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魅力歌剧 一、单元内容综述本单元共包含五首作品,演唱曲目《猎人合唱》,欣赏曲目《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绣红旗》和《卡门序曲》。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并将歌唱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用来阐述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歌剧的类型多样,体裁形式丰富,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发展历程久远。因此,歌剧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也会十分广阔而深刻。正是由于歌剧的这种综合性特质,势必要求欣赏者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地艺术审美能力。作为中学生应该对歌剧艺术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必要具备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审美能力。 二、单元学习目标审美感知:能够对本单元所选的中外歌剧选曲感兴趣,欣赏聆听中比较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歌剧中常见的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领唱与合唱。了解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艺术表现:通过视听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并用轻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猎人合唱》。愿意参与另外几首歌剧作品的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增进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综合性艺术的强烈愿望。在自己与团队的协作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逐步提升艺术表现能力。文化理解:了解、掌握有关歌剧、歌剧序曲、回旋曲式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化背景,认识了解作曲家韦伯、威尔第、罗西尼及比才的生平及贡献。聆听中国歌剧代表作品《绣红旗》,感受歌曲中蕴含的革命思想、音乐情感及其风格,进而体验剧中人物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及感情。三、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包含曲目 学习任务第一课时 《猎人合唱》 《饮酒歌》 要点1: 用轻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猎人合唱》 要点2: 从音乐语言中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要点3: 单三部曲式及演唱形式 要点4: 探讨、创编多形式演绎歌剧选段 指向音乐素养:识谱、视唱、演唱、创编、曲式结构、演唱形式第二课时 《我是城里大忙人》 《卡门序曲》 《绣红旗》 要点1: 歌剧咏叹调、复三部曲式 要点2: 歌剧序曲、回旋曲式 要点3: 中国民族歌剧、民族音乐元素、分节歌形式 指向音乐素养: 识谱、唱谱、记写、听辨、文化理解第三课时 单元检测 听辨、实践、创编 四、单元学习评价1、小组展示,通过讲解、表演等形式,展示小组对于歌剧作品的理解。2、通过多作品的听辨,检验学生对中西歌剧选段主题的听辨能力,同时检验简单主题演奏顺序的听写能力。 五、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浓郁的艺术之声—歌剧》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环节以歌唱为主,主要涉及表现领域的环节,在课后的探究实践中歌唱环节不仅仅要求学生表现歌曲的情绪,还需要能够完成后半部分的二声部合唱练习。《猎人合唱》是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改编的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民间风格。歌词充分体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自由豪爽的性格,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歌曲为F大调,2/4拍,中速,节奏富于变化,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饮酒歌》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这部歌剧成功地塑造了诸多的戏剧人物形象,并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其中的《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中的一首领唱、合唱曲。它不仅很好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 (薇奥列塔和阿尔弗莱德)对爱情的热情讴歌;也表现了男女主人公是在非常友好的、充满浪漫色彩的环境中相互交流着内心的感情,同时也获得了朋友们对他们纯洁爱情的热情祝福。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猎人合唱》。学习歌剧《茶花女》并哼唱《饮酒歌》主题旋律,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掌握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的戏剧性和表现力。过程与方法:以视听结合,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实践音乐创作、表演和参与活动,表现展示学生才能,提高音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了解歌剧,认识不同演唱形式在歌剧中发挥的作用,了解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丰富情感体验,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产生学习与之相关的综合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能够用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猎人合唱》。