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7 走向未来的少年
目 录
考点一 走向世界 3
考向01 走向世界 3
考点二 为世界添光彩 4
考向01 为世界添光彩 5
考点三 青年的理想担当 6
考向01 青年的理想担当 6
考点四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7
考向01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8
考点五 学习压力 9
考向01 学习压力 9
考点六 实践中学习 10
考向01 实践中学习 11
考点七 终身学习 12
考向01 终身学习 12
考点八 职业规划 13
考向01 职业规划 14
考点九 敬业精神 15
考向01 敬业精神 15
考点 课标素养要求 命题预测
走向世界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四大考点”常以选择、分析和实践探究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以新时代典型青年人物、名言、总书记寄语为任务情境,以材料分析、名言理解为手段,考查学生对国家、世界的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等素养。 “学习压力、实践中学习、终身学习、职业规划、敬业精神”常以选择、实践探究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以国家双减、人才培养政策,典型人物事迹或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学习与实践、职业规划、脚踏实地品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世界添光彩
青年的理想担当
青年的情怀抱负
学习压力
实践中学习 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学会情绪调控,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终身学习
职业规划
敬业精神
考点一 走向世界
考点内容
形式 出国旅游;全球机器人大赛;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海外游学;互联网交友;留学访问等
为什么 原因:世界是多彩的,需要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意义:①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是,遇见越来越多的人。 ②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贏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 ③面对困难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④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注意的问题 ①应学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②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③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
世界是多彩的,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
。
)
考向01 走向世界
【例1】2021·天津红桥·模拟预测晓峰喜欢出国旅行,体验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品尝各地的美食,感受迥异的生活习惯,从中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结交不同的朋友。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 )
①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②会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历练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与能力
③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④要参加各种活动,精通各国语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走向世界大舞台。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会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历练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与能力,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④:错误,此选项的说法不符合现实,排除;
故本题选A。
【变式1-1】2023·贵州铜仁·三模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下列关于我们走向世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B.我们只与本国人交往,不与其他国家的人交往
C.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D.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走向世界的途径。
ACD:依据题干及教材知识可知,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
共同成长;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故ACD说法正确;
B:我们在和本国人交往的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国家的人交往交流,拓宽我们的视野,故B说法错误;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
考点二 为世界添光彩
考点内容
原因 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互动,同呼吸,共命运。 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
如何 ①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②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
我为世界添光彩,体现了全球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视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
考向01 为世界添光彩
【例1】2022·西藏吕都三模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作为青少年要( )
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③提升信息素养,让网络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走向未来。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作为青少年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网络学习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变式1-1】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有家国情怀,在各行各业把平凡做成了不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还胸怀世界,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社会发展等志愿服务……这启示青年要( )
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②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④增强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少年当自强、中国精神的认识和把
①:题文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各行各业把平凡做成了不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启示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①说法正确;
②③:题文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胸怀世界,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社会发展等志愿服务”,启示青年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②③说法正确;
④: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考点三 青年的理想担当
考点内容
是什么 如何理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历史重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什么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要求 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
品质:有理想、有担当、有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天下为己任
)
考向01 青年的理想担当
【例1】2023 辽宁鞍山·中考真题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②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③要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④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担当。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要脚踏实地,勇
做时代的弄潮儿;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只有…才能,观点太绝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变式1-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这一代人必将肩负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要成为国家栋梁,我们应该( )
①立即放下学业,投身社会实践 ②立志报效祖国,勇担时代重任
③练就过硬本领,提升个人素质 ④坚持个人至上,成为卓越人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青少年要担负时代责任的认识和把握。
①:学习是青少年的首要任务,要珍惜在校学校的机会,打好知识基础;同时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①说法错误;
②③:青少年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就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②③说法正确;
④:青少年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立志成为有用人才,报效祖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点四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考点内容
为什么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②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如何做 ①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 ③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④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考向01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例1】2021 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袁隆平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具有的情怀与抱负是( )
①把研究杂交水稻种植,作为自己唯一的理想
②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拒绝与外国人分享成就
③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④积极关切人类问题,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少年的担当。
③④:我们少年也要承担起人类世界发展的重任,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极关切人类问题,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故③④正确;
