生物。MG呈细小球杆状,直径为0.25~0.5 um,在电子显微镜下形态不一,有些为圆形,有些呈丝状,姬姆萨染色着色良好。本菌为好氧和兼性厌氧,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5~7d,可分解葡萄糖产酸,使培养液变黄。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培养3~5d可形成微小的光滑而透明的露珠状菌落,用放大镜观察,呈乳头状,在马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能引起完全溶血,能凝集鸡和火鸡红细胞。MG能在7日龄鸡胚卵黄囊中生长繁殖,但只有部分鸡胚在接种后5~7d死亡。鸡胚的病理变化为胚体发育不全,全身水肿,关节肿大,尿囊膜、卵黄囊出血。如连续在卵黄囊继代,则死亡更加规律,病理变化更明显。病 原在MG的不同毒株间存在抗原性、免疫原性和致病性的差异。基PCR的几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已被证明是鉴定MG不同毒株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MG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死。对新霉素、多黏菌素、醋酸铊、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有抵抗力,对链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和利高霉素敏感。对热敏感,45℃经1h或50℃经20min即被杀死;经冻干后在4℃冰箱保存可存活7年,在–60℃保存的肉汤培养物中可存活20年以上。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有垂直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病原体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饮水、饲料、用具传播。另外,配种时也可传播。易感动物鸡和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4~8周龄鸡和火鸡最敏感,纯种鸡比杂种鸡易感。在鸡群中传播较为缓慢,在新发病的鸡群中传播较快。不利的环境因素如拥挤,卫生条件差,气候变化,通风不良,饲料中维生素缺乏和不同日龄的鸡混合饲养,可加剧病的严重性并使死亡率增高。如继发和并发感染时,能使本病更加严重,其中主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带有MG的雏鸡,在用气雾和滴鼻法进行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时,能激发本病的发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流行严重,成年鸡则多表现散发。流行特点临床症状潜伏期为4~21d。幼龄鸡发病,症状比较典型,表现为浆液或浆液黏液性鼻液,鼻孔堵塞、频频摇头、喷嚏、咳嗽,还见有窦炎、结膜炎和气囊炎。当炎症蔓延下部呼吸道时,则喘气和咳嗽更为显著,有呼吸道罗音。病鸡食欲不振,生长停滞。后期可因鼻腔和眶下窦中蓄积渗出物而引起眼睑肿胀,症状消失后,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成年鸡很少死亡,幼鸡如无并发症,病死率也低。产蛋鸡感染后,只表现产蛋量下降和孵化率低,孵出的雏鸡活力降低。滑液膜支原体可引起鸡和火鸡发生急性或慢性的关节滑液膜炎,腱滑液膜炎或滑液囊炎。病理变化单纯感染MG时,可见鼻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混浊的黏稠渗出物。气囊壁变厚和混浊,严重者有干酪样渗出物。自然感染的病例多为混合感染,可见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肥厚。窦腔内充满黏液和干酪样渗出物,有时波及肺、鼻窦和腹腔气囊。如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可见纤维素性肝被膜炎和心包炎,火鸡常见到明显的窦炎。蛋鸡感染有输卵管炎。诊 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进一步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作病原分离时,可取气管或气囊的渗出物制成悬液,直接接种支原体肉汤或琼脂培养基;血清学方法主要以血清平板凝集试验(SPA)最常用,其他还有HI和ELISA。禽毒支原体病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曲霉菌病等呼吸道传染 病极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详见下表。