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猪舍环境控制 课件(共16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猪舍环境控制 课件(共16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学习情境1 养猪生产筹划
1.养猪业认知
及猪的
特性利用
5.品种
筹划
2.现代养猪
工艺设计
3.圈舍
筹划
4.饲料
筹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猪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场址选择的原则及猪舍建筑要求,
能力目标
能合理选择场址并规划布局
能配置养猪常用设备
会控制圈舍环境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敬业精神
1.3 圈舍筹划
任务1 猪场建设
任务2 环境控制
任务2. 猪舍环境控制
控制温度
控制湿度
控制气流
控制光照
控制有害气体
控制饲养密度
控制噪音、灰尘、微生物
一、猪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空气:氨气含量在0.02mg/L以下,硫化氢不应超过0.015mg/L,二氧化碳不超过0.2% 。注意圈舍的卫生消毒。
猪对温度敏感:小猪怕冷,大猪怕热。舍温在25℃以上猪的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受到影响。在35℃以上种猪会出现繁殖障碍,适宜温度15~22 ℃。
气流与光照:通风良好,光照时间对猪不敏感。应考虑猪舍采光问题。
任务2. 猪舍环境控制
二、环境控制措施
控制温度
控制湿度
控制气流
控制光照
控制有害气体
控制饲养密度
控制噪音、灰尘、微生物
各类猪舍温度要求
类别 适宜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种公猪 13~19 25 10
空怀及妊娠前期 13~19 27 10
妊娠后期 16~20 27 10
哺乳母猪 15~22 27 13
哺乳仔猪(7kg)以下 30~35 37 25
断奶仔猪(7-15kg) 22~28 30 18
生长猪(15-60) 18~22 27 13
育肥猪(60kg以上) 15~20 27 10
猪的正常体温是38.7~39.8℃,仔猪为38~40℃。
1.控制温度
科学管理
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应保持圈舍内干燥,尽量减少舍内用水;适度通风,更换垫草,训练猪只到舍外定点排粪尿。
(1)防寒保温
合理建舍:
在修建和维修圈舍应加设天棚;少开北窗,多开南窗,最好设双层窗子;地面要加防潮层,应以导热性差、坚实性好、不透水、好消毒的材料作地面,有条件的地方铺上木板效果更好。
夏季要控制饲养密度,以减少舍内热量;
建舍时应多设窗户,以加强自然通风的力度;
可往地面洒水或给猪淋浴,以利降温;
要保障供给清凉、洁净、充足的饮水。
(2)防暑降温
湿度对猪的影响与环境温度关系密切。
湿度过低:易引起呼吸道及皮肤病。
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容易患疥癣、湿疹等,还常使饲料发霉,也会降低猪舍及设备的寿命。
猪舍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1)湿度对猪的影响
2、控制湿度
猪舍最忌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
减少用水
加强通风换气
地面撒石灰
(2)防止湿度过大的措施
猪舍内应保持适当的气流,它不仅能使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组成均匀一致,而且有利于舍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在寒冷季节,猪体周围的气流以0.1-0.2m/s为宜。要特别注意防贼风。
3.控制气流
4、控制光照
自然光照:影响因素:
猪舍方位、舍外情况、猪舍面积、入身角和透光角的大小、舍内反光情况等有关。
人工光照:日光灯或白炽灯均可早晚补充光照的不足。
保育舍光照强度5-10 lx,光照时间14-16h
影响有害气体的产生与积累的因素:
猪舍密闭程度、通风条件、粪尿处理、饲养密度等。
猪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允许的最大值为:
NH3:20mg/m3, H2S 10mg/m3 ; CO2 0.2%,;CO 5mg/m3
控制措施
每天至少清扫猪舍三次;
经常通风
寒冷季节舍内不搞耗氧式燃烧取暖
5.控制有害气体
6.控制饲养密度
7.控制噪音、灰尘和微生物
噪音一般不超过80-85dB
结合湿度控制减少灰尘
冬季可适当加大密度,夏季应减少密度
复习思考题
1.如何选择场址?场内应如何分区与布局?
2. 猪舍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各有何要求?
3.养猪常用设备有哪些?
4.饮水器有哪些类型?哪种较常用?影响饮水量的因素有哪些?
5.应如何控制猪舍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
6.猪舍的有害气体有哪些?如何使圈舍空气清新?
7.查阅相关资料,叙述猪场的综合防疫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