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册 导学案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表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掌握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变化巨大的原因。(历史解释)
3.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学习难点:交通、通信发展的重要影响,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
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
知识点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背景/原因:
(1)新中国成立前, ,民生凋敝。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 ,经济 ,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 。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 。
2.表现:
(1)衣
①改革开放前:买衣服要凭_____, 和 单调。
②改革开放后:衣着_________,服饰是 、 的方式。
(2)食
①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
②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 ”,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 ,_________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3)住
①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②改革开放后: 扩大, 和 明显改善。

①改革开放以来, 不断增长, 不断增加,_________也不断优化。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_____、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知识点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1)交通设施建设:形成综合交通_______。
①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位;全国铁路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 。
②公路:全国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_____________已居世界前列。
③民航:中国已成为世界_____大国。
④轨道交通: 发展迅速,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2)出行方式变化:除_______、 、 ,还有方便快捷的_____, 也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人们可以选择 、 、 、 等多种交通工具。
2.通信:
(1)电信: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我国的_________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__________的使用十分普遍。
(2)互联网:中国 规模不断扩大, 普及率越来越高。
(3)意义: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和 。
【温馨提示】
1.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人们要凭布票、粮票、肉票等票证买东西,且数量有限;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粮票、肉票、布票等计划经济产物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时空线索】
【知识整合】
1.图说历史
图片解读: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即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2.【历史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的原因和影响:
提示:(1)原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②改革开放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影响: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③使人们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这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人们识别好、坏、真、假、优、劣商品能力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也有一定的帮助。
【课中探究】能力提升
【合作探究1】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
【合作探究2】2.粮票、布票等票证的产生与停用分别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3】3.阅读调研结果,我们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呢?
【合作探究4】4.针对交通和通信业中存在的问题,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展示材料: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仍然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仍不流畅,绿色交通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信网络质量和技术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等等。展望未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前景,不断向着“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的目标昂首迈进。
——《改革开放40年》
【知识建构】活学巧记
【总结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素养评价】学习反馈
一、选择题
1.高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片”。“复兴号”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到84%。这反映出中国( )
A.国际经济地位的重大提高 B.独立自主的外交敌策
C.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D.高铁核心技术的国产化
2.某作家在《随笔集》中写道:“我感到世道变了,我和我身上这身风靡一时、令我骄傲的军装眼下成了过时货。正在跳舞的人们已经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裤,烫了头发,手腕上戴着电子表,大概还有人在说英语……”其描述的情形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D.改革开放的实行
3.漫画艺术,它是特定时代、特定时局、特定生活、特定环境反映的产物。右图漫画,作者意在歌颂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A.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及车轮上的美好生活 B.从地下到天上,交通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C.“自行车上的国家”真可谓是实至名归 D.已经是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4.下面这组《人民画报》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新时代的民族关系 B.国防高科技的发展
C.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D.“一国两制”新发展
5.晋华中学九年级(1)班第一小组制作“新中国建设成就展”的宣传小报,收集到如下历史资料。据此判断,他们制作的宣传小报的主题是( )
1949年 中国民航局成立,拥有7条国内航线 1956年 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铁路运营里程达4.86万公里,是解放初两倍,搭建 1978年 起交通运输骨架,实现有“无路”到“有路”的跨越 1998年 高达公路通车总里程6258公里,居世界第八 2008年 公路总里程373万公里,铁路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 2021年 铁路总里程14.63万公里,高铁运营达3.79万公里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工业制造能力发展迅速
C.交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D.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
6.现在人们出行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还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这反映出( )
