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模块二 饲料原料及加工利用技术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2.了解蛋白质饲料的种类。3.掌握蛋白质饲料的选购和验收。重点难点:1.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2.各类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选购和验收蛋白质饲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品质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分类: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氮饲料。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一、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类主要是指水产、畜禽加工、乳品业等加工副产品。如鱼粉、肉粉和肉骨粉、羽毛粉等。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营养特点:蛋白质含量高达40%~85%,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生物学价值较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不含粗纤维。消化利用率高。矿物元素丰富,含量高,比例适宜,尤其是钙和磷。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脂肪含量较高,虽能值含量高,但脂肪易氧化酸败,不宜长时间贮藏。含有未知生长因子,促进动物生长的动物性蛋白因子(Animal Protein Factor APF,)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一)鱼粉(fishmeal)1.概况鱼粉:以全鱼或鱼下脚(鱼头、尾、鳍、内脏)为原料,经过蒸煮、压榨、干燥、粉碎加工之后的粉状物。全世界每年捕获的鱼中约有3000万吨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而制成鱼粉,鱼粉的主要生产国是秘鲁、智利、日本、丹麦、冰岛和挪威等国。我国鱼粉的产量不高,大部分依靠进口。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2.营养特性水分: 小于12%盐分和砂分: 均不超过1%蛋白质:60%以上,真蛋白质占95%以上,赖氨酸 4.5%以上,蛋氨酸 1.7%以上。蛋白质消化率好,达90%以上,必需氨基酸(EAA)比例相当平衡,氨基酸利用率高,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挥发性氨态氮不超过0.3%,脂肪含量小于10%。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2.营养特性矿物质:含量丰富。钙6%左右,磷3.0%左右,利用率高;铁可达1 500~2000mg/kg;锌、硒、碘: 高,锌含量可达100mg/kg以上;硒为3~5mg/kg。维生素:富含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B2,真空干燥的鱼粉含有较丰富的VA、VD。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3.饲用价值适口性好,饲用价值高 优质的蛋白饲料,添加在配合饲料中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产蛋量和蛋壳质量。用量:受价格和特性限制在配合饲料中用量不大。各类动物饲料中鱼粉用量宜控0%~3%。过多可导致禽肉、蛋产生鱼腥味。奶牛饲料中一般不添加鱼粉。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4.使用注意事项一是鱼粉掺假比较多,选用时一定注意。二是注意鱼粉的盐分不能过高。三是防止使用变质的鱼粉。四是如果加工、贮藏不当时可产生肌胃糜烂素,并引起维生素B1缺乏等。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二)血粉一般是指全血粉,是将家畜或家禽的血液凝成块经消毒、干燥和粉碎或喷雾干燥而成。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80%~90%,富含赖AA、亮AA、缬AA、组AA、苯丙AA、色AA,均高于常用鱼粉和肉粉,其中赖AA含量达7%~8%;精AA、蛋AA、胱AA、异亮AA缺乏,总的氨基酸组成非常不平衡。血粉含钙、磷量少,含铁量较多。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保存:不易长期保存,易潮湿、结团、发霉、腐败且具黏性,易被微生物污染。用量:血粉适口性较差,过量使用易引起腹泻,因此饲料中血粉的添加量不宜过高。一般仔猪、仔鸡饲料中用量应小于2%,成年猪、鸡饲料中用量不宜超过4%,育成牛和成年牛饲料中用量应以%6~8%为宜。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三)肉骨粉肉骨粉:是指用动物杂骨、下脚料、废弃物等经高温处理干燥和粉碎加工后的产品。粗蛋白:一般为20%~54%,结缔组织蛋白较多,所以氨基酸组成不佳:粗灰分:含量一般为26~40%,其中钙为7%~10%、磷为3.8%~5.0%,钙磷含量高、比例适宜,是动物良好的钙磷来源;脂肪:含量为8%~18%,有效能值较高且变化大。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肉骨粉颜色:脂肪高、过热处理时颜色均加深。肉骨粉气味:新鲜的肉味,烤肉香及牛油或猪油味。肉骨粉污染:容易感染沙门氏菌,一定严格消毒。肉骨粉贮存:易变质腐败,影响适口性和动物产品品质。肉骨粉用量:肉猪与种猪饲料,用量一般为10%以下。反刍动物一般不用。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四)肉粉肉粉:用动物屠宰后不宜食用的下脚料以及肉类罐头厂、肉品加工厂等的残余碎肉、内脏经过切碎、充分煮沸、压榨,分离脂肪,干燥后制成的粉末。中国的资源量可达200万吨。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腐败变质。多用于肉猪和种猪饲料,用量一为10%以下,仔猪饲料避免使用,反刍动物一般不用。