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结 核 课件(共16张PPT)-《动物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4结 核 课件(共16张PPT)-《动物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结 核
01
简介
02
病原
03
流行病学
04
临床症状
05
病理变化
06
诊断
07
防制措施
一简介牛肺结核病(“珍珠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牛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病原是牛型分支杆菌、人型分支杆菌及部分禽型分支杆菌。世界范围内约有10%的结核病人是因感染了牛型分支杆菌而发病,因此,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及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二病原分支杆菌属的细菌分布广泛,许多是人和多种动物的病原菌。对动物有致病性的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禽分支杆菌和副结核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主要侵害人,尤其是儿童,对家畜的毒力较低;牛分支杆菌主要使牛致病,也可感染人、猪、绵羊和山羊等;禽分支杆菌主要侵害家禽,其次可感染猪和牛,人很少感染。
三 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动物
流行特点
动物中以奶牛最易感,次为黄牛、耗牛、水牛、猪和家禽也可发病,而绵羊、山羊较少发病,罕见于单蹄兽。
病牛尤其是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其中经呼吸染的威胁最大。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般呈散发,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
四 临床症状
肺结核
肺结核患牛常发短而干的咳嗽,日渐消瘦、贫血。
乳房结核
淋巴结肿大,有局限性或弥散性无痛无热的硬结。
泌乳量减少,乳汗初期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变为水样稀薄或混有脓块。
肠结核
多见于犊牛,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发生顽固腹泻,消瘦,粪便半液体状,混有粘液和脓液。
生殖器官结核
比较少见。病牛表现性机能紊乱,
母牛发生流产、不孕,发情频繁,性欲增强,慕雄狂。
淋巴结结核
可见于结核病的各种病型。可见于体表的颌下、
肩前、股前、腹股沟、咽及颈部淋巴结。
“珍珠样病”时,胸腔或腹腔浆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或溃疡。乳房结核多发生于进行性病例, 切开乳房可见大小不等的病灶,内含干酪样物质。
多呈狂暴型,症状似犬,但病程短,有兴奋不安,出现症状后2~4d死亡。
在疾病发作时攻击其他动物和常从暗处忽然跳出,咬伤人的头部,因此猫得病后可能比犬更为危险。
结核病灶常见于肺、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
潜伏期4~8周。病初见精神沉郁,反刍、食欲降低,不久表现起卧不安,冲抵墙壁、饲槽,磨牙,性欲亢进,流涎等。一般少有攻击人畜现象。
切面有突起的白色或黄色结节,切开后有干酪样的坏死,有的见有钙化,切时有砂砾感;有的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
五 病理变化
第三章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六诊断1.细菌学诊断2.血清学检查3.变态反应诊断七防制措施本病的综合性防疫措施包括引进动物严格检疫 ,牛群定期检疫,净化感染牛群,培育健康犊牛,加强兽医卫生措施 。布氏杆菌病
01
简介
02
病原
03
流行病学
04
临床症状
05
病理变化
06
诊断
07
防制措施
一 简 介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临床上主要以流产为重要)、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状为特征,人感染后引起波浪热。
各种动物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常见于牛、羊、猪等家畜,并由它们传给人和其它家畜。
布鲁氏菌为细小的球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布鲁氏菌属共有6个种,18个生物型。
消毒剂如3%来苏尔、2%氢氧化钠可在l h内将其杀死;5%石灰乳需2h、2%福尔马林需3h将其灭活。
对盐酸四环素、利福平、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等敏感。
二 病原
三 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动物
流行特点
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有羊、牛、猪。一般母畜的易感性大于公畜。
主要是病畜及带菌的羊、牛、猪,其次是犬
布鲁氏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产仔季节为多,
牧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区。
母畜感染后一般第一胎流产的多,
以后多不再流产 (带菌免疫)。
新疫区流产率高。
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的4~12周。流产后很少发生胎衣滞留。
公猪常见睾丸炎和附睾炎。
多呈狂暴型,症状似犬,但病程流产胎
。短,有兴奋不安,出现症状后2~4d死亡。
在疾病发作时攻击其他动物和常从暗处忽然跳出,咬伤人的头部,因此猫得病后可能比犬更为危险。
母牛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流产胎儿多为死胎、弱胎,弱胎于生后不久死亡;公牛感染后主要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还常见关节炎、滑液囊炎,偶见腱鞘炎和乳房炎。

潜伏期4~8周。病初见精神沉郁,反刍、食欲降低,不久表现起卧不安,冲抵墙壁、饲槽,磨牙,性欲亢进,流涎等。一般少有攻击人畜现象。
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3~4个月;还可能有乳房炎、关节炎、滑膜炎及支气管炎。
公羊感染后常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及多发性关节炎。

四、临床症状

黏膜充血、出血和炎性分泌物。母猪可见黏膜上有许多淡黄色化脓或干酪化小结节,内含脓液或豆腐渣样物质。
睾丸、附睾有化脓坏死灶。慢性者睾丸及副睾结缔组织增生、肥厚及粘连。公猪睾丸及副睾肿大,公猪还见有关节炎。
多呈狂暴型,症状似犬,但病程短,有兴奋不安,出现症状后2~4d死亡。
在疾病发作时攻击其他动物和常从暗处忽然跳出,咬伤人的头部,因此猫得病后可能比犬更为危险。
流产胎儿胃水肿,淋巴结、脾和肝肿胀、坏死,皮下肌间有出血性浆液性浸润。
胎儿
潜伏期4~8周。病初见精神沉郁,反刍、食欲降低,不久表现起卧不安,冲抵墙壁、饲槽,磨牙,性欲亢进,流涎等。一般少有攻击人畜现象。
绒毛膜下胶样浸润,胎膜增厚,有时见充血或出血。流产的猪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肿。
胎衣
五 病理变化
母体子宫
公畜生殖器官
六诊断1.细菌涂片检查与分离:将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肺、肝和脾以及流产胎盘和羊水等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和柯兹洛夫斯基鉴别染色(细菌为红色),可作出初步的疑似诊断。2.补体结合试验:是国际贸易指定用于牛、羊、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病诊断的确诊试验。3.血清凝集试验:包含玻片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是我国牛布鲁氏菌病监测的法定试验,作为早期诊断。七防制措施应当着重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时严格执行检疫。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猪布鲁氏菌S2株、羊型5号(M5)弱毒活菌苗、牛布鲁氏菌19号疫苗、羊布鲁氏菌Rev.1株疫苗和牛种布鲁氏菌RB51株疫苗,我国主要使用S2和M5疫苗。加强检疫措施,对易感动物群每2~3个月进行一次检疫,检出的阳性动物及时清除淘汰,直至全群获得两次阴性结果为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