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同步学与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与练
【基础梳理】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2.主要战役及结果:
丰岛海战 — 中日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 左宝贵牺牲 平壤陷落
黄海大战 邓世昌殉国 日军夺取制海权
大连旅顺战役 徐邦道迎敌 日军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内容:
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埠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其他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表现: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课堂演练】
1.“曾经煊赫一时,作为自强运动结晶的北洋舰队,灰飞烟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平壤战役 B.威海卫战役
C.廊坊大捷 D.天津保卫战
2.如果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到野蛮的骄傲。这是1930年台湾土著居民赛德克人不满日本长期以来的暴虐统治、联合各部落起义时发出的怒吼。材料中“日本长期以来的暴虐统治”始于(  )
A.巴黎和会的召开 B.《辛丑条约》签订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马关条约》签订
3.画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如图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而1894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较1894年之前工业投资总额扩张了近8倍。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演变
B.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5.美国纪录片《钓鱼岛真相》的制片人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几个世纪前就是。”那么近代以来日本通过哪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割占了钓鱼岛(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6.1894年礼部右侍郎志锐在有关倭人谋占朝鲜请求朝廷决策的奏折中写到:“综计日中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嚣张,贪婪无已。”这反映出在此场战争中(  )
A.清朝在战术上蔑视日本
B.中国军队武器落后
C.清政府腐败,妥协退让
D.大批爱国将士牺牲
7.1842年,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提出了“协定关税”;1895年,在《马关条约》中,日本提出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反映了(  )
A.中国已经完全丧失了贸易主权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逐步深入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8.2023年7月,一场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海上实战化演训在某海域展开。在这次演训中,全军唯一一艘国防动员训练舰邓世昌舰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舰所纪念的民族英雄是在下列哪场战役中以身殉国的?(  )
A.1894年平壤战役 B.1895年威海卫战役
C.1894年黄海海战 D.1895年丰岛海战
9.如表示意说明了(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1842《南京条约》 1858《天津条约》 1895《马关条约》
A.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B.对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C.列强割占领土逐渐增多
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沿海向内地延伸
10.“西方列强把清政府看作一艘快要沉没的破船,争先恐后扑上前来,想尽快从这里多捞取一把,掀起了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狂潮。”这段话描述的形势出现的背景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
C.维新思想的传播 D.近代民主革命的兴起
11.历史学习中要关注书籍的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与下面书籍目录相关的条约是(  )
◆悲壮的黄海大战 304◆屈辱的乞和之路 328◆薄海惊心的伤痛 332◆轻于一掷的台湾 337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建设,北洋舰队成为清政府的海军主力,但这支舰队却在一场战役中最终全军覆没。这场战役的地点在(  )
A.平壤 B.黄海 C.旅顺 D.威海卫
13.《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李鸿章把清军防御重点放在京畿之地,这不仅忽视了黄海、渤海制海权问题,使集结在沈阳、京畿地区的大批清军游离于战场之外。而敌人志在必夺的渤海口和准备进攻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兵力却严重不足。由此可见(  )
A.战术不当将导致清兵失败
B.清政府执行妥协投降政策
C.李鸿章积极维护京师安危
D.日本的侵略计划十分周密
15.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作诗的背景是清政府签订了(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6.下面是某班同学在研究“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历史主题,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完成题目。
材料一:
材料二: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材料三:
(1)材料一是哪一场战争的形势图?②处是本次战争中哪次著名战役?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谁?
(2)材料二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该条约签订的时间?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处于一种什么局面?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0 BDBBA CBCDB
11-15 CDCAC
16.(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邓世昌。
(2)条约:《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
(3)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