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0张PPT)学习情境四、仔猪培育项目1. 哺乳仔猪培育哺乳仔猪的培育目标保证仔猪多活全壮。提高断奶窝重提高均匀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能力目标会进行哺乳仔猪培育的各项操作素质目标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教学内容初生期仔猪的培育初生期后仔猪的培育一、初生仔猪三大变化内容 母体内 母体外气体和营养代谢方式 通过脐带靠血液循环完成 通过自身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完成温度环境与体温调节 恒温环境不需要体温调节 变温环境需要体温调节,且调节能力差仔猪所处的菌群环境 无菌环境 有菌环境任务1.初生期仔猪的培育(一)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旺盛。一般出生重1.2-1.4kg10日龄是出生重的2倍;30日龄是出生重5-6倍,60日龄是出生重10-13倍生后20天,每天沉积蛋白质9-14g/kg体重,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仔猪每千克体重所需代谢净能是成年猪的3倍,每千克增重中含7-9g,磷4-5g,均高于成年猪。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供应。(出生时)(10日龄时)二、仔猪的生理特点(28日龄时)初生仔猪是早产的哺乳动物——出生体重与成熟体重的比例小白鼠 大象 人 猪1/40 1/40 1/20 1/300(Reeds 等, 1993)(二)没有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出生10日龄以后才开始自身产生抗体,直到30~35日龄前数量还很少。必须靠吃初乳来获得抗体,才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3周龄左右是免疫抗体青黄不接的阶段,此时胃内又缺乏盐酸,抑菌能力差,易患腹泻或其他疾病措施:经常保持圈舍环境、母猪乳房、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保证仔猪的健康1.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容积较小,容纳食物少。在哺乳期内强烈生长,长度增加5倍,容积扩大到50-60倍消化器官的这种强烈生长右持续到6-8月龄,以后才开始下降,13-15月龄接近成年猪水平出生4-8g 占体0.44%30-40mg20日龄35g容积扩大3-4倍胃:小肠(三)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2.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仔猪易饱易饿。食物排空的时间:15日龄为1.5h,30日龄3-5h,60日龄为16-19h3.消化酶系统发育较差凝乳酶与乳糖酶活性较强,胰蛋白酶有一定活性,而胃蛋白酶、胰淀粉酶在3周龄内基本无活性。4.消化机制不完善。不能通过条件反射产生消化液。应早补料。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差(四)体温调节能力差,体内能源赌备有限1.仔猪皮薄毛稀,皮下无脂肪。2.单位体重体表面积大,散热快。3.神经系统不发达,不能通过化学调节维持体温。4.初生仔猪体内能源贮备有限。每100ml血液中血糖含量100mg,糖原水平下降的强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及初乳摄入的时间与数量。遇到寒冷时血糖很快降低,很易冻昏、冻僵、甚至冻死临界温度为35℃对哺乳仔猪保温和尽早吃到初乳是养好仔猪的重要措施之一。体脂肪比例乳猪 1%羊 3%兔子 6%婴儿 16%(五)体内含铁量少,易患缺铁性贫血1.仔猪出生时,体内含铁50mg左右。(每千克体重35mg)2.每天从母乳中可获得1mg3.每天代谢需要7-10mg。若不补铁,一周后就患缺铁性贫血。二、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原因 死亡率(%)压死 28-46虚弱 60-89%饥饿 17-21疾病 14-19低温应激 10-19仔猪死亡原因分析仔猪死亡与周龄哺乳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国内)寒冷--饥饿--疾病的相互关系低温体温降低昏迷饥饿死亡吃初乳少疾病压死三、初生期仔猪的培育措施实施保温、防冻防压早吃初乳、固定乳头实施寄养、确保均窝补铁补硒、防止患病尽早补水、以保健康照顾弱小、确保成活(一)保温1.仔猪适宜的温度:初生:35 ℃1-3日龄,30-32℃4-7日龄,28-30℃8-14日龄,25-28 ℃15-30日龄,22-25℃30日龄后可不必人工保暖保温差2.保温措施:①产房大环境保温:②季节产仔:3-5月及9-10月产仔③设置保温箱材料:木制、水泥、玻璃钢制等大小:长100cm×宽60cm ×高60cm ,箱的上盖有1/2-1/3是活动的,可观察仔猪,箱的一侧靠地面处留一个高30cm 宽20cm 的小门,供仔猪自由出入饮水器乳猪保温箱立体图补料槽100cm60cm60cm热源红外线灯150-250W,离地面40-50cm,白炽灯60-100W,电热板36-38℃产床的有效温度指与仔猪肩水平的温度。