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动物卫生消毒01疫点疫区消毒02无害化处理03消毒液机的使用疫点疫区消毒疫点(区)指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一般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场、饲养小区、户或其他有关的畜禽屠宰、加工、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患病动物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区)。疫点(区)消毒 是指发生传染病后到解除封锁期间,为及时消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进行的反复多次消毒。疫点(区)消毒的对象包括患病动物及病原携带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圈舍、用具、场地和物品等。一、疫点疫区消毒(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消毒应按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遵守一定的程序有利于保证每次消毒的效果,也可避免工作中的不必要重复和工作中的手忙脚乱,还有利于对消毒效果和消毒工作本身的执行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疫点的终末消毒常由专业消毒人员完成,应严格执行疫点终末消毒程序。疫点的随时消毒可由疫病防治员或畜主执行,消毒人员接到消毒通知后应接受消毒指导,根据疫病种类和消毒对象保证随时消毒符合消毒原则。(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1.疫点终末消毒程序(1)消毒人员接到疫病消毒通知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赶赴疫点,开展终末消毒工作。(2)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3)消毒人员到达疫点后,首先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取得疫点居民的配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仔细核对消毒对象和消毒范围。(4)做好个人防护。脱掉外衣,放入自己带来的包装袋内,穿好防护服、胶鞋,戴上口罩、手套,必要时,须戴防护眼镜。(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5)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再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进行恰当的消毒,如畜舍消毒前应先进行清扫,熏蒸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等。(6)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后,先对消毒人员的衣物、胶靴等喷洒消毒后再脱下。衣物脱下后,将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包装袋中,然后进行消毒;消毒用具进行表面消毒。(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7)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8)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9)离开前,向当地有关人员宣传消毒防疫知识。(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2.随时消毒的原则(1)在接到疫病消毒通知后,消毒人员应立即到患病养殖场指导随时消毒,必要时提供所需药品,并标明药品名称及使用方法。(2)根据疫病种类和消毒对象的具体情况,应做到健畜与患畜隔离饲养,患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垫料、食槽及舍内空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消毒。(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3)做好个人防护。脱掉外衣,放入自己带来的包装袋内,穿好防护服、胶鞋,戴上口罩、手套,必要时,须戴防护眼镜。(4)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再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进行恰当的消毒,如畜舍消毒前应先进行清扫,熏蒸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等。(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5)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后,先对消毒人员的衣物、胶靴等喷洒消毒后再脱下。衣物脱下后,将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包装袋中,然后进行消毒;消毒用具进行表面消毒。(6)做好随时消毒工作记录。(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3.疫源地消毒原则 疫源地消毒应迅速、及时,范围应准确,充分涵盖疫源地,方法应可行、有效,只有严格地实施消毒并与其他措施配合才能达到控制流行的目的。应掌握以下原则。(1)消毒措施应迅速及时地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为减少传播机会,接到一类疫病和二类疫病中的疫情报告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消毒措施。(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2)要确定消毒范围 消毒范围的确定应以患畜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原则上就是疫源地的范围。当疫源地范围小,只是单个患畜时,消毒范围较好掌握;当疫病发生流行波及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时,消毒人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明确疫区范围和消毒重点。(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3)疫区消毒持续时间 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疫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只有在既无新发病例,又未在疫区内检出病原体的情况下才能停止。