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课件(共16张PPT)-《动物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课件(共16张PPT)-《动物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
综合征
01
概述
02
临床症状
03
病理变化
04
诊断方法
05
防制措施
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一、概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症状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表现厌食、发热和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新生仔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1.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成员,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不能凝集猪、牛、马、兔、鸡等动物和人的O型红细胞。该病毒在猪肉中的存活时间有多长尚不清楚,在血浆中存活时间不超过5d;对pH值及热非常敏感,当pH小于5或大于7时,感染力可减少90%以上,37℃经48h、56℃经45min即被完全灭活;对低温不敏感,在-70℃至少可保存1年,在4℃中保存约一个月。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对乙醚和氯仿敏感。2.易感动物猪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各年龄和种类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一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3.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粪、尿、鼻腔分泌物等排出病毒,感染健康猪。4.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通过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进行传播。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5.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生在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猪“高热病”病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回归本动物感染试验等技术手段,迅速锁定了新的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二、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致,自然感染一般为14d,人工感染妊娠母猪则为4~7d。病程通常持续3~4周,最长可达6~12周。根据发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1.母猪病初母猪出现发热,嗜睡,食欲不振,咳嗽,呼吸急迫。后期呈现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与弱仔等,死胎率大约20%~30%。有的产后无乳,胎衣停滞。有些发病母猪双耳、腹侧和外阴皮肤有一过性的青紫色或蓝紫色斑块。母猪蓝耳发病症状
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2.仔猪以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并表现出典型的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离群独处或互相挤在一起。被毛脸水肿。有的仔猪表现口鼻奇痒,常用鼻盘、口端摩擦圈舍壁栏,鼻有分泌物,少部他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症状。死亡率可高达80%~100%。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它疾病。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3.育肥猪主要表现轻度类流感症状,暂时性的厌食及轻度的呼吸困难,少数猪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和尾部皮肤有一过性的深青紫色的斑块。  4.公猪发病率低,约2%~10%,表现厌食,呼吸困难,消瘦。公猪精液质量下降。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三、病理变化最常见的是局限性间质性肺炎,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可波及肺的各个肺叶。在死胎和弱仔的病理变化为头部水肿,下颌淋巴结和肠淋巴结及扁桃体也有水肿及弥散性出血,腹腔积液,肺尖叶或心叶、膈叶有暗红色肉变区,心外膜点状出血,肠系膜充血,胃底出血及粘膜脱落,肾表面点状出血明显,脑软膜轻度淤血。间质性肺炎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四、诊断1.临床的疑似内容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胎儿木乃伊和呼吸困难;新生仔猪的呼吸困难和高度的致死率(80~100%);青年猪的轻度症状。荷兰提出三个临诊指标:怀孕母猪感染后症状明显,至少出现20%胎儿死产,8%以上母猪流产和哺乳仔猪死亡率26%以上。上述三个指标只要有二个符合时,就可认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成立。但确诊本病须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2.病毒分离鉴定3.血清学方法4.鉴别诊断本病诊断时应与症状相似的其他传染病如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繁殖障碍型猪瘟、猪日本乙型脑炎、衣原体病等相区别。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五、防 制措施1.坚持自繁自养与严格的检疫制度2.疫苗接种当前灭活疫苗是预防本病的首选疫苗,适合种猪和健康猪使用。对于正在流行或流行过本病的商品猪场可用弱毒疫苗紧急预防接种或免疫预防。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2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2个月,间隔1个月进行二免。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再次免疫。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弱毒疫苗。我国研制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并已投入使用。为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及时制定并下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指导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3.加强消毒发病后要加强消毒工作,对空圈及猪舍周围环境用2%热氢氧化钠溶液彻底消毒,对圈舍内外及猪体用百毒杀、过氧乙酸、复合酚等消毒剂,每隔3d进行1次大面积喷雾消毒。第四章 猪的主要传染病4.对症治疗(1)用四环素类及磺胺类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2)给体弱病猪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高能量饲料,对腹泻病猪用口服补液法补充电解质;(3)对发生早产、流产症状的母猪可在肌注黄体酮的同时,配合中药(黄芩10~15 g,白术10 g,砂仁5~10 g)煎水内服,以利母猪安胎保胎;(4)用阿斯匹林给临产前的妊娠母猪喂饲,以减轻发热,延长妊娠期,减少流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