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与练【基础梳理】一、夏朝的兴亡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定都阳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2.发展: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创“家天下”历史。3.统治: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4.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其阶级分化、等级界限和文明进程。5.灭亡:桀统治残暴引起民众反抗,被商部族所灭。“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二、商朝的兴亡完善表格相关内容。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定都亳迁都 多次迁都,商王盘庚迁到殷后,保持相对的稳定灭亡 商纣王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大战中,为周武王所灭三、西周的兴亡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2.分封制:(1)对象:宗亲和功臣等。(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2)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3)内容:(4)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课堂演练】1.西周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伴有盟誓仪式,让受封诸侯在神前宣誓,誓词内容主要为“无违王命”“夹辅周室”等。据此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促进文化的交流 B.壮大反商的力量C.加强宗室的团结 D.巩固西周的统治2.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是首个全景式展现______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文中空白处应是( )A.夏文明 B.商文明 C.周文明 D.秦文明3.“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由此可得知武王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功臣 B.古代帝王的后裔C.宗亲 D.氏族部落首领4.制度建设推动着社会变革的演进。观察如图图示,能得出恰当的探究学习主题是(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的更替C.夏传子,家天下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演进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手工业中青铜冶炼十分落后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shì,盛大的样子;红色)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C.实现君主对地方的控制D.确立了贵族禅让的特权7.《礼记 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从“大同”到“小康”之世的分界线是( )A.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B.夏朝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家天下向公天下的转变D.世袭制向禅让制的转变8.西周通过新封诸侯国不断地将周公等人确立的道德准则和政治方针传向四面八方,促进华夏各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华礼教文明的形成。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阶级的产生和分化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商王朝的兴衰过程 D.西周分封制的影响9.2023年暑期,在青岛拍摄的大型奇幻古装电影《封神》成为票房冠军,并且引发了社会上的一股“封神”潮。商朝又称殷商,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阪泉之战 B.商汤灭桀 C.盘庚迁殷 D.牧野之战10.周人秉承“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的原则,将最为重要的周公、召公分别分封到西周的东方和北方,将武王幼子唐叔虞分封到毗邻宗周且便于防御西北方向戎族入侵的晋地。此举意在(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B.确保王位顺利继承C.结束分裂实现中央集权D.防范潜在政治风险11.《孟子》:“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这一记载反映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12.国宝级青铜器宜侯夨(cè)簋内的铭文,记述了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给夨土地、城邑、人口、香酒、美玉和弓箭等。上述铭文可用来研究( )A.世袭制的开创 B.分封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废除 D.郡县制的建立13.如图为某同学在复习“夏商周的更替”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殷 C.三家分晋 D.武王伐纣14.武王伐纣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徧(遍)封功臣同姓戚者。”这则材料可用于研究( )A.世袭制 B.禅让制 C.井田制 D.分封制15.如表是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由此可见( )《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犬戎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A.文献记载都是真实的历史B.考古发现史料价值最高C.历史事实没有统一的定论D.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王朝。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 礼运》(1)材料一表明禹建立了什么政权?都城设在哪里?有什么历史地位?(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是从谁开始的?什么制度代替了禅让制?(3)通过比较这个国家的开国君主和最后一位君主的做法,你能获得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10 DBCDC BBDCA11-15 BBDDD16.(1)夏朝;阳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2)启;世袭制。(3)为政者要实行仁政,体恤民力,关注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