①:唯一,说法绝对,故排除①;
②:拒绝与外国人分享成就做法是错误的,不利于促进世界的发展,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B。
【变式1-1】2022 甘隶金昌·中考真题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老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具有的情怀与抱负是( )
①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②把研究杂交水稻,作为自己唯一的理想
③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的追求 ④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详解】该题考查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①③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具有的情怀与抱负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的追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错误,“唯一”的说法太绝对;
故本题选C。
考点五 学习压力
考点内容
产生原因 升入九年级,我们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这时,会产生一些学习压力。
具体表现 担心、紧张、焦虑
缓解方法 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等等。
积极面对 ①我们也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是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②我们要坦然面对考试压力,学会缓解考试压力。 ③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考向01 学习压力
【例1】 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人的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如图),这说明( )
焦虑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好
焦虑水平越低,学习效率越好
要学会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
D.调节情绪,保持适度学习压力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
D:分析题文可知,焦虑水平与人的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这说明我们要调节情绪,保持适度学习压力;D正确;AB:焦虑水平适度,学习效率最高;AB错误;C:材料没有涉及保持学习的兴趣;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变式1-1】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消除各种乱象(如图)。此举( )
①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应杜绝校外培训
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鲜明导向
③有利于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为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家长负担提供法律保障
A. 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教育的相关知识。
②③:分析题干可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减轻学生负担,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鲜明导向,有利于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②③正确;
①:双减政策下学习依然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应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不是杜绝校外培训,①错误;
④:题干中的意见不属于法律,所以不是提供法律保障,④错误;
故本题洗A
考点六 实践中学习
考点内容
原因 ①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②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③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④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青少年随着生活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要求 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
发散性思维: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初一上)
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培养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掌握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将来担负起历史重任。(初二上)
(提高运用发散性思维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向01 实践中学习
【例1】2023·贵州黔西·中考真题某中学加强劳动教育,在校内两块空地修建实践基地,分别种植红暮和玉米等农作物,一段时间后,有同学觉得劳动实践又脏又累,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小明同学则认为,中学生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中学生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观点正确。因为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遇到的困惑会越来越多,这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提升。
【变式1-1】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青岛某校学生踏上研学之旅,他们探寻红色印记、游览名胜古迹,回来后纷纷表示,以往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研学中能真实地触摸到、感受到。学生的研学之旅验证的一个道理是( )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一勤天下无难事
C.绝知此事要躬行 D.行百里者半九十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对在实践中学习的认识和把握。
A: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风度,说明读书的重要,A说法不符合题意;
B:一勤天下无难事意思是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说明了勤奋的重要,B说法不符合题意;
C:题文中学生在研学旅行之后的感悟,验证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意义,行万里路有利于做到知行合一,C说法正确;
D: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走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只能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要认真对待,说明了持之
以恒、不懈努力的重要,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考点七 终身学习
考点内容
原因 ①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②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③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只是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养成的习惯 ①主动学习 ②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坚持不懈 ④培养敏感性
(
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理念:
发散性思维: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
考向01 终身学习
【例1】2023·广东 中考真题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组织了各类读书活动,引发了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热潮。此类活动让青少年( )
A.结束校园生活,规划好职业生涯 B.激发学习热情,消除学习压力
C.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 D.遵守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终身学习。
C: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组织各类读书活动,有利于让青少年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故C说法正确;
A:青少年不能结束校园生活,故A说法错误;
B:“消除学习压力”说法太绝对,故B说法错误;
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变式1-1】2022 四川资阳 中考真题2021年8月14日,央视报道了“大国工匠”徐立平的事迹。30多年来,徐立平立足岗位、不断学习、苦练本领,获得9项国家专利,完成30多项技术革新。这启示我们( )
①重视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②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探索创新能力
③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动精神 ④选择职业,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的相关知识
①②③: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拥有自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有助于学习。启示我们重视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
探索创新能力,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动精神,①②③正确;
④:“只需要”理解片面,④错误;
故本题选B。
考点八 职业规划
考点内容
原因 ①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②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的联系愈益密切。社会分工逐渐细化,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 ④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这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因素 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方法 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行动计划;评估调整;
(
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核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和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学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做好生涯规划,强化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
)
考向01 职业规划
【例1】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这启示我们中学生( )
A.做好职业准备,根据实际进行职业规划 B.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C.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学以致用能力 D.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做好职业准备、规划职业生涯。
