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民歌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音乐鉴赏与实践》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以独特的方式生动地记录了各个时期、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它以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色彩风貌,成为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一棵古老而又长青的参天大树。单元导学:远在文字出现之前,歌谣就已在人民口头流传。这些古朴的原始歌谣,大都精炼简洁,跟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先秦民歌除了散见于文献中的少量诗歌外,《诗经》和《楚辞》是重要的代表作。。.中国民歌基本特征:第一,始终和人民生活保持密切联系。劳动人民以民歌抒发情感,美化生活,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历史。第二,民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创作是在演唱、流传过程中进行的。一首民歌经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几代人的传唱加工,不断地发展、繁衍,使民歌具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第三,民歌的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悍,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在它的形式中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地区的自然的艺术美。中国民歌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2.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3.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高亢、悠扬、典型的船工号子。歌词质朴,曲调高亢。全曲共分两段,语言质朴、声调粗犷、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歌词,第一段以“几十几”设问,第二段以用“九十九”回答,一人领众人和,交替演唱,刻画了黄河了艄公们爽朗乐观,粗犷豪迈的性格,唱出了陕北人民对黄河深深地热爱和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作品鉴赏一:全曲歌词: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有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哎!九十九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搬。活动一:读一读歌词,体会《黄河船夫曲》一问一答演唱形式特点。活动二:唱一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旋律起伏摇荡的律动感,仿佛是船夫们在河道行走时斗志昂扬、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步伐。实践活动: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知识链接:《采红菱》《采红菱》是一首江苏南京高淳的地方民歌,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姑嫂两人采菱角时喜悦的心情。作品的风格圆润、细腻,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简洁、流畅,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柔美气息。作品鉴赏二:. 六月的水乡,在河里、池塘里,片片的菱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浮于水面,层层绿浪似片片翠玉,垂柳拂动的绿荫深处,一只只菱盆或小船划开叶面。采红菱的人们用木板轻轻拨荡,在水上左右旋转或飘荡向前采着鲜美的菱角。活动1:学唱民歌,感受民歌浓郁的江南曲调韵味。活动2:分别以齐唱和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想像歌曲的音乐画面和生动 的生活场景。实践活动:知识链接:江苏民歌江苏民歌是江苏省地方民间歌曲的统称。江苏自古繁华,且山清水秀,人民安居乐业。当地民歌以欢快、活泼,歌唱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比较多,旋律多用级进及环绕音进行,柔和、细腻、平静、流畅、秀丽,富于叙述性和抒情性,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江苏民歌代表作:《茉莉花》《采红莲》《姑苏风光》《小九连环》《无锡景》《绣荷包》《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紫竹调》等。《小河淌水》《小河淌水》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民歌,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表现出少女充满活力与纯真的真挚感情。全曲从容舒展、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节奏自然舒展,具有鲜明的云南地方特色”歌曲采用了当地流行的山歌曲调,保留了弥渡方言中的口语,例如:“亮汪汪”、“清悠悠”、“你咯听”、“我尼”等。曲调也是当地广泛流行的山歌曲调。具有鲜明的云南地方特色。作品鉴赏三:.. 歌曲充分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山头,周围一片宁静,山下的小河发出潺潺的流水声。月光下走来一位美丽的姑娘,美丽聪慧的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歌曲开头一声呼唤“哎……”从天边飘来,把我们引领到这首歌中去,是山歌中典型的引腔,给聆听者一种情意无尽的感觉。“哥啊哥啊哥啊!”深情的呼唤是全曲的高潮,荡气回肠、情真意切。优美的旋律里倾注着深深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缓缓飘向思念的阿哥。实践活动:活动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回环起伏,节奏自由舒展的特点。活动2: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特点,并体验歌曲独特的云南特色。知识链接:云南民歌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在云南各族人民生活中民歌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还是生活中的婚丧嫁娶,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云南的民歌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内容丰富多彩。其体裁形式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其中云南山歌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如《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大河涨水沙浪沙》等早已脍炙人口。《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去高山望平川》是青海“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歌曲旋律高亢开阔、悠扬宽长,节奏自由舒缓、抑扬顿挫,每个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长,起伏度大。唱出了粗犷豪放,苍凉辽阔的西北特点。旋律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抑扬顿挫,循环往复。真假声结合的演唱,音色嘹亮高亢。作品鉴赏四:全曲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第一段写景,苍茫辽阔、气势恢弘,一派高原之景尽收眼底之势;第二段意在抒情,意蕴含蕴,富于哲理。