学习歌剧《茶花女》并哼唱《饮酒歌》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主题一 一窥歌剧一、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判断艺术表演形式、唱法、展开剧情的艺术手段。二、活动步骤1、欣赏著名歌剧选段,判断艺术表演形式及唱法、展开剧情的艺术手段。 2、师:古典时期莫扎特著名歌剧《魔笛》选段《夜后咏叹调》,用美声唱法演唱,以歌曲演唱为主展开剧情。3、揭题:浓郁的艺术之声—歌剧,以及歌剧的概念。师: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和舞台美术融为一体,并以歌唱为主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三、活动评价认真聆听欣赏,能较为准确判断艺术表演形式、唱法、展开剧情的艺术手段。四、设计理念通过试听结合,有目的的欣赏,初步感受歌剧艺术的部分特点。主题二 再探歌剧一、活动目标欣赏歌剧选段,判断歌曲内容、音乐情绪、演奏乐器、演唱形式。二、活动步骤1、聆听歌剧选段,完成课堂测试 2、简单了解作曲家以及选段出处师:卡尔·马利亚·冯·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歌剧《自由射手》,被誉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是其中选段《猎人合唱》。3、完整欣赏歌剧选段《猎人合唱》,思考在歌曲演唱中印象最深刻的乐句。三、活动评价通过认真聆听,针对选项,能初步感受《猎人合唱》中的歌曲内容、音乐情绪,主奏乐器和演唱形式。并能在欣赏中找出歌曲演唱重点。四、设计理念初步感受《猎人合唱》,通过听辨测试的方式,锻炼学生从音乐的各个角度欣赏音乐。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并为后续二声部合唱学习做好铺垫。主题三 初学歌剧一、活动目标分四步学唱二声部合唱部分,分两步学唱单旋律部分。二、活动步骤(一)分四步学唱二声部合唱部分1、参看谱例,聆听演唱,思考歌词和节奏特点 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分别慢速和原速演唱 3、解决前倚音和重音记号难点 4、融合两个声部,引导两个声部强弱相合,犹如捕猎与埋伏,歌唱出一明一暗的音乐效果。 5、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乐段(二)分两步学唱单旋律部分1、①学唱单旋律A乐段②加入拍手律动表演A乐段2、创设情境“狩猎后的分享”,自学B乐段三、活动评价积极参与听辨、识谱、学唱、自学演唱活动,在设置的情境中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拍击律动加入、二声部和谐分段演唱歌曲。四、设计理念学会唱是基础,唱好歌是关键。设计从音乐要素出发,由简入繁,层层递进,并创设情境分段唱好不同乐段。帮助学生理解合唱在歌剧表演中发挥的作用。主题四 我演歌剧一、活动目标创设情境、小组团队合作创编,完整演绎歌剧选段《猎人合唱》。二、活动步骤1、由师创设情境,播放范唱中,生分组讨论如何表演不同乐段。 2、学生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三、活动评价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实践音乐创作、表演和参与活动,表现、展示才能,掌握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的戏剧性和表现力。四、设计理念通过视听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增进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综合性艺术的强烈愿望。在自己与团队的协作中,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逐步提升艺术表现能力。主题五 我鉴歌剧一、活动目标学习歌剧《茶花女》并哼唱《饮酒歌》主题旋律,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掌握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的戏剧性和表现力。认识了解歌剧,认识不同演唱形式在歌剧中发挥的作用。二、活动步骤1、欣赏歌剧《茶花女》选段《饮酒歌》,判断演唱形式2、聆听并记写各乐段演唱形式并思考作曲家重复主题旋律的意图师:作曲家以不同演唱形式,重复主题旋律的意图:突出歌唱家高超的演唱技巧剧情需要突出、强化主题3、演唱反复出现的A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单三部曲式结构4、简介歌剧《茶花女》及选段《饮酒歌》故事背景,作曲家威尔第生平。三、活动评价参与听辨演唱形式、人声音色、演唱主题旋律活动,并结合相关文化知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认识不同演唱形式在歌剧中发挥的作用。四、设计理念加深对歌剧认识了解,理解演唱形式在歌剧中发挥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掌握歌剧音乐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的戏剧性和表现力。提升音乐审美和音乐鉴赏能力。主题六 对比回顾一、活动目标回顾总结本课歌剧知识点,加深对歌剧音乐特点的理解二、活动步骤列表对两部歌剧选段进行对比、总结 三、活动评价自主回顾达90%四、设计理念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测试掌握 教学设计二《中西魅力歌剧赏析》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环节以欣赏为主,主要涉及音乐鉴赏、表述评论、情境表演环节。《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歌剧咏叹调,复三部曲式结构。它很好地表现了剧中社会底层人费加罗的思想感情,并将费加罗那种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以及热情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卡门序曲》又称《卡门前奏曲》,是歌剧《卡门》中的开场音乐。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这是比才歌剧创作中的巅峰之作。其中选用了歌剧中几个重要唱段的主题,以概括歌剧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脉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暗示剧情的重要作用。