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四)肉粉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65%,氨基酸含量差异大,其中甘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蛋氨酸、胱氨和色氨酸含量低。粗脂肪:含量10%左右;矿物质: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较低。维生素: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VA、VD、VB2的含量低于鱼粉。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五)蚕蛹粉蚕蛹粉:是以蚕丝生产企业副产品蚕蛹为原料,经脱脂或不脱脂、干燥、粉碎加工后的产品。全脂蚕蛹粉蛋白质:含量约为54%,脱脂蚕蛹粉约为64%。蚕蛹粉中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丰富,蛋氨酸含量为2.2%,色氨酸含量为1.25%~1.5%,赖氨酸含量与进口鱼粉相当,但精氨含量偏低。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五)蚕蛹粉能值:蚕蛹粉有效能值高,脱脂蚕蛹粉消化能12.80MJ/kg(猪)、代谢能11.67M/kg(鸡);矿物质:钙、磷含量也比较低。我国饲料用蚕蛹粉质量标准规定水分含量不得超过2%。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五)蚕蛹粉使用:蚕蛹粉具有特殊气味,用量应加以限制,防止动物产品带有异味,肉鸡用量以2.5%~5%为宜,产蛋鸡不超过2%,生猪不超过2%。保存:蚕蛹粉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若保存不善容易腐败,产生恶臭气味,不宜长期保存。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六)羽毛粉羽毛粉中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0%以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低,适口性较差,而被限量利用。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七)其他1.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将占全血55%的血浆分离、提纯、喷雾干燥而制成的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产品。蛋白质含量在70%以上,氨基酸比较平衡。免疫球蛋白含量达16%以上;还含有生长因子、干扰素、溶菌酶等物质,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在仔猪日粮中用量一般为5%左右。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七)其他1.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球蛋白粉:指动物屠宰后血液在低温处理条件下,分离出血浆再经喷雾干燥后得到的暗红色或红褐色粉末状产品。粗蛋白质含量达88%以上,氨基酸相对比较平衡。含有免疫球蛋白和其他活性成分,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降低黄白痢发病率。铁的含量高达2700mg/kg,可防止动物贫血。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2.虾粉、虾壳粉、蟹粉虾粉、虾壳粉是指利用新鲜小虾或虾头、虾壳,经干燥、粉碎而成的一种色泽新鲜、无腐败异臭的一类粉末状产品。蟹粉是指用蟹壳、蟹内脏及部分蟹肉加工生产的一种产品。虾、蟹粉含有虾红素和双歧乳酸杆菌。虾红素:鸡饲添加3%,肉鸡脚趾和蛋黄着色;双歧乳酸杆菌:猪饲料中添加3%~5%,可提高仔猪的抗病力,改善猪肉色泽;在虾饲料中添加10%~15%,可取得较好的促生长效果。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种类:豆类籽实、豆类籽实炼油副产品及其他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蛋白质为20%~50%。品质较好,粗脂肪油料籽实15%~30%,非油料籽实1%左右;饼粕类脂肪含量高的可达10%,低的仅为1%。粗纤维低,能值与中等能量饲料相似。矿物质钙少磷多,磷主要是植酸磷。B族丰富,VA、VD较缺乏。含有抗营养因子。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一)全脂大豆种类:黄豆、黑豆等。营养:蛋白质含量32%~40%,氨基酸组成较好,赖氨酸含量丰富,黄豆为2.30%、黑豆为2.18%,蛋氨酸相对不足。脂肪:含量高达17%,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可达55%。无氮浸出物:低于能量饲料,约26%左右。矿物质:与谷实类饲料相仿。钙的含量稍高,但仍低于磷。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有害物质: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等,能腹泻和生产性能下降。使用:肉鸡粉料宜在10%以下,生长育肥猪一般为15%以下,牛饲料中不宜超过精料补充料的50%。处理:加热处理的全脂大豆,对动物饲喂效果良好。膨化处理能提高全脂大豆的适口性和蛋白质消化率。处理后脲酶活性不得超过0.4U/g。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二)大豆饼(粕)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将用压榨法或夯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饼;将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粕。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40%~50%,赖氨酸含量般为2.5%~2.9%,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蛋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约为0.46%,蛋白质消化率达80%以上。大豆饼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大豆粕。能量:代谢能值达10.5MJ/kg。大豆饼有效能值比大豆粕略高,脂肪:大豆饼中残脂为5%~7%,大豆粕中残脂为1%~2%。