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猪的行为特性利用 课件(共31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猪的行为特性利用 课件(共31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项目1 养猪业认知及猪的行为特性利用
任务1 养猪业认知
任务1 猪的行为特性及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养猪业概况及猪的经济价值,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
能力目标:
能充分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
素质目标:
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任务2 猪的行为特性利用
生物学特性
行为习性
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
繁殖率高 世代间隔短
生长发育快,沉积脂肪能力强
杂食性强,饲料来源广,饲料转化率高
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对温、湿度敏感,爱清洁,易调教
猪的生物学特性
1)性成熟早:地方品种3-5月龄、引入品种5-6月龄
2)妊娠期短:114天(108-120)
3)世代间隔短。最短可1年。
4)常年发情
5)年产胎次和胎产仔数多。年产2-2.5胎,胎产8-16头
6)猪的繁殖潜力高
母猪:卵巢中有卵原细胞11万个,但一生仅排卵400-2000枚,一个发情期的排卵数为20-30个,个别的可达60个(成年枫泾猪)通过外激素处理可增加排卵数达30-40枚。
公猪:一次射精量200-400ml,含精量200-800亿个。
1.繁殖率高 世代间隔短
梅山猪
母猪带仔(通城猪)
梅山猪
产仔17头
产仔25头
2.杂食性强,饲料来源广,饲料转化率高
既能消化植物性饲料,也能消化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但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弱
牙:发达,磨碎和撕裂食物
胃:单胃和复胃之间的中间类型,容量较大
小肠:长
猪对精料有机物的消化率为76.7%,对青草和优质干草的消化率分别为64.6%和51.2%。
猪的饲粮应以精料为主,并控制粗纤维在日粮中的适当比例。
采食代谢能生产可食能量,猪最高
采食蛋白质和能量生产可食蛋白质,猪仅此于鸡,大大超过牛羊
3.生长速度快,沉积脂肪能力强
畜别 胚胎期(月) 生后生长期(年)
猪 3.8 1.5~2.0
牛 9.5 3~4
羊 5.0 2~3
马 11.34 4~5
驴 12.0 4.5~5.0
各种家畜生长期比较
各种家畜生长强度比较
畜别 初生重(Kg) 成年体重(Kg) 体重加倍次数
猪 1.0 200.0 7.64
牛 35.0 500.0 3.84
羊 3.0 60.0 4.32
马 50.0 500.0 3.44
4.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猪的嗅觉非常灵敏,对气味的识别能力比狗高一倍,比人高7~8倍。
猪的耳朵大,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很强,因此,可以通过口令或声音对猪进行调教,建立条件反射。
猪的视觉不发达,对光线、颜色和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差。据此利用假母猪诱导公猪爬跨采精,可进行人工授精。
视觉不发达
5.对温、湿度敏感,喜清洁,易调教
大猪怕热,小猪怕冷,尤其是初生仔猪。
猪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易患感冒、肺炎、皮肤病等
最忌:高温高湿、低温高湿,
应给不同类别的猪群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猪的动物,采食、趴卧和排泄粪尿往往都有固定的地点,通过调教训练可有效的培养猪群采食、趴卧休息和排粪尿“三点定位”的良好习性。
优势序列示意图
6.合群性强,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
群体位次明显
二、猪的行为习性
采食行为
活动与睡眠
排泄行为
群居行为
争斗行为
性行为
母性行为
异常行为
探究行为
后效行为
1.采食行为
拱土觅食
采食有竞争性,以强欺弱、以大欺小
群饲猪采食量增加
采食具有选择性。喜欢甜食。料型:颗粒料与粉料比,猪爱吃颗粒料;干料与湿料比,猪爱吃湿料,且花费时间少 
采食次数:白天>晚间
二、猪的行为习性
回目录
采食行为
群体卧睡
2.活动与睡眠 白天活动、觅食,晚间休息。
回目录
3.排泄行为
不在吃睡的地方排粪尿
能定点排粪尿
猪上“厕所”
回目录
4.群居行为
猪群内部有等级制。
个体之间保持熟悉,和睦相处 。
重新组群时,会发生激烈的争斗,直到重组成新的社群结构。
回目录
5.争斗行为
争夺饲料、饮水等
争夺栖息场所
争夺交配权
调整群居结构
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
回目录
6.性行为 :发情、求偶和交配
回目录
7.母性行为 絮窝、哺乳及护仔
分娩时,衔草作窝,分娩时间多在夜间。
护仔性强
母猪躺卧时十分谨慎,不踩伤和压伤仔猪,听到仔猪叫声会马上站起,直到小猪离开母猪才卧下。
外来人员或猪只进入猪圈,母猪会张嘴吼叫,赶走来犯者
回目录
2004-10咬栏行为8.异常行为超出正常范围的行为。多与环境中有害刺激有关。咬肢回目录9.探究行为 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 好奇。
猪通过看、闻、啃、拱等行为来感受周围的一切,熟悉周围的环境。
回目录
10.后效行为
猪对吃、饮的记忆力很强,能准确记住睡窝、食槽、水器、排泄点的位置,以及定时喂料、给水的笛声、铃声、敲打声。通过训练,均能建立猪的良好的后效行为,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回目录
复习思考题
1.解释名词:肉猪出栏率;母猪年生产力
2.猪有哪些经济价值?
3.猪有哪些生物学特性?如何利用?
4.猪的采食行为、群居行为、争斗行为在生产中如何利用?
5.现代养猪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6.讨论:我国养猪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发展方向如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