慢性呼吸道病 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曲霉菌病病原 鸡毒支原体 鸡嗜血杆菌 疱疹病毒 冠状病毒 主要是烟曲霉菌侵害对象 鸡和火鸡能自然感染 只有鸡能自然感染 只有鸡能自然感染 只有鸡能自然感染 鸡、鸭、鹅等均能自然感染流行病学 主要侵害4~8周龄幼鸡,呈慢性经过,可经蛋传染 3~4日龄幼雏有一定抵抗力,4周龄以上的鸡均易感,呈急性经过 主要侵害成年鸡,传播迅速,发病率高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病,但雏鸡最严重,传播迅速,发病率高 各种禽类均可发病,但幼禽最易感,常因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而感染,曲霉菌的孢子可穿过蛋壳,引起胚胎感染慢性呼吸道病 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曲霉菌病主要症状 流浆液或粘性鼻液,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出现罗音;后期眼睑肿胀,眼部突出,眼球萎缩,甚至失明 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喷嚏,脸部和肉髯水肿;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严重者引起失明 呼吸困难,呈现头颈上伸和张口呼吸的特殊姿势,呼吸时有罗音,咳嗽,咳出血性粘液 咳嗽,喷嚏,张口呼吸,气管有罗音;鼻窦肿胀,流粘性鼻液;产蛋鸡产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 沉郁,呼吸困难,喘气,肉髯发绀,饮水增多,常有下痢,鼻和眼睛发炎病程 1个月以上,甚至3~4个月 人工感染4~18天 5~7天,长的可达一个月 1~2周,有的可延长到3周 2~7天,慢性者可延至数周病理变化特征 鼻、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有粘稠渗出物,气囊膜变厚和浑浊,表面有结节性病灶,内含干酪样物 鼻腔和鼻窦粘膜卡他性炎症,表面有大量粘液;严重时,鼻窦、眶下窦和眼结膜囊内有干酪样物 轻者,喉头和气管粘膜呈卡他性炎症;重者,该粘膜变性、出血、坏死,上面覆有纤维素性干酪样假膜,气管内有血性渗出物 鼻腔、鼻窦、气管、支气管粘膜呈卡他性炎症,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产蛋鸡卵巢滤泡充血、出血、变形,有的腹腔内有卵黄物 肺、气囊和胸膜腔浆膜上有针帽大至小米大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的霉斑结节,内含干酪样物慢性呼吸道病 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曲霉菌病实验 室诊 断方 法 分离培养支原 体;或取病料接 种7日龄鸡胚卵 黄囊,5~7天死 亡,检查死胚; 活鸡检疫可用凝 集试验 分离培养鸡嗜 血杆菌;或取 病料接种健康 幼鸡,可在 1~2天后出现 鼻炎症状 取病料接种9~12 日龄鸡胚绒毛尿囊 膜,3天后绒毛尿 囊膜出现增生性病 灶,细胞核内有包 涵体 取病料接种9~11日龄鸡 胚绒毛尿囊腔,可阻碍 鸡胚发育,胚体缩小成 小丸形,羊膜增厚,紧 贴胚体,卵黄囊缩小, 尿囊液增多 取霉斑结节,涂片检查曲霉菌菌丝,或取病料做曲霉菌分离培养治疗 链霉素及四环族 抗生素有效 磺胺药、链霉 素、土霉素、 泰勒菌素有效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制霉菌素、硫酸铜、碘制剂有一定效果防 制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引起鸡抵抗力下降的一切因素。感染鸡多为带菌者,很难根除病原,必须采取措施建立无支原体病的种鸡群。在引种时,必须从无本病鸡场购买。控制MG感染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两大类。灭活疫苗为油乳剂,可用于幼龄鸡和母鸡。活疫苗主要是F株和温度敏感突变株S6株,其免疫保护效果确实,比未免疫的对照鸡病变轻,生产性能好。目前认为泰乐菌素、壮观霉素、链霉素和红霉素对本病有相当疗效,抗生素治疗时,停药后往往复发,因此应考虑几种药轮换使用。THANKS病鸡眼睑肿胀流泪病鸡眼睑肿胀,有结膜炎病鸡眼睛内有灰黄色分泌物病鸡有呼吸道啰音,张口呼吸少数病禽眼睑粘连幼鸡症状明显,病初流鼻、打喷嚏、甩头、张口喘气气管黏膜充血和出血气囊壁轻度浑浊气囊炎,气囊壁增厚,混浊,严重者有干酪样坏死患病早期气囊有黄白色气泡有大肠杆菌感染者,有肝周炎,肝表面有纤维素性膜覆盖肝周炎、心包炎(13日龄肉鸡)蛋鸡感染后出现输卵管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