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认识禽沙门氏病概 述是由各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病总称,共有2000多种血清型。临床上主要包括三种病症: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自学)。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多发于雏鸡。禽伤寒: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多发于育成期和成年期的鸡、火鸡、鸭等。禽副伤寒:由有鞭毛可以运动的多种沙门氏菌引起,多种家禽普遍感染,但很少发生全身性疾病。人禽共患。一、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D血清群,现归为一个种称为: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一、病原结构:杆菌,G-,多单在;无特殊结构。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成灰白色半透明的菌落;SS琼脂上生成无色透明圆整光滑的菌落,有黑色中心;在麦康凯琼脂上生成无色透明的菌落。一、病原抗原:只有O抗原,主要血清型:O1、O9、O12,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O12有变异(O121\O122\O123)。抵抗力:对热、消毒剂等抵抗力不强,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诊断禽沙门氏菌病一、临床诊断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二、实验室诊断病原的鉴定血清学试验鉴定三、鉴别诊断禽曲霉菌病禽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一、临床诊断易感动物: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以2-3周龄发病率、病死率高(鸡白痢),育成、成年鸡多呈现散发、慢性或隐性感染(禽伤寒),一旦感染终生带菌。传染源:病禽和带菌禽。感染禽所产蛋带菌率可达33%。1流行病学一、临床诊断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也能水平传播等。流行诱因:育雏期间饲养管理不当可促进发病或加重病情。一、临床诊断雏鸡白痢:蛋内感染表现孵化率低、弱雏多,第一周内死亡率高;出壳后感染4-5日龄发病,2-3周龄达高峰。主要表现为:闭目嗜睡、怕冷挤堆,排白色糊状粘稠的稀粪,严重的将肛门堵住。部分病鸡呼吸困难、喘息,眼肓,关节肿胀等症状。2临床症状一、临床诊断一、临床诊断禽伤寒:育成、成年鸡和火鸡多发。育成鸡发病突然,食欲下降甚至废绝,腹泻排黄绿色稀粪,连续不断的死亡。成年鸡多慢性经过,鸡冠苍白,表面有麸皮状皮屑,拉稀。一、临床诊断雏鸡白痢:急性病例肝、脾、肾等肿大、充血;肝脏有黄白色针尖大坏死灶。3剖检变化一、临床诊断病程稍长的内脏器官(肺、心、肝、肌胃、脾、胰、肠道等)有灰白色坏死结节。一、临床诊断盲肠内充满灰白色干酪样栓子(盲肠芯);卵黄吸收不良,内含干酪样物;有的跗关节肿大,内有黄色粘稠液体。一、临床诊断禽伤寒:散发病例表现肝脏肿大,青铜色,有时有出血或坏死点;肺、心等器官有时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结节。慢性病例表现睾丸萎缩;卵泡变性,呈囊袋状,内含干酪样物,常见卵黄性腹膜炎,腹水增多,心包积液。二、实验室诊断触片镜检。实验室诊断分离培养(普通琼脂平板、SS琼脂)。大群可作全血平板凝集试验,了解感染率。三、鉴别诊断鸡白痢要与禽曲霉菌感染进行鉴别。禽曲霉菌感染:雏禽易感,表现呼吸道症状。特征性病变:气囊、肺脏出现霉菌结节或成片霉菌。鸡白痢:雏鸡发生,拍白色糊状稀粪,内脏器官出现灰白色结节。防治禽沙门氏菌病一、预 防种鸡场检疫净化:全血平板凝集试验,60~70日龄首检、开产前二检、开产后每月一次,直到阳性率<0.5%,以后刚每年春秋各检一次。阳性鸡淘汰。“一、预 防及时收集种蛋,及时消毒。育雏期间加强饲养管理,降低诱因。选择合适的药物预防。二、治 疗抗菌药物: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常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等,但只能减少死亡,愈后仍然带菌。“二、治 疗腹泻脱水严重时,使用电解多维等补充体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