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模块四 饲料配方设计技术单元一 饲粮概述知识目标:1.饲粮的概念和种类2.饲粮的原料选择3.饲粮配方设计原则重点难点:1.饲粮配方设计原则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方法单元一 饲粮概述一、饲粮的概念与种类(一)饲粮的概念1.日粮:一昼夜内一头家畜所采食的饲料量。当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其相互比例能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时,称为平衡日粮或全价日粮。单元一 饲粮概述2.饲粮:生产中为同一生产目的、同一生产水平的大群畜禽,按其营养需要生产大量配合饲料,然后按日分顿饲喂,这种按日粮的饲料原料配比配置成的大量配合饲料称为饲粮。饲料配方:将多种饲料原料合理地确定配合比例而组成,这种饲料的配比称为饲料配方。日粮(饲粮)配合:按饲料配方的要求,选取若干种饲料及添加剂并合理确定搭配比例,使其所提供的各种养分均符合动物饲养标准规定的数量,这个设计步骤和生产过程称为日粮(饲粮)配合。单元一 饲粮概述单元一 饲粮概述(二)饲粮的种类1.按营养成分分类(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的添加剂原料(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合成氨基酸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如药物添加剂等)与稀释剂或载体按一定配比均匀混合而成的产品,称为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简称预混料。其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01%-10%,其含有的微量活性组分是配合饲料饲用效果的决定因素,称其为配合饲料的核心。分类:单项预混合饲料:由单一添加剂原料或同一种类的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复合预混合饲料:按配方和实际要求将各种不同种类的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混合制成的均质混合物。 添加剂预混料必须按一定比例与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和能量饲料混合配制成配合饲料后才能饲喂相应动物。单元一 饲粮概述单元一 饲粮概述(2)浓缩饲料由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饲料和常量矿物质饲料(钙、磷和食盐)配置而成。浓缩饲料必须按一定比例与能量饲料混合后,才能构成全价配合饲料或精料补充饲料,一般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占15%-40%的比例。(3)配合饲料由能量饲料(占60%-75%)和浓缩饲料配合而成,它能相对全面地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并可直接用来饲喂动物。(4)精料补充饲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等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的产品,用于牛、羊等草食家畜,旨在补充青粗料中的养分不足。单元一 饲粮概述2.按饲料形状分类(1)粉料:一般是将原料磨成粉状后,根据饲料配方将各种饲料原料加上添加剂(预混料)均匀混合而成。优点: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动物采食均匀,应用广泛。缺点:生产时粉尘大,损失较大,加工、储藏和运输等过程中养分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失活,易引起动物挑食,造成浪费。(2)颗粒饲料:以粉料为基础经过蒸汽软化加压处理而制成的颗粒状配合饲料,多为圆柱状,优点:饲料堆密度大,适口性好,可提高动物采食量,避免动物挑食,减少粉料在运输饲喂时的浪费,缩小饲料体积,便于保管,保证了饲料营养的全价性,饲料利用率高。缺点: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加压处理,部分维生素、酶等的活性受到影响。主要适用于幼龄动物、肉用型动物饲料和鱼的饵料。颗粒饲料的直径、长度与动物种类和年龄有关。单元一 饲粮概述(3)破碎料:破碎料是颗粒饲料的一种形式,是将生产好的颗粒饲料经过破碎加工的饲料。这类饲料的主要优点是为了解决生产小动物颗粒饲料时费工、费时、费电、产量低等问题,它具有颗粒饲料的各种优点,适于饲喂各种周龄的雏鸡及小动物。(4)膨化饲料:膨化饲料可称漂浮饲料,是指把粉状的配合饲料加水、加温变成糊状,使其在通过挤压机的喷嘴时,在10~20s突然加热到120~180℃,通过高压喷嘴挤压干燥使饲料膨胀、发泡成饼干状,再加工成适当大小的饲料,其优点是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是幼龄动物的良好开食饲料。同时膨化饲料密度小,多孔,保水性好,比水轻,可漂浮在水中,是水产养殖上的最佳浮饵。(5)压扁饲料:压扁饲料是指将子实饲料(玉米、大麦、高梁)去皮(反刍动物可不去皮),加入16%的水、通过蒸汽加热到120℃左右,用压扁机压制成扁片状,然后冷却干燥处理,即制成压扁饲料。压扁饲料的优点是,由于加热时压扁饲料中一部分淀粉糊化,动物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压扁后饲料表面积增大,消化液可充分浸透且消化酶充分作用,因此,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能量利用效率。压扁饲料可单独饲喂动物,应用广泛,使用方便,效果良好。