A.出行方式多样化 B.城市规划日益完善
C.互联网迅速普及 D.高新技术世界领先
7.运用表格归纳比较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请你完善如表格中的“★”( )
主题:★
项目 新中国成立前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来
交通 很落后 “自行车王国” 到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衣 百姓衣衫褴褛 凭布票购买、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
教育事业的发展 B.社会生活的变迁
C.民族关系的和睦 D.国防力量的强大
8.(2@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节前,综合美团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订单,武汉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城市之一。材料反映了(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C.通讯方式发生变迁 D.城市设施发展完善
9.“听一场走心的音乐会,上一堂有趣的付费知识课”;“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这些都成为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消费理念。这些理念出现的根源是我国( )
A.传统文化的深厚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交通技术的革新 D.信息技术的进步
10.下图为中国内地推出的第一张信用卡,使得消费支付更加便捷。此卡应发行于( )
A.1956年 B.1977年 C.1985年 D.2018年
二、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河南铁路分布图 2022年河南米字型高铁网建成 2023年中欧班列(中豫号 郑州)运行线路图
材料二 高速铁路具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速铁路对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诱增效应,使原先鲜为人知或知名度高但交通不便的中小城市(镇),因人流涌动和宜居环境,成为吸纳人口的热点,高速铁路建设正全力助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陈东琪《发挥高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以来河南铁路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高铁建设的意义。
(3)请再列举一项1949年以来我国交通建设方面的重大成就并说明其意义。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5年,延安原西县,今神木县)县立高中食堂的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每份3毛钱,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肉片。乙菜:每份1毛5分钱,还是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只是菜里没有肉,全都是素菜。丙菜:每份5分钱,清水煮白萝卜。主食也分三等,分别是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黑高粱面馍。吃得起白面馍的没几个,吃高粱面馍的也没几个,多数学生都吃玉米面膜,算不上奢侈,也不算寒酸。
——选编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2010年神木某中学自选餐周食谱(部分)
星期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早晨 豆浆,油条(一根),花卷(一个),酱黄瓜 百合粥,萝卜丝肉包(一个),水煮蛋(1个) 豆汤肉末米,粉 面包切片+蜂蜜(一个),花生汤,瘦肉包(一个) 葱油饼(一个),胡萝卜粥,咸蛋(半个)
中午 米饭,番茄炒蛋,虾皮小白菜,海带豆腐汤 米饭,青椒豆干,素炒生菜,红烧小肉丸 米饭,洋葱炒肉丝,肉末豆腐,醋溜莲藕 米饭,洋芋丝炒肉,炒猪肝,粉丝蛋花汤 米饭,黑木耳炒肉,青椒丝炒千张,素炒瓢儿白
下午 米饭,胡萝卜丝炒肉丝,鸭块炖芋头 米饭,香菇肉片,炒芸豆,凉拌绿豆芽 米饭,蒸蛋羹,素什锦,排骨萝卜汤 米饭,芹菜肉丝,红烧肉,素酸汤 米饭,红烧鱼块,蒜泥白菜,豆腐鸡蛋汤
(1)据材料一、二,指出神木县学校学生伙食的变化。
(2)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请你为学校食堂管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1.(1)物价飞涨(2)当家做主 恢复 不断提高 明显改善
2.(1)布票 色彩 样式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 展示个性
(2)温饱 “吃饱 ” 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
(3)人均住房面积 室内装修 居住环境
(4)城乡居民收入 消费总量 消费结构 休闲娱乐 旅游_
知识点二、1.(1)运输网 二 运营效率 高速公路里程 民航 城市道路建设 轨道交通
自行车 公交车 出租车
地铁 私家汽车 火车 汽车 飞机 轮船
2.(1)电信网络 移动电话
(2)网民 互联网
(3)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课中探究】
【合作探究1】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
(1)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思想解放,生活观念不断更新进步。
(3)党和国家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4)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5)科学技术的推动。
【合作探究2】2.粮票、布票等票证的产生与停用分别说明了什么?
(1)粮票和布票等票证的产生说明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粮食、布匹等物资短缺,不得不按计划限量供给。
(2)粮票和布票等票证停用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商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票证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被国家逐步取消,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家的爱物。
【合作探究3】3.阅读调研结果,我们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呢?
结论:1、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2、时代发展促进社会生活的变迁
【合作探究4】4.针对交通和通信业中存在的问题,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展示材料: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仍然存在,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仍不流畅,绿色交通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信网络质量和技术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等等。展望未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前景,不断向着“交通强国”“网络强国”的目标昂首迈进。
——《改革开放40年》
提示:公交优先、使用清洁燃料、发展轨道交通、提升市民素质等;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互联网的实时监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大科技研究和投入力度;等等。
【课后测评】
1.D
2.D
3.B
4.C
5.C
6.A
7.B
8.A
9.B
10.C
11.(1)铁路线数量增多;通车里程增加;形成了交通网络;联通范围变广,可联通欧亚走向国际; 运行速度更快;科技含量增加。
(2)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流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3)成就,一五计划时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意义,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成就,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意义,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12.(1)原来菜品单一到现在的丰富多样;原来以吃饱为主,现在讲求营养搭配;过去选择余地少,现在选择余地大等。(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2)材料一:1975年,我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受到冲击;材料二: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大发展,农产品种类增多。
(3)可根据不同学生身体状况实行个性化配餐;把好食品安全关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