高度(cm) 灯下水平平距离(cm)0 10 20 30 40 5050 34 30 25 20 18 1740 38 34 21 17 17 17红外线灯250W的温度(℃)保温防压保温箱乳猪保温箱实景图保温铺上稻草可减少仔猪冷应激(二)防压1.仔猪被压死的原因:仔猪体质弱,行动不灵活母猪产后疲劳,或肢蹄有病痛、肥胖等,或初产母猪无护仔经验、母性差产房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如寒冷造成仔猪拥挤或往母猪腹下挤堆等2.防压措施:提高产房温度垫草不能过长过厚防压架、分娩栅等加强产仔季节内专人日夜护理对个别母性特差的,在产后3-4天内把全窝仔猪放进箱内,每隔1小时左右放出喂乳1次,再行捉入箱内保温防压保温防压保温防压(三)早吃初乳1.时间:越早越好,毛干后即可吃初乳,一般不超过1h。2.方法:随生随哺或产后同哺。3.早吃初乳的原因(1)初乳中免疫抗体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分娩开始免疫球蛋白20g/100ml初乳分免后4h下降到10g,以后还逐渐减少。(2)初乳中含有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这种酶存在时间较短。(3)仔猪小肠能通过胞饮作用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使免疫抗体以分子形式补吸收。此作用可维持18h.母猪初乳及常乳成分营养成分 初乳 常乳干物质% 25.76 19.89脂肪% 4.43 8.25蛋白质% 17.77 5.79免疫球蛋 多—少 少—无乳糖% 3.46 4.81灰分% 0.63 0.94钙% 0.053 0.25磷% 0.082 0.166铁 微克/100毫升 265 179铜 微克/100毫升 ---- 20-134母猪初乳中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小时仔猪抗体吸收能力出生后时间(h) 抗体吸收能力1 90-100%3 70-75%8 40-50%16 20-30%24 10-15%48 5-10%1.原因:母猪各乳头乳量不同,仔猪具有抢占放乳多的乳头并占为己有的习性。若不固定乳头,会因争抢错过放乳时间,从而使群体内大小不均,有时因争抢咬伤乳头,导致母猪拒绝哺乳。2.作用: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匀度3.时间:在生后2-3日内完成4.方法:以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强壮仔猪放后面,弱小仔猪往前调(后备猪放前面)(四)固定乳头固定乳头各乳头产奶量不同吃初乳与固定奶头(五)寄养1.寄养:将仔猪过寄给别的母猪代养。2.需要寄养的情况:母猪死亡、患病、缺乳或无乳、产仔数过多、仔猪大小不均等。3.寄养的优缺点:优点:提高成活率和均匀度缺点:易造成交叉感染。4.寄养的原则(成功的条件):①两头母猪产仔期相近(2-3 d内)②寄养仔猪最好吃上初乳10-12次③选性情温顺、护仔性强、泌乳力高的母猪为寄母④扰乱寄母嗅觉⑤患病的仔猪不能寄养。⑥往前寄养可选强壮的,往后寄养可选弱来个生面孔,拒绝授乳1.补铁(1)补铁的原因仔猪出生时体内贮存40-50mg,每天代谢需7-16mg,每天只能从母乳中获得1mg,仔猪不接触土壤,因此,若不补铁,1周后会患缺铁性贫血。(六)补铁、补硒仔猪缺铁症状皮肤和粘膜苍白;被毛粗乱;食欲减退;精神萎靡;轻度腹泻;生长停滞;(2)补铁方法A、注射铁剂英国的血多素、加拿大的富血来、广西生产的牲血素、上海的右旋糖酐铁等。一般于3日龄注射100~150mg,按说明使用B、补铁铜合剂将2.5 g硫酸亚铁加1 g硫酸铜加1 000 ml水中,过滤,滴在母猪乳头上,每日1-2次,每头每日10mlC、补食红粘土:产后第3天起D、母猪代服苏氨酸铁补铁苏氨酸铁是苏氨酸与铁的螫合物,可通胎盘及乳腺转移给仔猪。所以在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日粮中添加苏氨酸铁可达到给仔猪和胎儿补铁的目的。添加量为日粮的0.15%效果最佳。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补铁、硒缺硒的危害:皮下水肿、肝坏死,心脏衰竭(猝死),白肌病,下痢补硒方法:3日龄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0.5 ml或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2.补硒:(七)补水生后2-3日龄内补水,水中可添加“维力康”、“氟苯乙考”(补液盐配方:NaCl 3.5g ,NaHCO3 2.5g, KCl 1.5g, GS 20g ,H2O 1000g,哺乳前也可使用);(八)特殊照顾弱小仔猪原因:瘦弱的仔猪,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首先表现行动迟缓,有的张不开嘴,有的含不住乳头,有的不能吮乳。此时,应及时进行救助。2. 方法: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吸取温热的 25% 葡萄糖溶液,慢慢滴入口中然后将仔猪放在温暖的地方,使仔猪慢慢恢复。放奶时将仔猪拿到母腹下,帮助仔猪吃到奶。