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3.按饲喂对象分类(动物消化系统特点不同)(1)单胃动物配合饲料(如猪、鸡、鸭用配合饲料等)。(2)反刍动物配合饲料(如牛、羊用配合饲料等)。(3)单胃草食动物配合饲料(如马属动物、家兔用配合饲料等)。(4)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如鱼、虾、蟹、贝用配合饲料)。但每种动物根据年龄、生长阶段、不同生理时期及生产用途不同,又可具体分为阶段配合饲料。如产蛋鸡的配合饲料,按日产蛋率可分为开产至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5%)、高峰后(小于85%),共两种配合饲料。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牧医工程学院精品在线课程二、饲粮的原料选择(一)猪禽饲粮的原料选择猪禽饲粮的原料主要是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及添加剂预混料。能量饲料以玉米为主;蛋白质饲料以豆粕(饼)为主,辅之以棉仁粕、花生粕、菜子粕或其饼类;矿物质饲料以磷酸氢钙、石粉、食盐为主。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1.猪饲粮原料的选择(1)乳、仔猪饲粮原料的选用。要求饲料原料品质优良,易于消化吸收,适口性好。①乳、仔猪饲粮中应尽量使用一定量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含量不能过高,或者采用去除抗原性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例如膨化大豆粉或分离大豆蛋白等,②使用油脂补充饲粮能量时,应选用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棕榈油、棉子油、菜子油等,要求纯度高,并使用抗氧化剂,其中大豆油和椰子油的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是仔猪很好的能量饲料原料,加人乳清粉、乳糖或脱脂奶粉等提高饲粮适口性和消化率,亦能提高饲粮能量。③日粮中添加一定的酶制剂、酸化剂,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及饲料利用率。④仔猪的味觉和嗅觉较灵敏,喜食甜味和乳香咪的饲料。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2)中大猪饲粮原料的选择:中大猪消化道机能相对成熟,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水平不需要太高、选用饲料原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饲料原料选择范围广,除使用玉米、豆粕外,可以选择非常规能量饲料原料如大麦等麦类谷物、稻谷、高粱及其加工副产品。可以不使用动物性饲料原料,适当增加杂粕类饲料原料如棉子粕、菜子粕等,还可少量补充优质粗饲料,饲喂时也可搭配少量的青饲料。②注意所选饲料原料的适口性、抗营养因子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尤其是非常规能量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中,一般含有水溶性非淀粉多糖以及植酸等影响营养消化利用的抗营养因子等成分,可通过原料的适当加工处理,或者在配方设计时限制用量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③生长肥育后期还应特别注意饲粮对肉质的影响,由于生长育肥猪后期沉积脂肪的能力很强,其饲粮中如较多地使用某些油脂含量很高的植物性饲料(如米糠中脂肪含量达16%,且主要为不饱和脂肪),可使猪胴体脂肪变软,降低肉质。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3)种猪饲粮原料的选择:种猪日粮配制要注意防止生长速度过快、体况过肥,在饲料原料选择上要适当考虑粗饲料或营养浓度较低的饲料原料。①选择含有一定量粗纤维的饲料,不仅可使种猪保持良好的体况,维持较高的繁殖性能,同时可以减少便秘的发生,一般糠麸类、草粉和叶粉类饲料常常被用做种猪的饲料原料。②种猪日粮应适当增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量,除了以添加剂形式补充外,可使用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天然饲料原料。但是,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一般不能用于种猪日粮中。③妊娠母猪日粮中,要求饲料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并具有调养性。饲料组成要多样化,按母猪妊娠不同阶段调整日粮中精料、粗料及多汁饲料的比例。妊娠前期可适当增加糠麸及青、粗饲料用量。妊娠后期则因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加之哺乳阶段又分泌大量乳汁,为保证繁殖性能的提高,要求饲料中蛋白质品质好,而且必需氨基酸平衡;钙、磷比例应为1.2~1.5:1;粗纤维含量应超过3.5%,最好达到4%~5%;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牧医工程学院精品在线课程2.家禽饲粮原料选择(1)肉用仔鸡饲粮原料选择。供人们肉食产品。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等,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除遵循“高能量高蛋白”原则外,还应考虑营养的特殊性和人们对禽肉产品要求,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①选用能量、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优质原料,如黄玉米、大豆粕、进口鱼粉、饲料酵母等,不用或少用粗纤维含量较高的原料,如糠麸类等。