A:题文中的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这启示我们中学生做好职业准备,根据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故A说法正确;
BCD:题文体现的是做好职业准备,与“增强问题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变式1-1】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导演。沈忠芳在学生时代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结合实际,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答案】未来职业:教师
确立依据: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教师职业。
具体做法: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
考点九 敬业精神
考点内容
为什么 ①选择职业,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享有工作的权利,同时要担负相应的工作责任。②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③国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④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人的一生多数时间要在工作中度过,在工作中服务他人、服务社会。⑤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⑥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何做 ①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处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 ②初中的学习使我们不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这些都会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我们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
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
考向01 敬业精神
【例1】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逝世。近日,袁隆平夫人邓则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袁隆平在有生之年一直在关心他的水稻,去世前仍向前来探望的同事询问杂交水稻实验田的产量,到临终前才说“我杂交水稻也没搞完,我要退休了”。袁隆平的言行启示我们( )
A.规划人生时,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B.培养敬业精神,奉献社会
C.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选择体面职业,就能出人头地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敬业精神。
B:分析题干,袁隆平的言行启示我们培养敬业精神,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故B说法符合题意;
AD:选择职业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不一定要选择体面职业,故AD说法错误;
C:从平凡小事中创造伟大,实现人生价值,不是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变式1-1】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颂奖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获得者——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中国飞人”苏炳添、“中国航天人”等身上,都突出体现了令人感动的敬业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本职工作、培养敬业精神?
【答案】一个人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培养敬业精神,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成就一番事
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言之有理皆可得分)专题07 走向未来的少年
目 录
考点一 走向世界 3
考向01 走向世界 3
考点二 为世界添光彩 4
考向01 为世界添光彩 5
考点三 青年的理想担当 6
考向01 青年的理想担当 6
考点四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7
考向01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8
考点五 学习压力 9
考向01 学习压力 9
考点六 实践中学习 10
考向01 实践中学习 11
考点七 终身学习 12
考向01 终身学习 12
考点八 职业规划 13
考向01 职业规划 14
考点九 敬业精神 15
考向01 敬业精神 15
考点 课标素养要求 命题预测
走向世界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四大考点”常以选择、分析和实践探究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以新时代典型青年人物、名言、总书记寄语为任务情境,以材料分析、名言理解为手段,考查学生对国家、世界的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等素养。 “学习压力、实践中学习、终身学习、职业规划、敬业精神”常以选择、实践探究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以国家双减、人才培养政策,典型人物事迹或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学习与实践、职业规划、脚踏实地品质的认识和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世界添光彩
青年的理想担当
青年的情怀抱负
学习压力
实践中学习 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学会情绪调控,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终身学习
职业规划
敬业精神
考点一 走向世界
考点内容
形式 出国旅游;全球机器人大赛;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海外游学;互联网交友;留学访问等
为什么 原因:世界是多彩的,需要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意义:①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是,遇见越来越多的人。 ②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贏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 ③面对困难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④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注意的问题 ①应学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②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③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
世界是多彩的,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不是唯一的
。
)
考向01 走向世界
【例1】2021·天津红桥·模拟预测晓峰喜欢出国旅行,体验不同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品尝各地的美食,感受迥异的生活习惯,从中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结交不同的朋友。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 )
①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②会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历练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与能力
③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④要参加各种活动,精通各国语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变式1-1】2023·贵州铜仁·三模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下列关于我们走向世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
B.我们只与本国人交往,不与其他国家的人交往
C.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D.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考点二 为世界添光彩
考点内容
原因 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互动,同呼吸,共命运。 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
如何 ①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②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
我为世界添光彩,体现了全球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视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
考向01 为世界添光彩
【例1】2022·西藏吕都三模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作为青少年要( )
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③提升信息素养,让网络学习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变式1-1】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有家国情怀,在各行各业把平凡做成了不起,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还胸怀世界,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社会发展等志愿服务……这启示青年要( )
①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②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貌④增强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考点三 青年的理想担当
考点内容
是什么 如何理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历史重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什么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要求 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
品质:有理想、有担当、有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天下为己任
)
考向01 青年的理想担当
【例1】2023 辽宁鞍山·中考真题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②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③要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④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变式1-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这一代人必将肩负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要成为国家栋梁,我们应该( )
①立即放下学业,投身社会实践 ②立志报效祖国,勇担时代重任
③练就过硬本领,提升个人素质 ④坚持个人至上,成为卓越人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考点四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考点内容
为什么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②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
