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模块三 动物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的应用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一)饲养标准的概念是根据畜禽的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态、生产水平、生产目的等.通过生产实践经验,结合物质平衡试验和饲养试验结果,科学地规定每头(只)每天给予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量。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一)饲养标准的概念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每头动物每日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二是以每千克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或所占百分数表示(群体)饲养标准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定和颁布的饲养标准,称为国家标准;另一类是大型育种公司根据自己培育出的优良品种或品系的特点,制定的符合该品种或品系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称为专用标准。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二)饲养标准的内容根据动物营养、饲料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饲养标准以动物为基础分类制定:现在已经制定出了猪、禽、奶牛、肉牛、绵羊、山羊、马、兔、鱼、实验动物、犬、警、非人灵长类动物等的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并在动物生产和饲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促进科学养殖、科学饲养动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二)饲养标准的内容一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珍稀动物、观赏动物(包括动物园中的动物)等也在不同程度上有了一定的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二)饲养标准的内容饲养标准的组成:序言、研究综述、营养定额、饲料营养价值、典型饲料配方和参考文献六个组成部分。营养定额:是饲养标准营养指标数量化的具体体现,是应用饲养标准时的主要参考部分,一般是以表格形式列出每一个营养指标的具体数值,以便查找和参考。饲料营养价值表:列出常用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部分或全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不同饲养标准还不同程度地列有蛋白质、氨酸、磷等可消化或可利用程度方面的资料。饲料营养价值表与饲养标准配套使用。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三)饲养标准的指标和表达方式1.能量。消化能(DE)、代谢能(ME)或净能(NE)是“标准” 不同种类动物、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标准”中,用的能量指标则有所不同。禽:用ME,世界各国都比较一致。猪:的能量体系各国不完全一致。美国、加拿大等国用DE,也用ME。欧洲各国多用ME,也标出DE。我国只用DE。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二)饲养标准的指标和表达方式1.能量。反刍动物多用NE(净能),也标出DE(消化能)、ME(代谢能),一些曾经在历史上用过的能量单位:如可消化总养分(TDN)能量指标是“饲养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营养指标,不特指某一具体营养物质。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内容与指标和表达方式(二)饲养标准的指标和表达方式2.蛋白质常用粗蛋白质(CP)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我国各种动物的饲养标准一般都用CP表示蛋白质定额,奶牛两者都标出。NRC在反刍动物CP需要中还标出DIP,UIP。ARC的反刍动物蛋白质需要另外标出了RDP、UDP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NRC(美国国家科学院 ). ARC→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 (英国)农业研究委员会RDP:瘤胃可降解蛋白质UDP:瘤胃不可降解蛋白质DIP:降解食入蛋白质UIP:未降解食入蛋白质DCP:可消化粗蛋白GB/T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GB/T),“GB”国家标准的意思,"T"是推荐的意思。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内容2.蛋白质指标体系。蛋白质指标也是饲养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用于反映动物对总氮的需要。对猪、禽等单胃动物,主要用于反映对真蛋白质的需要。NRC(美国国家科学院 )3.蛋白能量比是每千克饲料中粗蛋白与能量的比值,唱以g/MJ表示。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内容4.氨基酸大多数饲养标准一般只涉及必需氨基酸(EAA),而且采用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体系表示定量需要。按理想蛋白质考虑时,也用到非必需氨基酸或非必需氮。不同饲养标准列出的EAA指标种数不同。NRC和ARC猪的营养需要,全部必需氨基酸指标均列出。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4.氨基酸例如,NRC (1994)禽的营养需要中,育成鸡除了列出一般的12个EAA外,还列出了甘氨酸和丝氨酸;而对于肉鸡,在育成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脯氨酸。一些饲养标准仅列出赖氨酸或赖氨酸和蛋氨酸。氨基酸指标主要用于反映动物对蛋白质质量的要求。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内容5.常量元素主要考虑:Ga、P、Na、Cl等,饲料中以每千克饲料含的毫克数或每头每日所需要的毫克数。有的饲养标准还列出了有效磷指标。6.微量元素主要考虑:Cu、Fe、Zn、Mn、I、Se等,饲料中以每千克饲料含的毫克数或每头每日所需要的毫克数。其他必需矿物元素,不同“标准”列出的多少不统一。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内容7.维生素一般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顺序列出。反刍动物一般只列出部分或全部脂溶性维生素。非反刍动物则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都部分或全部列出。NRC和ARC猪、禽营养需要中,4个脂溶性维生素都列,水溶性维生素只列出9个。维生素C仅在水生动物营养需要中才列出。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内容8.其他营养指标。不同种类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列出的指标多少不同。①采食量:一般“标准”均按风干物质质量列出每天的采食数量,也有按动物每天采食的能量多少列出采食的能量数量。