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国之瑰宝》--京剧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微课制作《京剧溯源》 ※ 微课学习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内容。 ※ 了解京剧发展历史和典型艺术特征。 ※ 收集有关京剧声腔的资料,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能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结合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收集相关资料。 通过网络学习和资料收集让学生们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对京剧形成初步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好奇心和民族自豪感。
导入新课 初识京剧 【问题引领】同学们,在今天课程的开始请和老师一起欣赏影视作品《鬓边不是海棠红》中主题曲片段。(MV视频伴奏) 请大家关注老师在歌曲中共同演唱的部分的融合了中国哪种传统艺术形式呢? 引出课题《国之瑰宝——京剧艺术》 在刚刚的片段中同学们来说一说结合了哪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呢? 是的同学们回答到了京剧,没错,在歌曲副歌部分“原来………………”(老师表演唱)融合了我国传统京剧的曲调,充分表达作品的主题,近年来京剧作为我们国粹艺术,得到不同形式的传承和表现,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国之瑰宝---京剧艺术》 欣赏与思考: 从老师的表演中感受到中国戏曲——京剧元素的融入,引发课堂思考。 学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京剧艺术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产生进一步了解京剧艺术的兴趣。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音乐进行艺术展示,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的愿望。
讲授新课 京剧溯源 说起京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让我们来观看一段纪录短片,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有哪些令你们印象深刻的京剧元素呢? 同学们刚刚这段短片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特有的元素呢? 【教师总结】 京剧脸谱、独特的声腔与身段表演、京剧锣鼓、个性鲜明的京剧人物都留给同学们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的青春“京剧社”正式开社,课前已经按照同学们的特长及爱好进行了战队分组,一会大家来根据京剧元素为战队起名字。 欣赏纪录片片段感受和思考。 【学生归纳】 京剧脸谱、京剧人物、京剧锣鼓、京剧声腔与身段表演 战队分组: 京腔队 京韵队 学生能从视频中观察和挖掘出京剧典型艺术特征;产生对京剧这门古老艺术的探索意识。 从纪录片激发学生对京剧这门古老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的艺术感知和领悟能力。
京剧概述 【思维引导】 课前同学们已经通过微课的学习了解到京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请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描述京剧的发展历史。 京腔队:漫步梨园 京韵队:四大徽班进京 【归纳总结】京剧艺术的基本形态及表演特征重点突出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及四功五法。 ※ 围绕京剧老生行当的唱念做打的四种艺术手法深刻理解和感悟行当艺术特征归纳学习方法。 【问题引领】 ※ 欣赏京剧片段《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请问题材来自什么故事?唱段中的演唱属于京剧的哪个行当?体会声腔和表演有何特点? ※ 听京剧老生唱段《我站在城楼观山景》看唱词分析人物和故事背景 战队比拼第一关: 学生回答:题材选自京剧《空城计》,行当--老生 学生总结说出老生的扮相特征及分类:带三绺黑色或灰或白色胡须;或满胡须;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 学生能根据思维导图简介京剧发展过程,通过战队闯关知识问答掌握有关京剧行当的基本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和表演技法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对京剧艺术历史背景和典型艺术特征形成整体概念和初步印象,通过战队PK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国韵芳辉 对比赏析 分组探究 ※ 展示道具“髯口”,介绍“老生”行当扮相的特点及分类(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老生的扮相特点) ※ 老生行当的念白 念白模仿及体验: 欣赏下面视频中的老生的即兴念白,大家来学一学、猜一猜是哪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感受其行腔和咬字有什么特点? ※ 学唱并感受老生行当的润腔特点 跟谱教唱前两句,结合欣赏的老生唱段,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板式、老生行当的声腔和音韵特点,重点学唱和分析唱腔中咬字的湖广腔和中州韵、疙瘩腔、拖腔和喷口等。 ※ 京剧表演小课堂:教学生学一学老生的髯口功,结合唱段的前两句进行唱腔和身段展示。 ※ 欣赏:视频片段老生的“毯子功”。 ※ 简介京剧名家谭鑫培先生的京剧艺术造诣京剧流派、京剧名家在京剧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引导学生对比赏析分组讨论《霸王别姬》片段中虞姬的表演片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去》“生”行与“旦”行唱念做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不同? ※结合现代化的智能课堂,引导学习方法给学生推荐课后京剧自学App 观察老生的扮相及人物特点: 学一学京剧中老生的念白; (念功)模仿体验,感受京剧老生的声腔和音韵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咬字:湖广腔和中州韵 声腔特点: 战队比拼第三关: 【京剧表演小课堂】 唱腔学唱及分析(唱功) 对京剧髯口进行探究,结合髯口功进行唱段展现。 (做功) 欣赏老生行当的打功 了解老生行当的京剧名家和流派。 【学生分组探究体验】 京腔队:总结生行特征 京韵队:总结旦行特征 教师引导【总结归纳】 学生在听、赏、鉴及体验活动中能分析归纳其典型艺术特征并积极参与不同行当的表演体验活动中。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完成表演挑战任务获得积分奖励。 分析归纳出“老生”和“花衫”的典型艺术特征。 以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行当为主线,学生通过与各行当相关的唱、念、做、打方面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了解掌握本堂课目标维度下京剧艺术不同行当的典型艺术特征,感受领略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比赏析加深对京剧行当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学生对京剧艺术自主探究的方式方法。
创编 活动 京剧念白创编: 根据“老生”和旦行“青衣”的念白声腔音韵特点,结合身段表演分组创编诗词《墨梅》进行展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战队大比拼第三关: 结合京剧道具参与创造性活动将诗词用京剧念白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能把握人物行当典型特征,进行对比呈现。 加深对京剧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堂拓展 跨界新风 尚 播放视频片段: 欣赏电声乐伴奏呈现的《我站在城楼观山景》 【问题引领】 和传统京剧的表演形式相比较,谈一谈你喜欢哪种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教师总结】 拓展: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传统京剧派生出现代京剧。当今京剧也开始与很多不同形式的音乐形式相结合;有了多元化的展现,更进一步走入大众的视野和舞台。 学生发表自己对这种多元化,融合京剧元素的艺术表演形式的看法? 学生回答: ※传统京剧的表达方式风格性更强,更纯粹,具有典型性。 ※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京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 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表对京剧多元化展现的看法。 多形式与流行乐相结合的京剧表演形式展现,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京剧艺术的愿望;同时引发学生对于京剧传承与多元化发展的思索。

课堂小结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本堂课我们围绕京剧行当“老生”的独特艺术特征以点带面,感受、理解和体验了京剧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全新艺术展现。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预习与思考
1. 课后结合京剧APP拓展行当“净”和“丑”的学习;了解京剧现代戏的概念。
2. 按照本节课的学习思路收集资料学习京剧行当“净”“丑”的相关知识,思考不同人物的花脸有什么不同特点?

教学反思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学生关注度和知识储备相对比较有限,教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知识讲解可以结合课前微课进行学习,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课堂环节设计运用听、赏、鉴和体验相结合,以点带面,加深理解和感悟,激发多维度的体验和创造性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对艺术领域自主探究学习,关注和理解艺术形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