为了满足能量的需要,还需添加5%以下的动植物油脂,牛、羊等动物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雏鸡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如果同时用1%大豆油或4%全脂大豆粉作为替代物,可提高脂肪的消化率.②注意饲料对肉用仔鸡肉品质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添加高水平维生素E可改善鸡肉的品质。饲粮中加入一定量的饲料色素(合成的或从植物中提取的类胡萝卜素)或玉米蛋白粉、苜蓿粉,可改善商品鸡皮肤的颜色,提高商品鸡品质。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2)蛋鸡饲粮原料选择。在设计蛋用鸡饲料配方时,一般按蛋用鸡饲养阶段划分为雏鸡料(0~8周龄);育成鸡料(9~18周龄);开产至高峰期(18周龄~产蛋率85%以上);产蛋后期(产蛋率<85%),设计产蛋鸡的饲料配方,除考虑鸡的生产性能外,还要考虑鸡的品种、体重、蛋的大小、蛋壳的质量、蛋黄的色泽、每天采食量以及鸡舍的温度、湿度、鸡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①雏鸡饲料配方特点:雏鸡生长速度快,但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采食量有限;同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差;消化道内缺乏某些消化酶,消化能力差。因此,设计饲料配方时应选用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较高、品质优良、容易消化的饲料。如玉米、大豆饼粕、优质鱼粉、小麦麸、骨粉等常用的原料。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②育成鸡饲料配方特点:这一时期,鸡生长仍然较快,发育旺盛,消化器官逐渐发育完善。为了达到育成鸡适宜的体重、良好整齐度及保证适时性成熟的育成鸡培育标准,通常采用限制饲喂的方式进行饲养。为此,育成鸡配方的营养水平应根据不同限饲方式加以调整。设计饲料配方时,为降低日粮中能量水平,可适量选用糠麸类农副产品、优质的植物茎叶及杂粕类饲料,减少精饲料的用量,以控制育成鸡体重增长、避免蛋鸡过肥,减少饲料成本。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③产蛋鸡饲料配方特点:蛋鸡饲料在原料选择上要注意粒度问题,粒度较小,鸡不喜欢采食。另外,黏度大的原料如小麦粉过细易粘嘴。注意某些饲料原料可引起蛋品质下降,如棉子粕的使用,可使蛋黄产生异味。产蛋鸡配方中必须有较高的钙水平,注意蛋鸡钙的供给,钙磷比一般为6~5:1,常使用骨粉、石粉或磷酸盐类补充。添加一定比例的着色剂可增加蛋黄的颜色。蛋种鸡配方中必须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脂肪酸。产蛋前期除注意饲料配方原料的相对稳定外,一般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随产蛋率上升而提高,要根据蛋壳质量调整钙的水平,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指标也应适量提高。产蛋高峰后可试探性降低配方中蛋白质水平,适当增加钙的水平。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二)草食动物配合饲料的配方特点与原料选择1.哺乳犊牛配合饲料(人工乳)配方特点:初生犊牛瘤胃容积很小,其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主要靠真胃及其下部消化道来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牛瘤胃逐渐发达,大约在6周龄时可达到类似成年牛的状态,依靠瘤胃内微生物发酵饲料;约在3月龄时,能达到成年牛的水平。因此,哺乳牛的配合饲料一般可按日龄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分别饲喂两种不同饲料。同时,随着日龄增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后期所用饲料的养分应较前期低。犊牛人工乳配方可供选用的原料,主要有脱脂奶粉或乳品加工副产品、乳糖或单糖、油脂及饲料添加剂等。优质鱼粉与大豆也可使用一部分。据研究,鱼粉最多只能代换乳蛋白的35%,即使这一比例也有一定程度降低幼牛生长的作用。初生牛犊对大豆蛋白的利用能力也是较低的,比例过高还可导致腹泻。幼牛对动物脂肪的利用能力高于植物脂肪。另外,早期代乳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化剂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2.育成牛配合饲料配方特点:3月龄以上的育成母牛、公牛、其饲喂方法不同。对于育成母牛,在饲喂质量较好的粗饲料时,能够满足育成母牛的营养需要,且达到培育标准,如果饲喂一般的粗饲料,则仍需要补充一些精饲料,而对于育成公牛,为了促进其瘤胃发育。防止育肥后期采食不足,应以精饲料为主,也要尽可能地多饲喂一些粗饲料。对于6~12月龄生长奶牛,应以优质牧草、干草、多汁饲料为主,辅助少量精料。12~18月龄时,粗料可占饲粮干物质的75%,到18~24月龄时,一般粗料可占饲粮干物质的70%~75%,精料占饲粮干物质的25%~30%。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3.