②脂肪酸:“标准”中主要列出必需脂肪酸(EFA),一般只列出亚油酸指标。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内容③非营养素指标:传统“标准”不包括这类指标。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研究不断深入,非营养性物质不断广泛地在饲料工业和动物生产中应用。NRC第十版《猪的营养需要》已对非营养性添加物质的使用提出了指导意见。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三)数值的表达方式不同动物饲养标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1)按每头动物每天需要量表示。这是传统饲养标准表述营养定额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需要量明确给出了每头动物每天对各种营养物质所需要的绝对数量。对动物生产者估计饲料供给或对动物进行严格计量限饲很适用。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三)数值的表达方式现行反刍动物饲养标准一般以这种方式表达各种营养物质的确切需要量。非反刍动物,特别是猪的饲养标准也并列这种表示方法。如NRC《1998) 20-50kg阶段的生长猪,每天每头需要DE26.4 MJ,钙11.13g一总磷9. 28g,维生素A 2412IU。产蛋鸡的“标准”也常用这种方式表示产蛋的营养物质需要。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三)数值的表达方式②按体重或代谢体重表示:此表示法在析因法估计营养需要或动态调整营养需要或营养供给中比较常用。按维持加生长或生产制定营养定额的“标准”中也采用这种表达方式。“标准”中表达维持需要常用这种方式,例如:产乳母牛维持的粗蛋白质需要是4.6g/W0.75。钙、磷、食盐的维持需要分别是每100kg体重69、4.5g、39。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三)数值的表达方式③按生产力表示:即动物生产单位产品(肉、乳、蛋等)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数量,例如奶牛每产lkg标准乳需要CP 58g。母猪带仔10-12头,每天需要DE 66.9 MJ。反刍动物饲养标准还可能有其他表示方法,如NRC牛的“需要”中,能量常列出可消化总养分(TDN),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列出了奶牛能量单位(NND)。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1.饲养标准的意义及作用(1)提高动物生产效率。饲养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不仅是保证动物适宜、快速生长和高产的技术基础,而且也是确保动物平衡摄人营养物质,为动物生长和生产提供良好体内外环境的重要条件。饲养实践证明,在饲养标准指导下饲养动物,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及动物产品产量。与传统用经验饲养动物相比,生产效率和动物产品产量提高1倍以上。在现代化的动物生产中,生长肥育猪的饲养周期已可以缩短到160-180d。产蛋鸡的产蛋能力已基本接近产蛋的遗传生理极限。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1.饲养标准的意义及作用(2)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利用饲养标准指导饲养动物,不但合理满足了动物的营养需要,而且显著节约饲料,减少浪费。用传统饲养方法养两头肥育猪耗用的能量饲料,仅用少量饼(粕)生产成配合饲料后即可饲养3头肥育猪而不需要额外增加能量饲料,大大提高了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1.饲养标准的意义及作用(3)推动动物生产发展。饲养标准指导动物生产的高度灵活,使动物饲养者在复杂多变的动物生产环境中,始终能做到把握好动物生产的主动权,同时通过适宜控制动物生产性能,合理利用饲料,达到始终保证适宜生产效益的目的,也增加了生产者适应生产形势变化的能力,提高饲养者发展动物生产的积极性。一些经济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动物饲养量减少,动物产品产量反而增加,明显体现了充分利用饲养标准指导和发展动物生产的作用。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1.饲养标准的意义及作用(4)提高科学养殖水平。饲养标准除了指导饲养者向动物合理供给营养外,也具有帮助饲养者计划和组织饲料供给,科学决策发展规模,提高科学饲养动物的能力。维生素A,1IU=0.300微克(ug)维生素D,1IU=0.025微克(ug)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饲养标准的特性1科学性和先进性2.条件性和局限性3.权威性和可变性4.原则性和灵活性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2.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饲养标准是发展动物生产、制订生产计划、组织饲料供给、设计饲粮配方、生产平衡饲粮、对动物实行标准化饲养管理的技术指南和科学依据。但是,照搬“标准”中数据,把“标准”看成是解决有关问题的现成答案,忽视“标准”的条件性和局限性,则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应用任何一个饲养标准,应充分注意以下基本原则。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2.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1)选用“标准”的适合性。“标准”都是有条件的“标准”,是具体的“标准”。所选用的“标准”是否适合要被应用的对象,必须认真分析“标准”对应用畜禽种类的适合程变,重点把握“标准”所要求的条件与应用对象实际条件的差异,尽可能选择最适合应用对象的“标准”。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2.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1)选用“标准”的适合性。选用任何一个“标准”,首先应考虑“标准”所要求的动物与应用对象是否一致或比较近似,若品种之间差异太大则难使“标准”适合应用对象,例如NRC猪的营养需要则难适用于我国地方猪种。除了动物遗传特性以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可以通过合理设定保险系数使“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适合应用对象的实际情况。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二、饲养标准的意义、作用及正确使用2.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2)应用标准定额的灵活性。“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一般只对具有广泛或比较广泛的共同基础的动物饲养有应用价值,对共同基础小的动物饲养则只有指导意义。要使“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变得可行,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对营养定额进行适当调整。选用按营养需要原则制定的“标准”,一般都要增加营养定额。选用按“营养供给量”原则制定的“标准”,营养定额增加的幅度一般比较小,甚至不增加。选用按“营养推荐量”原则制定的“标准”,营养定额可适当增加。单元四 动物饲养标准的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