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学习目标: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基本概念;掌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临床诊断及防疫方法。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教学重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教学难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措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病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血清型众多,不同毒株的免疫原性、致病性和组织嗜性的差异较大,根据病变类型,可将IB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及变异型。目前,本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几种主要禽病之一。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一个代表种。病毒可在9~11日龄的鸡胚中生长,引起胚体发育受阻、胚体蜷缩及株儒胚等。IBV很容易发生变异,有多种不同的血清型,已发现的至少有30个,而且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株仍在不断出现。各血清型之间仅有部分或完全没有交叉保护作用,因此给本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IBD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1%来苏儿溶液、0.01%高锰酸钾溶液、1%福尔马林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及70%乙醇等消毒剂中3~5min即可将其灭活。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是发生于鸡,此外鹌鹑、斑头雁也会感染发病。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但以雏鸡和产蛋鸡发病较多,尤其是4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高。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鸡感染后可从呼吸道排毒。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和尘埃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媒介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很快传播全群,且易与其他呼吸道病合并或继发感染。过热或温度过低、拥挤、通风不良、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他不良应激因素都会促进本病的发生。症 状呼吸型 多发生于4周龄以下幼雏,病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幼雏常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有“咕噜”音,尤以夜间最清楚。病情严重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增加、羽毛松乱、翅膀下垂、怕冷,互相拥挤在一起。2周龄以内的雏鸡,还常见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液、流泪、常甩头等。病雏死亡率达30%~50%。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增重减慢。康复鸡多发育不良,消瘦。成年鸡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开产期推迟,产蛋量下降25%~50%,产软壳蛋、砂壳蛋(粗壳蛋)、畸形蛋或无色素蛋等。蛋质量变差,蛋清稀薄如水。如在雏鸡2周龄内早期感染,可导致输卵管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或完全丧失产蛋能力。症 状腺胃型 多发生于已免疫过的鸡群,以30~80日龄多见。根据毒株的差异,发病率为15%~80%,死亡率10%~50%不等。病鸡前期有呼吸道症状,如眼肿、流泪、咳嗽、打喷嚏等,以后腹泻,排黄绿色或白色稀粪,后期机体极为消瘦,终因衰竭死亡。生殖型 雏鸡早期感染IB病毒会引起输卵管永久性退化,到成年鸡后终生不产蛋,变成“假母鸡”。这些“假母鸡”临诊发病不明显,外观和键康鸡类似,鸡冠发红,有的腹部下垂。产蛋鸡感染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表现为产蛋下降,蛋壳粗糙、陈旧、变薄,颜色变浅或发白。蛋质量降低,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与蛋白分离,蛋白黏在壳膜的表面。症 状肾型 多发生于20~50日龄的仔鸡。病鸡精神沉郁,鸡冠颜色发暗,脱水,鸡爪干瘪,缩颈垂羽,羽毛松乱,怕冷挤堆,厌食、口渴,排出水样白色稀粪,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肛门周围羽毛污浊。发病鸡群呈双相性症状,病初有2~4d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如啰音、喷嚏、咳嗽等,随后呼吸道症状消失,病鸡表面呈“康复”状态,一周左右进入急性肾病阶段,出现零星死亡。发病10~12d达到死亡高峰,21d后死亡停止,雏鸡死亡率约10%~30%。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异常蛋和死胚率增加,但死亡不多。症 状变异型 由IB病毒变异株引起,属于一种新的血清型,命名为4/91或793/B。该病可危害雏鸡和成鸡,也可以感染肉鸡。传统疫苗(H120、H52、Ma5)免疫无效。鸡只感染4/91后出现精神沉郁、闭眼嗜睡,腹泻,鸡冠发绀,眼睑和下颌肿胀。有时见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等呼吸道症状。产蛋鸡出现症状后很快引起产蛋下降,蛋的品质降低,蛋壳颜色变浅,薄壳蛋、无壳蛋、小蛋增多。本病可致鸡(特别是6周龄以上的育成鸡)造成晚期严重死亡,并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病理变化诊断可根据病鸡有呼吸道症状及呼吸、泌尿及生殖系统的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ibv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本病应注意与新城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相区别。防 治【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诱发因素】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鸡体抵病力。注意保温与通风、垫料卫生,防止拥挤、氨气过浓等,均可降低ib的发病率。【免疫接种】应用当地流行分离株制成的疫苗来免疫种鸡和雏鸡,效果最好,这是目前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1)疫苗种类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弱毒苗有:①呼吸型疫苗:一是h120疫苗,毒力较弱,免疫原性较差,适用于雏鸡的初次免疫。二是h52疫苗,毒力较高,免疫原性较强,适用于3周龄以上的鸡免疫和加强免疫。②肾型疫苗有Ma5、28/86、W株疫苗,其中Ma5、28/86株毒力弱,可用于任何日龄的鸡群。③二价苗:如h120+28/86株,h120+W株等二价苗。h120、h52、肾型等毒株常与新城疫联合制成二联苗,但在疫区尽量使用单苗。④4/91株疫苗,当种鸡发生深层肌肉病变、产蛋率下降、呼吸道及腹泻等问题时,可用4/91株疫苗预防。【免疫接种】(2)参考免疫程序方案一:首免于5~7日龄用h120弱毒苗滴鼻免疫, 二免于20~30日龄用h52活疫苗滴鼻或饮水免疫,开产前用多价油乳灭活苗免疫;方案二:1日龄用Ma5弱毒苗滴鼻,10日龄用h120弱毒苗滴鼻或饮水,30~35日龄和开产前用多价油乳灭活苗免疫。肉鸡上市前免疫两次,蛋鸡开产前免疫四次。腺胃型ib可使用腺胃型ib油乳剂灭活苗,在7~14日龄首免,产蛋前加强免疫一次。变异型ib可用于1日龄接种Ma5弱毒苗,10日龄接种4/9疫苗。【治疗】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发病后可通过改善饲养管理,避免应激,保持鸡群环境安静,适当提高育雏室温度,降低鸡群密度,换气通风。隔离病鸡,并进行对症治疗。(1)抗生素治疗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复方泰乐菌素、罗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连用3~5d。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电解质、多维素或多维葡萄糖等,补充维生素c。并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缓解肾炎症状。(2)中药治疗 麻杏石甘散:麻黄、苦杏仁、甘草各15g,石膏75g。1~3g/每只鸡,连用3~5d。复方麻黄散:麻黄、桔梗、氯化铵各300g,薄荷120g,黄芪30g。每千克饲料8g,连用3~5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