泌乳奶牛配合饲料配方特点:泌乳奶牛的配合饲料所用原料种类多,应含有高质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及豆科干草,所有青粗饲料应占饲粮干物质的60%左右,而精料补充量以产奶量高低来确定。较多的粗饲料品质变动大,而且奶牛的体重、乳量、乳质、个体差异也很大,因此其配方没有统一的标准。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方设计。为保持瘤胃内正常发酵,维持正常的产奶量和乳脂率,粗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认为,根据产奶阶段的不同和产奶量的高低,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有变化,一般年产奶量为5000~6000kg的奶牛饲粮中精料比例为40%~50%,高产奶牛的泌乳高峰期精粗料比例可达60:40,饲粮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应该在15%以上,为提高奶品质特别是乳脂率,可添加乙酸钠等物质。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3.泌乳奶牛配合饲料配方特点:缓冲瘤胃酸碱度用小苏打,泌乳牛非蛋白氮饲料。高产奶牛精料:量饲料50%:蛋白质饲料25%~30%,矿物质饲料2%~3%。使用亚麻子粕有使乳脂变软的性质,过多使用不利于制作黄油。椰子粕对奶牛适口性好,也有吸附糖蜜的特性,可生产出良好的硬质黄油。在选择精料原料时,要考虑原料对乳品质的影响。可能使牛乳产生异味,而影响奶的品质。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化合物(NPN)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4.肉牛育肥用配合饲料配方特点:为了达到肥育肉牛最大的日增重,出生6个月以上的肥育肉牛,所用的饲料应以高能高精料为主体。一般肉牛饲粮中粗饲料占45%~55%,精料中粗纤维含量大于10%,可采用含尿素的精料补充料配方,在允许情况下,肉牛可使用一定量的催肥剂。肥育肉牛饲粮的主要组成原料为:糟渣、糖渣、粉渣、氨化秸秆、玉米青贮、精料,冬季添加一定的胡萝卜。肉牛饲喂大量精饲料时,以加工处理的谷物类最为理想。饲喂高粱、大麦,均可获得优质脂肪,尽可能多用大麦,少用玉米、小麦。除以谷类作为能量来源外,也可利用玉米面筋饲料、玉米胚芽粉、淀粉、糠麸类、糟渣类饲料等。如大量饲喂玉米面筋饲料,会降低其适口性,应限制在10%左右比例。由于玉米胚芽粉的成分接近玉米面筋饲料,适口性又好,可大量使用,还容易制成颗粒。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4.肉牛育肥用配合饲料配方特点: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常用牛羊脂、黄油等动物性油脂。饲喂过多时,会影响瘤胃内发酵,降低纤维素消化率和非蛋白氮饲料利用率,其添加量必须限制在5%以内,而以2%~3%为宜。为了防止肉牛脂肪变为黄色,在肥育末期不能过多地使用苜蓿草粉,也为了达到肥育料干物质中的粗纤维最低需要量6%的水平,需要饲喂10%~5%的粗饲料。为降低饲料成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以利用各种植物饼粕替代部分大豆粕。芝麻粕大量饲喂时体脂容易变软,配合比例最好控制在5%左右。亚麻子柏对毛皮光泽有良好作用,还具有整肠和通便的良好特性,所以用做肥育牛的饲料原料价值较高,最好与大豆粕并用。棉子粕容易引起便秘,以与亚麻子粕和糖蜜并用为宜。椰子粕适口性好,具有很好吸附糖蜜的特性,因其品质变动幅度过大,不适于单独作为蛋白质来源使用。在肉牛精料混合料中可以添加少量的尿素,以减少蛋白质饲料用量,节约饲料成本。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1.营养性原则(1)依据饲养标准确定营养指标。由于动物种类、年龄、生理状况、环境条件及生产水平等不同、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不同。因此,设计饲粮配方时,必须选择与畜禽种类、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用途及生产水平等相适应的饲养标准,以确定出适宜的营养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饲养实践中畜禽生产性能表现情况予以适当调整。如果发现日粮(或饲粮)的营养水平偏高,可酌量降低;反之,则可适当予以提高。一般在原饲养标准基础上、调整幅度为10%左右,其中某些维生素的应激添加量为饲养标准的1~2倍,甚至高于饲养标准的几倍,以保证产品合格及有效。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2)注意营养的全面与平衡。首先必须满足动物对能量的要求,其次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需要,并注意能量蛋白的比例、能量与氨基酸的比例等营养指标比例的平衡、更好地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配合日粮时、首先应满足动物对能量的需求:①能量是动物生活和生产上最迫切需要的,只有在满足能量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需要的必要;②提供能量的养分在配方中所占比例最大,如果设计配方时先从其他养分着手,而后发现能量不足时,就必须对配方的组成进行较大的调整,相反,如果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不足,可补充少量含这类养分的物质;③因为饲料的干物质基本上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含能量的有机物质构成的,饲料中可利用能量的多少,可代表这三种有机物利用率的高低。