如何做 ①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 ③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④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考向01 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例1】2021 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袁隆平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具有的情怀与抱负是( )
①把研究杂交水稻种植,作为自己唯一的理想
②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拒绝与外国人分享成就
③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④积极关切人类问题,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
【变式1-1】2022 甘隶金昌·中考真题袁隆平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老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向袁隆平学习,我们应具有的情怀与抱负是( )
①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②把研究杂交水稻,作为自己唯一的理想
③把国家需要作为一生的追求 ④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考点五 学习压力
考点内容
产生原因 升入九年级,我们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这时,会产生一些学习压力。
具体表现 担心、紧张、焦虑
缓解方法 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等等。
积极面对 ①我们也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是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②我们要坦然面对考试压力,学会缓解考试压力。 ③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考向01 学习压力
【例1】 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人的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曲线(如图),这说明( )
焦虑水平越高,学习效率越好
焦虑水平越低,学习效率越好
要学会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
D.调节情绪,保持适度学习压力
【变式1-1】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消除各种乱象(如图)。此举( )
①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应杜绝校外培训
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鲜明导向
③有利于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为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减轻家长负担提供法律保障
A. ②③ B.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考点六 实践中学习
考点内容
原因 ①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②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③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④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青少年随着生活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要求 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
发散性思维: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初一上)
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培养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掌握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将来担负起历史重任。(初二上)
(提高运用发散性思维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向01 实践中学习
【例1】2023·贵州黔西·中考真题某中学加强劳动教育,在校内两块空地修建实践基地,分别种植红暮和玉米等农作物,一段时间后,有同学觉得劳动实践又脏又累,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小明同学则认为,中学生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中学生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变式1-1】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青岛某校学生踏上研学之旅,他们探寻红色印记、游览名胜古迹,回来后纷纷表示,以往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研学中能真实地触摸到、感受到。学生的研学之旅验证的一个道理是( )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一勤天下无难事
C.绝知此事要躬行 D.行百里者半九十
考点七 终身学习
考点内容
原因 ①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 ②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③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只是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养成的习惯 ①主动学习 ②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 ③坚持不懈 ④培养敏感性
(
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理念:
发散性思维: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
考向01 终身学习
【例1】2023·广东 中考真题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组织了各类读书活动,引发了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热潮。此类活动让青少年( )
A.结束校园生活,规划好职业生涯 B.激发学习热情,消除学习压力
C.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身学习观 D.遵守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
【变式1-1】2022 四川资阳 中考真题2021年8月14日,央视报道了“大国工匠”徐立平的事迹。30多年来,徐立平立足岗位、不断学习、苦练本领,获得9项国家专利,完成30多项技术革新。这启示我们( )
①重视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②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探索创新能力
③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动精神 ④选择职业,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八 职业规划
考点内容
原因 ①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②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的联系愈益密切。社会分工逐渐细化,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这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 ④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这给劳动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因素 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方法 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行动计划;评估调整;
(
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核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和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学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做好生涯规划,强化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
)
考向01 职业规划
【例1】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这启示我们中学生( )
A.做好职业准备,根据实际进行职业规划 B.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C.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学以致用能力 D.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变式1-1】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导演。沈忠芳在学生时代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结合实际,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考点九 敬业精神
考点内容
为什么 ①选择职业,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享有工作的权利,同时要担负相应的工作责任。②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③国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④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人的一生多数时间要在工作中度过,在工作中服务他人、服务社会。⑤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⑥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何做 ①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处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 ②初中的学习使我们不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这些都会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我们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
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劳动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
考向01 敬业精神
【例1】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逝世。近日,袁隆平夫人邓则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袁隆平在有生之年一直在关心他的水稻,去世前仍向前来探望的同事询问杂交水稻实验田的产量,到临终前才说“我杂交水稻也没搞完,我要退休了”。袁隆平的言行启示我们( )
A.规划人生时,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B.培养敬业精神,奉献社会
C.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D.选择体面职业,就能出人头地
【变式1-1】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颂奖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获得者——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吴天一、“中国飞人”苏炳添、“中国航天人”等身上,都突出体现了令人感动的敬业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本职工作、培养敬业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