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以青春之名 扬五四精神老师们、同学们:青春,是一首用不褪色的歌;青春,是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它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如同绚烂的烟火,照亮了我们人生的舞台。五四青年节,是我们庆祝青春、铭记历史的时刻 ,更是我们展望未来、放飞梦想的起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回首百年前的五四运动,那时的青年们怀揣着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勇敢地走上街头,用热血与激情书写了青春的传奇。他们用无畏的勇气,唤醒了沉睡中的民族,为中国的独立与自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手中,我们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力奋斗。 传承五四精神,需要我们厚植爱国情怀。回望历史的车轮,屈原一心为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司马迁亦在奸佞当道时忍辱留下“史家之绝唱”;岳飞誓雪靖康耻,收复失地灭匈奴;谭嗣同慷慨就义,希望用鲜血唤醒国人的觉醒。这些饱含爱国情怀的英雄,在残破的土地上绽开血色的花,成为后一代传承五四精神的土壤。传承五四精神,需要我们勇于担当责任。百年前,风雨飘摇,民族危亡,是爱国人士们浴血奋战,痛斥无能政府,反抗列强侵略,唤醒民族意识,担当救亡图存的责任,为五四精神点燃存续的火种。现如今,林鸣构建跨海长虹;潘建伟领跑量子通信;南仁东化为星辰伴天眼;刘锐巡天掠海关山万里程。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的生活和平安定,是太多人秉承五四精神,甘愿负重前行。 传承五四精神,需要我们敢于开拓创新。“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若只是一味墨守成规,有何未来可期?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质疑西方的封建神学的时候,说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也会欣慰后继有人吧。青年的道路,没有开拓创新,终会走向自掘的坟墓。唯愿所有青年能秉承创新意识,援疑质理,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对事物追本溯源、开拓创新。 陈独秀有言,“青春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硼,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值此青年节到来之际,愿与各位同学共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我们以青春之名,扬五四风采,让我们永远铭记—:五四精神未尽,百年薪火更传!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