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动物寄生虫日本血吸虫分类地位:复殖目---分体科---分体属终末寄主动物及部位:人、畜生(牛犊)、犬、猫的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一、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血吸虫1、病原特征日本血吸虫(雄虫)1.口吸盘,2.食道,3.腺群,4.腹吸盘,5.生殖孔,6.肠管7.睾丸,8.肠管,9.合一的肠管雄虫: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雄性生殖孔1、病原特征日本血吸虫(雌虫)1.口吸盘,2.肠管,3.腹吸盘,4.生殖孔,5~6.虫卵与子宫,7.梅氏腺,8.输卵管,9.卵黄管,10.卵巢,11.肠管合并处,12卵黄腺雌虫:卵巢—输出管—卵模—子宫—雌性生殖孔1、病原特征日本血吸虫雌雄虫体雌雄合抱体雄虫:粗短,乳白色。雄虫平均长9.5-22mm;扁平,虫体向中线卷曲形成抱雌沟雌虫:细长,暗褐色。平均长15-26mm呈线状,常栖止于抱雌沟内,成雌雄合抱状态1、病原特征血吸虫卵日本血吸虫(虫卵)椭圆形或类圆形,淡黄色,大小平均80*62微米,厚薄均匀,无卵盖,在侧面有一棘突。成熟的虫卵内有一毛蚴,毛蚴与头部有圆形或椭圆形油滴状的腺衔分泌物日本血吸虫(幼虫)1.虫卵2.毛蚴3.母胞蚴4.母胞蚴的前端5.子胞蚴6.尾蚴7.水面上尾蚴日本血吸虫毛蚴日本血吸虫尾蚴日本血吸虫尾蚴2、生活史(文字)终末宿主:家畜及宠物、人中间宿主:钉螺成虫寄生于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雌雄合抱交配产卵。产下的虫卵部分随血液流入肝,一部分逆流到肠壁,在肠粘膜下形成虫卵结节,由于虫卵分泌溶组织酶,破坏了肠管上皮细胞,再加上血管的压力,肠壁肌肉的收缩,虫卵结节破潰,虫卵进入肠道,随粪排出。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图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流程)有肋钉螺:壳上有条纹光壳钉螺:壳上无肋钉螺传染源人、家畜、野生动物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感染途径与疫水接触感染季节春末夏初易感动物存在3、流行病学4、致病作用童虫的致病作用:尾蚴穿透皮肤时,引起局部炎症,表现为搔痒和丘疹,称为尾蚴性皮炎。虫卵的致病作用:虫卵主要沉积在肝内门静脉分支以及结肠肠壁静脉内,仅在肠黏膜的虫卵可以脱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其余的虫卵沉积在肝脏和结肠内引起肉芽肿和纤维化(肝硬化)。成虫的致病作用:机械性损伤。如静脉内膜炎、静脉周围炎。血吸虫寄生部位5、症状急性型:首先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0~41℃以上。行动缓慢,腹泻,粪便带血、黏液和脱落的黏膜,腹泻加剧时,出现水样便,严重贫血,消瘦,可致死亡。慢性型:常见,多数慢性经过。病犬、猫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粪便带血、黏液和脱落的黏膜,有腥臭和里急后重现象,肝硬化、腹水。人:脸黄象南瓜、四肢象丝瓜、头颈象黄瓜、肚子象冬瓜(腹水、巨脾)6、病理变化肝脏表面或切面有肉眼可见的粟粒到高粱粒大小的灰白色的小点即虫卵结节,初期肝肿大,后期萎缩硬化肠道各段有虫卵沉积 ,以直肠病变严重肠系膜有虫卵结节肠系膜静脉中有成虫心、肾、胰、肺等处也有虫卵结节日本血吸虫卵在人体内7、诊断毛蚴孵化法:注意吸虫毛蚴与草履虫的区别。吸虫毛蚴5小时全部孵出,草履虫出现时间较晚血清学诊断:环卵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尾蚴膜反应、ELISA(1)吡喹酮:5~10mg/Kg体重,一次口服。(2)硝硫氰胺:犬、猫按7~8mg/Kg体重,每日一次,连用3天。(3)丙硫苯咪唑:30mg/Kg体重,每日一次,连用12天。(4 )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120~160mg/Kg,每日一次,连用3~5天。8、治疗药物9、预防1.采取综合措施,人、兽同步防治,尤其是加强粪便和用水管理,以及消灭中间宿主钉螺。9、预防2.消除感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对人、兽普查并进行治疗。3.将人、兽粪便堆积或池封发酵,或推广用粪便生产沼气等办法,以杀灭虫卵。4.加强犬、猫管理,限制到流行区活动。5.管好水源,保持清洁,防止粪尿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