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3)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的选用。为了保证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能够真实地反映所用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应首先使用本地区饲料营养成分表,如有条件最好是本单位实测值,然后査与本地区相邻近或自然条件相近地区的同一品种原料的分析资料,最后查国内统一制定的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如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定期发布的“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 , 或育种公司标准、美国NRC资料。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4)控制粗纤维的给量。为了使配合的饲粮适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对各种动物应有区别地控制粗纤维的给量。饲粮中粗纤维含量与能量浓度关系密切,但并非决定能量浓度的唯一因素。控制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对于鸡,要严格控制粗纤维含量在4%以下;对于仔猪,在5%以下;对于生长猪,在9%以下;而牛、羊则可大量利用青、粗饲料。饲料要合理搭配,并注意来源稳定。能量饲料及蛋白质饲料应分别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大宗原料的选用也如此。此外,应充分利用各种添加剂以弥补原料中某些养分的不足,取得营养平衡,并改善养分的保存、气味、消化、吸收及转化。另外,设计的饲料配方营养特性和产品质量要保持相对稳定,如需调整配方,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5)饲粮的体积应与消化道相适应。饲粮除应满足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外,还需注意干物质的含量,使之有一定的体积。若饲粮体积过大,可造成消化道负担过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或者采食养分不足引起生产水平降低;体积过小,即使营养物质已满足需要,但动物仍感饥饿。所以,应注意日粮的体积,既要让动物吃得下,又吃得饱(饱腹感),满足营养需要。各种家畜每日干物质需要量,以每100kg体重计,猪为2.5~4.5kg、奶牛2.5~3.5kg、役牛2~3kg、役马1.8~2.8kg、羊2.5~3.25kg。动物的采食量受许多因素影响,应根据具体饲养实践酌情增减。既要满足畜禽营养需要,亦要考虑配合日粮(或饲粮)的适口性与调养性,尤其对种用家畜、繁殖母畜和幼畜。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2.安全性原则:对于含有毒成分的饲料原料如菜子粕、棉子粕等要注意限制用量,要保证选用的饲料品质良好,无毒,无害,不含异物,不发霉,无污染等,更应符合我国饲料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另外,设计的饲料配方应遵守饲料法规,因为动物食品的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饲料的安全,而饲料安全必须在配方设计时考虑,要严格禁止使用有害有毒的成分、各种违禁的饲料添加剂、药物和生长促进剂等对于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未经科学试验验证的非常规饲料原料也不能使用。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3.经济性原则:选用饲料要有经济观点。饲料配方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饲料产品的经济效益,作为一种商品,饲料产品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在畜牧生产中,由于饲料费用占很大比例,设计饲料配方时,必须因地因时制宜,精打细算,巧用饲料,尽量选用营养丰富、质量稳定、价格低廉、资源充足、当地产的饲料,增加农副产品比例。如利用玉米胚芽饼、粮食酒糟等替代部分玉米等能量饲料;利用脱毒棉仁饼粕、菜子饼粕、芝麻饼粕和苜蓿粉等替代部分大豆饼粕和鱼粉等价格昂贵的蛋白质饲料,以充分利用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如能建立饲草和饲料基地,全部或部分地解决饲料供应问题,则是一种可取的做法。因此,配方的质量与成本之间必须合理平衡,既要符合营养标准的要求,又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并综合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在饲料配方的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饲料的饲养效果和生产成本,在保证动物一定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饲料配方的成本。单元一 饲粮的概述4.市场性原则:设计的饲料配方应具有良好的市场认同性。饲料产品最终通过市场销售到用户发挥饲养功效,市场既是对产品质量的检验,也是对饲料产品特点、特性和综合效益的检验。配方设计必须明确饲料产品的档次、市场定位、客户范围以及特点需求,预测现在和将来可能的认可接受程度,分析同类竞争产品的特点,使设计的饲料产品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