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聆听中比较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歌剧中常见的几种歌剧音乐体裁:咏叹调、歌剧序曲等。了解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过程与方法:以视听结合,小组讨论,团队合作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了解歌剧,认识不同体裁的歌剧音乐在歌剧中发挥的作用,了解歌剧艺术的发展及中西歌剧艺术、歌剧声乐曲和器乐曲的特点,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丰富情感体验,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产生学习与之相关的综合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欣赏聆听中比较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感受体验不同体裁的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主题一 脍炙人口的歌剧咏叹调一、活动目标鉴赏歌剧选段《我是城里大忙人》,初步了解歌剧咏叹调及其功能,并理解歌曲塑造的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格局人物形象。二、活动步骤1、视频欣赏《猫和老鼠》中的歌剧选段演唱《我是城里大忙人》,引发思考:视频中的TOM所演唱的是什么类型的音乐?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2、师:选自罗西尼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中的《我是城里大忙人》。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瞬间感染了我们。 3、聆听歌曲,判断歌曲速度,并根据音色及音域判断演唱者的人声分类。4、出示乐谱,学唱主人公快乐的歌5、完整欣赏歌曲《我是城里大忙人》。思考歌曲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根据人物形象判断歌曲调式色彩。6、师生小结,介绍歌剧咏叹调,并简单讲解在歌剧中刻画人物性格、形象的功能。 7、简介作曲家及歌剧作品相关知识。 三、活动评价视听结合,听辨歌剧音乐情感、感受人物形象和音乐调式色彩,初步了解歌剧咏叹调及其功能,了解作品相关知识。四、设计理念激趣导入,审美感受音乐作品,在鉴赏中自主小结作品音乐特点,掌握新知,加深理解。 主题二 求同创新的中国民族歌剧一、活动目标欣赏歌剧选段《绣红旗》,感受、理解作品中的情绪、人文内涵,体会剧中人物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和感情,体会民族歌剧的独特韵味,了解中国民族歌剧的基本特征。二、活动步骤1、初听《绣红旗》,看图片,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歌剧导演,这一幕绣红旗舞台应该怎么布置?演员应该怎么演?2、完整欣赏歌剧选段《绣红旗》,思考背景故事,理解作品中的情绪、人文内涵。3、简介歌剧相关知识。师: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根据舞台演出剧本拍摄了舞台歌剧艺术电影——《江姐》,讲述了解放前夕,江竹筠及其他共产党同志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不畏酷刑,最终英勇就义的故事。江姐在临刑前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欣喜之下,她和她的战友们含着热泪唱起了《绣红旗》。体现了江姐和狱中战友作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 4、着重鉴赏《绣红旗》创新点:民族唱法以及音乐中蕴含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5、跟范唱哼唱,运用戏曲创作手法“楼外楼”的乐句,体会、表现情感的递增。 三、活动评价视听、情境创设结合,听辨民族歌剧音乐情感、感受人物形象和革命思想,初步了解民族歌剧独特风格。四、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设计思考,理解音乐情绪,人物形象,人文内涵。能结合相关知识,对比《我是城里大忙人》鉴赏,体会中国民族歌剧的求同创新。 主题三 精彩缩影的歌剧序曲一、活动目标欣赏听辨《卡门序曲》主题。了解《卡门序曲》中选用了歌剧中几个重要唱段的主题,以概括歌剧的主要情节和发展脉络,因而作为歌剧序曲,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暗示剧情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回旋曲式。二、活动步骤1、开门见山介绍歌剧《卡门》,作曲家比才以及歌剧序曲概念。2、欣赏、辨别、哼唱《卡门序曲》的三个主题音乐3、完整欣赏作品,并记写主题出现顺序,总结出回旋曲式结构 4、简介回旋曲式师: 回旋曲式的基础结构主要由主部与插部构成,主部反复三次或者三次以上、中间插入互不相同的插部。在回旋曲式的结构类型当中——五部回旋曲式(ABACA)是最为常见的。《卡门序曲》中A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作为主部反复出现。三、活动评价积极参与欣赏听辨《卡门序曲》主题,感受音乐情绪。了解《卡门序曲》作为歌剧序曲,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暗示剧情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回旋曲式。四、设计理念通过听辨各音乐主题的情绪、节奏,理解表现场景,再次回顾音乐表达的意境,为讲解回旋曲式作铺垫。主题四 对比回顾一、活动目标回顾总结本课歌剧知识点,加深对歌剧音乐特点的理解二、活动步骤列表对三部歌剧选段进行对比、总结 三、活动评价自主回顾达90%四、设计理念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测试掌握教学设计三 单元检测一、欣赏《饮酒歌》、聆听《我是城里的大忙人》。对两首歌曲进行比较,感受体验其风格特点的不同。曲名 节拍 人声音色 演唱形式 风格特点《饮酒歌》 《我是城里大忙人》 二、聆听《卡门序曲》中,A段主题共出现了_ 次,B段主题共出现了_次,C段主题共出现了_____次;用大写英文字母标出乐曲主题的呈现顺序: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形式被称做______________。 三、以小组为单位,用《青春舞曲》这首歌作主部,选择与青春相关的歌曲(二首)主题作为插部,按五部回旋曲式(ABACA)的结构编创一部青春回旋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