歌词表面上是在述说男女之情受阻,含蓄而又曲折地表达了相思之苦,实质隐含的哲理 是要克服困难,勇敢地追求和实现美好的事物。实践活动:活动2:《上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念一念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情感特点活动1:学唱歌曲片段,感受歌曲宽广淳朴的旋律特点和浓郁的西北民歌的风格。知识链接:花儿“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等民族的民歌。花儿种类不同结构特征也不同。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歌手们在空旷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曲调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纯真感情的追求和渴望。演唱时女声用真声,男声用真、假声混合。花儿的歌词淳朴清新,内容丰富,多即兴创作,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一般是四句或六句,不避俚语俗词,有很强的即兴性。人们除了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唱“花儿”之外,每年春季到夏末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花儿会“,男女老少自发前往对唱赛歌。“花儿会”具有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交融的特殊价值。《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西藏解放后,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过程中,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因此,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经典歌曲,如《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祝您万寿无疆》《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等。作品鉴赏五:活动1:聆听全曲,感受藏族民歌曲调悠长辽阔,多颤音及上滑音,节奏自由,尾音绵长的音乐特点,活动2:完整学唱学唱《共产党来了苦变甜》,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实践活动:知识链接:藏族民歌藏族民间音乐特色鲜明,品种多样。可分为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藏族民歌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悠长高亢,极富高原特色。藏族在农牧业劳动中,常伴有形式多样、情调别致、内容丰富的民歌。在喜庆时、逢年过节、娶亲、盖房时都会伴随歌舞,有独唱、齐唱、一领众和等形式。《鸿雁》歌曲的旋律具有蒙古族长调的特点,带着草原牧歌的风格,节奏缓慢、平稳,拖腔式的长音及音程跳进运用较多,歌曲表现出悠远、宽广的草原意境,具有鲜明的蒙古民族文化特征。作品鉴赏六:..实践活动:活动1:聆听全曲,体会蒙古族长调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的音乐风格。活动2:完整学唱《鸿雁》,体会歌曲的情感特点,把握歌曲的风格特征。蒙古族民歌蒙古族民歌具有独特的风格,无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充分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族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是反映蒙古族传统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颤音装饰独特而细腻;短调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 音域相对窄一些。知识链接:长调与短调长调:长调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大多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曲调悠长辽阔,基本上用五声音阶、多颤音及上滑音,节奏自由,尾音绵长,歌词大多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知识链接:短调:又称短歌,曲调短小简洁、旋律起伏不大,乐句对称,多采用单一节拍,装饰音较少,节奏规范,结构规整,简单易学,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短调内容题材十分广泛,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叙事歌、摇篮曲等歌种。《阿拉木汗》《阿拉木汗》20世纪40年代初王洛宾收集并改编了这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曲采用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歌曲风格活跃而风趣。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有舞蹈性,频繁地运用切分节奏,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更加突出,再结合手鼓的伴奏,使人听之欲舞。作品鉴赏七:实践活动:..活动1:学唱歌曲,体验这种多段式歌词、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后接一段短小的副歌的结构特点。活动2:根据音乐风格,尝试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品为乐曲伴奏。知识链接: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族的民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继承了古代西域的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疏勒乐、回纥乐等音乐的传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维吾尔民间音乐深受本地生活的印象,形成了南疆、东疆、刀郎等不同风格。南疆范围广,和田民歌古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喀什民歌节奏复杂,调式丰富;库车民歌热烈活泼,具有鲜明的可舞性;东疆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同汉族、蒙古族民间歌曲有许多相似之处;刀郎民歌风格粗犷,保留了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单元实践活动活动一:除了本单元学习的民歌以外,请课后自主学习五首你喜欢的民歌,并填写表格(1-1)分享给你身边的同学。序号 歌曲名称 地区、民族 歌曲体裁 风格特点 你会演唱吗?12345活动四:我国民歌是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各族人民无穷的艺术智慧和创造力,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你会用怎样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中国民歌?为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尽一份力。活动二:了解你身边的民歌,试着用本地方言学唱一首本地的民歌。活动三:对比聆听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鸿雁》,结合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分析二首民歌的音乐特点,体验蒙古族长调与短调不同的风格。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歌反映着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风俗、性格、情趣和传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各个时代、各地区、各民族人们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也是赏心悦目的艺术瑰宝。单元总结THE END相约下一单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