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猪痢疾 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猪痢疾 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能力单元四 4-4 猪痢疾
概 述
猪痢疾曾称为血痢、黏液出血性腹泻或弧菌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腹泻,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Whiting(1921)首次报道本病,1971年才确定其病原体为猪痢疾短螺旋体。目前,本病已遍及世界主要养猪国家。
我国于1978年由美国进口种猪发现本病,由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经临床观察、粪便及大肠黏膜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确诊为猪痢疾。20世纪80年代后,疫情迅速扩大,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由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20世纪90年代后本病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仍有散在发生。
病 原
本病的病原体为猪痢疾短螺旋体,曾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猪痢疾蛇形螺旋体,主要存在于猪的病变肠段黏膜、肠内容物及粪便中。
短螺旋体有4~6个弯曲,两端尖锐,呈缓慢旋转的螺丝线状。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较活泼,以长轴为中心旋转运动;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壁与外膜之间有7~9条轴丝。
革兰染色阴性,苯胺染料或姬姆萨染液着色良好,组织切片以镀银染色更好。
本菌为严格厌氧菌,对培养基要求严格,一般常用胰酶大豆琼脂或含5%~10%脱纤血(通常是绵羊血或牛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在1.013x105 Pa下,80% H2(或无氧N2)+20%CO2,以钯为催化剂的厌氧罐内,于37~42℃培养6d,在鲜血琼脂上可见明显的B型溶血,在溶血带的边缘,有云雾状薄层生长物或针尖状透明菌落。
猪痢疾短螺旋体在结肠、盲肠的致病性不依赖于其他微生物,但肠内固有厌氧微生物可协助本菌定居和导致产重病理变化。
菌体含有两种抗原成分:一种为蛋白质抗原,为种特异性抗原,可与猪痢疾短螺旋体的抗体发生沉淀反应,而不与其他动物短螺旋体抗体发生反应;另一种为脂多糖(LPS)抗原,是型特异性抗原。Hampson等对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B.h菌株的LPS进行了研究,将LPS分为9个血清群(A~I),每群含有几个不同血清型。到目前为止,未见B.h血清型之间有毒力差异的报道。
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5℃存活61d,25 ℃存活7d;在土壤中4℃能存活102 d,-80 ℃存活10年以上。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普通浓度的过氧乙酸、来苏儿和氢氧化钠均能迅速将其杀死。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流行病学
猪痢疾仅引起猪发病,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猪均易感,但7~12周龄的独发生较多。小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比大猪高。一般发病率约75%,病死率5%~25%。
病猪或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康复猪带菌可长达数月,经常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病菌,污染周围环境、饲料、饮水,或经饲养员、用具等媒介传播。
经口感染后,犬13d、鸟8h在粪便中仍有菌体排出。苍蝇至少带菌4h,小鼠为100多天。运输、拥挤、寒冷、过热或环境卫生不良等均可诱发本病。不少国家报道,猪痢疾流行原因是引进带菌猪所致。但也见于没有购入新猪历史的猪群,可能与上述传播媒介有关。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流行经过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且可反复发病。本病往往先在一个猪舍开始发生几头,以后逐渐蔓延开来。在较大的猪群流行时,如治疗不及时,常常拖延达几个月,而且很难根除。
临床症状
潜伏期3d至2个月以上。自然感染多为1~2周。一般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类型。
最急性:往往突然死亡。病初精神稍差,食欲减少,粪便变软,表面附有条状黏液。以后迅速下痢,粪便黄色柔软或水样。重病例在1~2d间粪便充满血液和黏液。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精神沉郁,体重减轻,迅速消瘦,弓腰缩腹,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最后死亡。病程约1周。
亚急性和慢性:病情较轻,下痢,黏液及坏死组织碎片较多,血液较少,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迟滞。不少病例能自然康复,但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部分病例可能复发甚至死亡。病程为1个月以上。
排出黏性、血性、脓性为主的下痢粪便
病理变化
病变局限于大肠、回盲结合处。大肠黏膜肿胀,并覆盖着黏液和带血块的纤维素。
大肠内容物软至稀薄,并混有黏液、血液和组织碎片。
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黏膜表面坏死,形成假膜;有时黏膜上只有散在成片的薄而密集的纤维素。剥去假膜露出浅表糜烂面。
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猪血痢直肠粘膜充血、出血
结肠粘膜充血、出血、坏死
中猪结肠肠炎
坏死性假白喉结肠炎(猪痢疾导致)
中猪结肠螺旋环间水肿和坏死性假白喉结肠炎,血痢
正常肠黏膜
病变猪肠黏膜变短
诊 断
根据本病具有特征性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一般取急性病例的猪粪便和肠黏膜制成涂片染色,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见有3~5条/视野蛇形螺旋体,可以作为定性诊断依据。
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凝集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被动溶血试验、琼扩试验和ELISA等,比较实用的ELISA和凝集试验,主要用于猪群检疫和综合诊断。
荧光检测
防 控
1、严禁从疫区引进生猪,必须引进时,应隔离检疫2个月。
2、猪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进猪前应按消毒程序与要求对猪舍进行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外干燥,防鼠灭鼠措施严格,粪便及时无害处理,饮水应加含氯消毒剂处理。
3、发病猪场最好全群淘汰,彻底清理和消毒,空舍2~3个月,再引进健康猪。
预 防
  治疗   预防   用量 疗程 用量 使用时间
痢立清 每吨饲料50 g 连续使用 每吨饲料50 g 70 d
痢菌净 每千克体重5mg,每天2次口服 5d 每千克体重2.5 mg 60 d
新霉素 每吨饲料 140 g 3~5d 每吨饲料 100 g 20 d
林可霉素 每吨饲料 100 g 21 d 每吨饲料40g 6d
泰乐菌素 每升水0.057g 3~10d 每吨饲料 100 g 20 d
泰妙菌素 0.006%水溶液 5d
杆菌肽 每吨饲料 500 g 21 d 每吨饲料 250 g 药物使用方法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