由于外环境中病原体检出率有限,应监测病原体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持续阴性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消毒。(4)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剂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选择消毒剂时,应选用能杀灭病原体的消毒剂。当温度、有机物含量变化较大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还应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或造成环境污染。(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5)对疑似疫源地可按疑似的该类疫病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 必要时按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源地进行处理,即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6)疫区的疫源地消毒应注意与杀虫、灭鼠、隔离、封锁等措施配合使用,疫源地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4.消毒人员注意事项(1)消毒人员在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备无故障,消毒剂是否齐全够用。(2)消毒人员应主动取得畜主的合作。在消毒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物理消毒法。在用消毒剂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物品损害轻微者。(3)在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不得吸烟、饮食,更不要随便走出消毒区域。同时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一)消毒的程序与原则(4)消毒人员工作时应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对象,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5)消毒完毕以后,消毒人员携回的污染工作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填好消毒工作记录并及时上报。(二)操作步骤1.准备(1)了解消毒方案 明确疫点的具体消毒地点和范围、消毒计划、方法和步骤。(2)配制消毒药品 根据消毒面积大小,计算消毒药用量;配制消毒药溶液。(3)消毒用具 扫帚、铲子、锹、冲洗用水管、喷雾器、火焰喷射枪、防护服、口罩、胶靴、手套、护目镜等。(二)操作步骤2.消毒(1)环境和道路消毒①清扫和冲洗,并将清扫出的污物,集中到指定的地点做焚烧、堆积发酵或混合消毒剂后深埋等无害化处理。②喷洒消毒药液。(二)操作步骤(2)动物圈舍消毒①首先进行喷洒消毒药,作用一定时间后,彻底清扫动物舍顶棚、墙壁、地面等,彻底清除舍内的废弃物、粪便、垫料、残存的饲料等各种污物,并运送至指定地点做无害化处理。可移动的设备和用具搬出舍外,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地点用消毒剂清洗或洗刷。(二)操作步骤②对动物舍的墙壁、顶棚、地面、笼具,特别是屋顶木梁柁架等,进行冲刷、清洗。③用火焰喷射器对鸡舍的墙裙、地面、笼具等不怕燃烧的物品进行火焰消毒。④对顶棚、地面和墙壁等喷洒消毒药液。⑤关闭门窗和风机,用福尔马林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以上。(二)操作步骤(3)病死动物处理①病死、扑杀的动物装入不泄漏的容器中,密闭运至指定地点进行焚烧或深埋。②病死或扑杀动物污染的场地认真进行清洗和消毒。(二)操作步骤(4)用具、设备消毒①金属等耐烧设备用具,在清扫、洗刷后,用火焰灼烧等方式消毒。②对不耐烧的笼具、饲槽、饮水器、栏等在清扫、洗刷后,用消毒剂刷洗、喷洒、浸泡、擦拭。③疫点、疫区内所有可能被污染的运载工具均应严格消毒,车辆的所有角落和缝隙都要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和喷洒消毒剂,不留死角。所产生的污水也要作无害化处理。(二)操作步骤(5)饲料和粪便消毒 饲料、垫料和粪便等要深埋、发酵或焚烧。(二)操作步骤(6)出入疫点、疫区的消毒①出入疫点、疫区的交通要道设立临时检查消毒点,对出入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进行消毒。②车辆上所载的物品也要认真消毒。(二)操作步骤(7)工作人员的防护与消毒①参加疫病防治和消毒工作的人员在进入疫点前要穿戴好防护服、帽、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胶靴等。②工作完毕后,在出口处应脱掉和放下防护服、帽、手套、口罩、护目镜、胶靴、器械等,置于容器内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浸泡、洗涤、晾晒、高压蒸汽灭菌等;一次性用品应集中销毁;工作人员的手及皮肤裸露部位应清洗、消毒。(二)操作步骤(8)污水沟消毒 可投放生石灰或漂白粉。(9)疫点的终末消毒 在疫病被扑灭后,在解除封锁前要对疫点最后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消毒。(三)注意事项1.疫点的消毒要全面、彻底,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地方、一个角落。2.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和消毒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选用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如对饲槽、饮水器消毒应选择对动物无毒、刺激小的消毒剂;对地面、道路消毒可选择消毒效果好的氢氧化钠消毒,可不考虑刺激性、腐蚀性等因素;对小型用具可采取浸泡消毒;对耐烧的设备可取火焰烧灼等。(三)注意事项3.要运用多种消毒方法,如清扫、冲洗、洗刷、喷洒消毒剂、熏蒸等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4.喷洒消毒剂和熏蒸消毒,一定要在清扫、冲洗、洗刷的基础上进行。5.消毒时应注意人员防护。6.消毒后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了解消毒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