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点的投影 课件(共18张PPT)《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同步教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点的投影 课件(共18张PPT)《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同步教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2.2 点的投影
土木工程
制图与识图
第二章
点、线、面的投影
2.2 点的投影
01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02
2.3 直线的投影
03
平面的投影
04
2.2.1 点的投影及其投影规律
2.2 点的投影
1、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投影轴。
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相邻投影面的距离。
3、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投影轴。
4、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点的坐标,也就是该点与对应的相邻投影面的距离。
点的单面投影
a
a (b)
过空间点A的投射线与投影面H相交于点a,就称交点a为空间点A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
点A、B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a、b重合在一起,可见仅由点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要想准确表达空间点的位置,必须采用多面投影。
(a)
在两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将点A、B从上向下投射,得到其水平投影a、b(重影点);
分别将点A、B从前向后投射,得到其正面投影a′、b′。可见,点的两面投影能够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a (b)
a'
b'
V
点的两面投影的展开:保持V面不动,将H面连同其上的投影绕OX轴向下旋转90°,与V面位于同一平面,如图b所示。
点的两面投影
a'
b'
a(b)
X
O
(b)
V
H
点的两投影连线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OX轴),即如图所示,aa′⊥OX,bb′⊥OX。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相应投影面的距离。
a'
b'
a(b)
X
O
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
点A到H面的距离
点A到V面的距离
如空间点A的V面投影a′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A到H面的距离。
点A的H面投影a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A到V面的距离。
点的三面投影
a — 点A的水平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a〞— 点A的侧面投影
O
Y
X
Z
W
V
H
a′
a
A
aY
aZ
aX
a〞
展开
YH
W
O
X
Z
V
H
YW
a
a〞
a′
a X
a Z
a Y
点的三面投影特性:
1.点正面和水平投影连线必垂直于OX轴,即aa′⊥OX轴。
展开后点的三面投影:
a X
a Y
a Z
a Y
a′
a〞
a
YH
YW
O
X
Z
2.点正面和侧面投影连线必垂直于OZ轴,即a′a″⊥OZ轴。
3.点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该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即aa X ⊥a″a Z 。
a Y
YH
YW
O
X
Z
V
W
H
a′
a X
a Z
a〞
a
a Y
b〞
b′
b
YH
YW
O
X
Z
【例】已知点B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
45°
b
b′
X
Z
YH
YW
O
b″
方法一:
利用45°辅助线
方法二:
利用特性3:bbX=b″bZ
bX
bZ
O
Y
X
Z
W
V
H
A(X,Y,Z)
a
a′
a″
ay
ax
aZ
2.2.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空间点的位置可由它到三个投影面的距离,即它的三个坐标来确定。记为A(X,Y,Z),三个投影的坐标分别为a(x,y),a′(x,z),a″(y,z),坐标值单位为mm。
X
Y
Z
X
Y
Z
XA =|A →W|=aaY=a′aZ ;
投影与坐标的关系 YA =|A →V|=aax=a″az;
ZA =|A →H|=a′aX=a″aY。
aZ
a′
aX
a〞
aY
aY
a
YH
YW
O
X
Z
(x,y)
(x,z)
(y,z)
【例】已知点A的坐标为x=15、y=12、z=10,试作点A的三面投影。
O
Y
X
Z
W
V
H
a(15,12)
A(15,12,10)
a(15,12)
a′(15,10)
a〞(15,10)
YW
YH
O
X
Z
a′(15,10)
a″(12,10)
2.2.3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1、投影面上点的投影
当空间点位于投影面上,该点到该投影面距离(即一个坐标)为零。
投影特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与空间点本身重合,其余两个投影位于相应的投影轴上。
Y
X
Z
O
W
V
H
d″
D
c
c′
c″
C
b
b″
B
d〞
YW
YH
O
X
Z
c
c′
c″
b
b″
b′
b′
d
d′
d
d′
2.2.3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2.投影轴上的点的投影
当空间点在投影轴上时,该点到相应两投影面距离(即两个坐标)为零。
投影特点:两个投影位于投影轴上且与空间点的位置重合,另一投影位于原点。
Y
X
Z
O
W
V
H
g″
G
e
e′
e″
E
f
f″
F
g〞
YW
YH
O
X
Z
f
f″
e
e″
e′
g′
g′
f′
g
f′
g
2.2.4 两点的相对位置
指空间点之间的左右、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












H投影反映左右、前后关系;
V投影反映左右、上下关系;
W投影反映前后、上下关系。
通过比较两点的坐标可知:X坐标越大,点越靠左;Y坐标越大,点越靠前;Z坐标越大,点越靠上。
A
S
B
C
2.2.4 两点的相对位置












试判断各点相对位置
A点在 S点之左、后、下方;
B点在A点之
B点在S点之
C点在A点之
A
S
B
C
右、前方;
前、下方;
正右方。
(c″)
O
Y
X
Z
W
V
H
分析下图中A、B、C、D的相对位置,并标出重影点的投影。
YH
YW
O
X
Z
A、C为W面重影点,a″在左、c″在右,记为 a″(c″)。
(d′)
投影图
YH
X
O
Z
A
a′ (d′)
a(b)
D
B
b″
a″(c″)
d
b′
d″
C
c′
c
a(b)
d″
a′
b′
a″
b″
c′
d
c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重影点的可见性是根据坐标值来决定的,即坐标值大的可见,坐标值小的不可见。也可总结为:前者可见,后不可见;左者可见,右不可见;上者可见,下不可见。
A、D为V面重影点,a在前d在后,记为 a′(d′)。
A、B为H面重影点,a在上、b在下,记为 a(b)。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