这样反复几次,精心喂养,该仔猪即可免于冻昏、冻僵和冻死,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任务2.初生后仔猪的饲养管理http://www./programs/view/Wd9lH7rQKNM/仔猪生后日龄 21 28 35 42 56母乳提供营养% 97 84 66 50 27一、仔猪开食1.提早开食补料的意义:补充哺乳后期母乳的不足,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刺激仔猪消化道的发育;提高对固体饲料的消化能力减少母猪失重。补料量对断奶体重的影响补料量克断奶重千克时间:5-7日龄3.开食料的运用:宜选用成品全价的仔猪开食料-教槽料。4.开食方法:利用探究和模仿行为教会仔猪吃料具体做法:诱词或强制补饲将开食料放在补饲槽或仔猪经常活动的地方,可采用抹食法先训练1-2头。引导仔猪认识补料槽、水槽和自动饮水器。开食后,由开食料向全价料过度。2.确定开食时间5-7日龄开始补料20日龄左右能较好地采食饲料25日龄能大量采食饲料,为25日龄后的旺食期打下基础35日龄断奶前至少补料2kg早期补饲的理想效果:仔猪补料哺乳仔猪理论补料量二、仔猪补料仔猪补料参考 日龄 日饲喂料量 5-10 20克 11-15 50克 16-20 75克 21-25 100克 26-30 150克 31-35 200克(1)哺乳仔猪饲料应具备的特点营养要求:高能量:消化能14.21MJ/kg,高蛋白质:20%左右,赖氨酸:1%以上。应具有一定的动物蛋白。Ca 0.7%-0.9%, P 0.6%-0.8%。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其他添加剂1.完善仔猪饲料适口性好:口感好,猪喜欢吃。易消化:所用原料适合乳猪消化特点,易被乳猪消化吸收防下痢: 植物蛋白含量低,对消化道粘膜刺激小促生长:符合乳猪的营养需要。采食后生长快,抵抗病力强质量要求:(1)哺乳仔猪饲料应具备的特点(2)合理选用饲料添加剂①有机酸:35日龄前,玉米-豆粕型饲料柠檬酸、乳酸、延胡索酸,用量为2%-3%②抗生素(促生长剂)作用:改善健康,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影响因素: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圈舍卫生;营养状况常用种类:泰乐菌素:100mg/kg;维吉尼亚霉素:5-10mg/kg杆菌肽锌:20-40mg/kg;林肯霉素:20mg/kg金霉素:10-50mg/kg;土霉素: 25-50mg/kg盐霉素:50-80mg/kg③酶制剂:主要是添加蛋白酶和淀粉酶,提高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④电解质与缓冲液⑤益生素⑥中草药每天不低于5-6次,加喂夜餐,每次采食10-20min。注意事项:尽量让其多采食注意定期清除剩料或清洗料槽少喂勤添,饲料添加量不超过饲槽深的1/3。防止饲料霉变2.补饲方法:三、疾病预防1.预防仔猪下痢(1)养好母猪。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增强仔猪抵抗力加强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强其泌乳性能,保证优质充足的乳汁。(2)保持猪舍清洁卫生产房采用全进全出制,空舍消毒。母猪入产房前做好消毒与驱虫;产前产后、哺乳前消毒;挤掉头两把奶。及时清除粪便每周带猪消毒1-2次。(3)提供良好的环境(4)为仔猪提供优质饲粮,早开食、多补料,保持饲粮稳定。(5)药物预防母猪产前40天及15天各注射一次基因工程多(k88k99K987P)10月-第二年3月产仔的母猪,产前20-30d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仔猪喂开口药或三针保健(3.7.21各注射长效土霉素)(6)注意补水:水中加补液盐(电解质)+抗菌药,多维;严重的要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2.仔猪免疫(1)超前免疫:若需做紧急预防时,仔猪于生后未吃初乳之前以 2 头份猪瘟疫苗注射。(2)常规免疫第一次 20-30 日龄猪瘟首次免疫;第二次 55 日龄进行二免,同时进行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肺设等常规免疫。(以下为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国家农业部猪病免疫推荐程序(试行) 商品猪 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1 日龄 猪瘟弱毒疫苗 [ 注 1]7 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疫苗 [ 注 2]20 日龄 猪瘟弱毒疫苗21 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疫苗 [ 注 2]23-25 日龄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 [ 注 2]链球菌二型灭活疫苗28-35 日龄 口蹄疫灭活疫苗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 — 猪肺疫二联苗 [ 注 2]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 [ 注 2]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 注 2]55 日龄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 注 2]60 日龄 口蹄疫灭活疫苗猪瘟弱毒疫苗70 日龄 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或猪丹毒 — 猪肺疫二联苗 [ 注 2] 备注: [ 注 1] :在母猪带毒严重,垂直感染引发哺乳仔猪猪瘟的猪场实施。 [ 注 2] :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可选择进行免疫。 种公猪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每隔 4-6 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每隔 6 个月 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备注:1 、种猪 70 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2 、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 3-5 月份(蚊虫出现前 1-2 月),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次。 种母猪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每隔 4-6 个月 口蹄疫灭活疫苗 初产母猪配种前 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经产母猪配种前 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产前 4-6 周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 [ 注 2]猪传染病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 注 2]备注: 1 、种猪 70 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2 、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 3-5 月份(蚊虫出现前 1-2 月),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次。 3 、 [ 注 2] :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可选择进行免疫。免疫注意事项使用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疫苗的前3-5d及后1周,不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口服疫苗:用少量冷水稀释,拌料中或口腔投药,0.5-1h后正式饲喂各种疫苗免疫间隔3-5d;病态、断奶、去势、转群、长途运输等应激状态下不易注射疫苗。猪瘟首免不得迟于25日龄。去势商品猪场的公猪、种猪场不能做种用的公猪可在断乳前去势,生长发育良好的,可在14-18日龄、体重3-4kg去势。去势越早,应激越小,愈合越快,手术越简便。去势前后应注意以下问题:(1)去势仔猪应健康无病,去势前2h断食。(2)采取皮肤单切口,中隔切口方式。 切口靠下,尽量小。手术后向创口内加抗菌素或磺胺药。(3)对阴囊猪要倍加小心,不要将肠管弄破,去势后1-2d要经常观察是否有意外发生,如肠漏出等。(4)地面和垫草要清洁、干燥,以免污染伤口。去势复习思考题仔猪的生理特点如何做好保温防压工作?怎样使寄养与并窝成功?什么叫初乳?初乳有何作用?为何固定乳头?怎样固定?为何要补铁、补硒?怎样补?仔猪应何时开食?通过什么方法训料?仔猪料应具备哪些特点?常用哪些添加剂?如何预防下痢?怎样提高仔猪断奶前成活率?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方法⒈ 产房冲洗、消毒、空圈、风干、调整舍温(母、仔);⒉ 接产技术;⒊ 分娩监护;⒋ 助产及难产的处理;⒌ 剥去新生仔猪胎膜、清除口/鼻腔中粘液;⒍ 假死猪的抢救--人工呼吸等;⒎ 出生后立即放在保温灯下烘干被毛、保暖;⒏ 新生弱仔人工补饲母猪初乳后,放入保温区;⒐ 超免仔猪补充葡萄糖补液盐、维力康;⒑ 下痢、脱水仔猪收敛、消炎、补液治疗;⒒ 产仔多的母猪,仔猪分批哺乳,取走个体大的仔猪2-3头,留弱仔吃乳;⒓ 同期产仔母猪,交叉寄养,平衡窝内仔猪数、个体重;⒔ 八字腿仔猪,用胶带矫正;⒕ 不让仔猪睡在母猪体侧;⒖ 正确使用母猪限位器;⒗每栋产房不宜太大,每栋产房母猪预产期间隔不超过7天,避免产房连续产仔;⒘ 使用乳仔猪保温箱,使母、仔处于不同的舒适温度下;⒙ 弱仔人工饲喂母猪初乳。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1.提高仔猪初生重合理饲养妊娠母猪,控制期营养水平2.提高母猪泌乳力满足饲粮营养水平,合理饲养,尽量提高其采良量3.做好接产工作4.科学饲养管理初生仔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