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大豆饼(粕)熟化程度:主要依靠大豆饼(粕)的色泽、脲酶活性和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来判断。深黄色至棕色--过热,呈浅黄色至乳白色--加热不足;大豆饼(粕)中的脲酶活性在0.03~0.4U/g时,饲喂效果最佳,而对家禽来说,在0.02~0.2U/g时最佳。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可达到100%,大于85%时,大豆饼(粕)加热处理不足;低于65%时,加热过度。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三)棉籽饼(粕)以棉籽为原料经部分脱壳取油后的副产品,完全去壳的称为棉仁饼(粕)。根据取油工艺不同,分为棉籽饼和棉籽粕。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33%~40%,赖AA2.5%~2.9%,蛋AA0.38%,胱AA0.75%,精AA含量较高。粗纤维高,猪消化能为9.41~9.92MJ/kg,鸡代谢能7.78~9.04MJ/kg。有毒物质:对鸡的饲用价值取决于要游离棉酚和粗纤维的含量。使用:家禽为3%~7%;对反刍家畜占精饲料的20%~35%为宜。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四)菜籽饼(粕)油菜籽经过机械压榨提取油脂后的残渣称为菜籽饼;经浸提取油后的残渣称为菜籽粕。蛋白质:含量35%~40%,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无氮浸出物:含量30%左右,有效能值高于棉籽饼(粕)。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烟酸、胆碱、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含量均比豆粕高。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有害物质:抗营养因子为硫代葡萄糖苷,此外还含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皂素等抗营养因子。硫代葡萄糖苷在酶作用下会水解成有毒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味苦涩,适口性差,长期过量用引起甲状腺肿大。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合理,价格便宜。鱼类配合饲料为30%~40%,肉鸡饲料10%以下,蛋鸡、种鸡8%左右。鸭10%~15%,幼雏在5%以下,母猪在3%以下,肉牛、奶牛精饲料不超过20%。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五)花生饼(粕)花生仁经压榨或提脱油后的加工副产品。蛋白质:花生饼蛋白质含量44%左右,花生粕为48%左右,蛋白质品质较差,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分别为1.35%和0.40%左右;精氨酸含量高,可达5.2%。无氮浸出物:为30%左右,有效能值是饼类饲料中最高的。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有害物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加热可将抑制因子破坏。易感染黄曲霉菌而产生黄曲霉毒素B1,且蒸煮、干热对去除黄曲霉毒素无效。使用:配合饲料中应尽量少用,猪在10%左右,家禽在4%左右。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六)其他饼(粕)1.亚麻仁饼(粕)亚麻籽为原料经取油后的副产品。营养特点:粗蛋白质32%~36%,品质较差,赖AA和蛋AA只有1.2%和0.45%,色AA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高,为8%~10%;钙磷含量较高,硒含量丰富,是优良的天然硒源。抗营养因子包括生氰糖苷、亚麻籽、抗维生素B6等。可作为反刍动物唯一蛋白质来源。鸡尽量少用或不用,猪8%以下。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2.向日葵仁饼(粕)以葵花子为原料经脱壳取油后的副产品。粗蛋白质:含量28%~32%,蛋氨酸含量相对较高,赖氨酸较缺乏。粗纤维:受脱壳程度影响,一般为10%~20%,有效能值变化较大。饲用价值:和脱壳程度,未脱壳只适用于饲喂草食动物,不宜作为猪和禽的饲料。脱壳可少量用于猪、鸡饲料,用量一般不超过10%。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3.芝麻饼(粕)芝麻榨油后的副产品,粗蛋白质:35%~46%,蛋氨酸含量高,达0.8%以上,赖氨酸较缺乏。粗纤维:为7%左右。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鸡饲料为3%以下,猪饲料为6%左右。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七)几种加工副产品1、玉米蛋白粉以玉米为原料,提取淀粉后的黄浆水,再经浓缩和干燥得到的产品。蛋白质:60%,蛋AA、精AA高,赖AA和色AA不足;粗纤维:在5%以下。粗脂肪:在5%以上。代谢能:与玉米相当。矿物质:铁较多,钙磷较少。维生素:胡萝卜素高。色素主要是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使用:鸡以5%以下为宜,颗粒用10%左右;猪为15%左右。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2.酒糟是指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制取酒精的副产品。一种为干酒精糟(DDG),分离滤渣干燥,另一种为玉米干酒精糟及可溶物(DDGS),将滤液与滤渣混合干燥。DDGS能量和营养物质总量高于DDG。DDGS粗蛋白24%以上,B族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均比玉米高,并含未知促生长因子。DDGS是一种新型蛋白质饲料原料被广泛应。家禽为5%以下,猪为10%左右。作反刍采食干物质的20%以上。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3.啤酒糟是啤酒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暗红色,粉状或颗粒状,具有固有的发酵气味,主要由麦芽的皮壳、叶芽、不溶性蛋白质、半纤维素、脂肪、灰分及少量未分解的淀粉,未洗出的可溶性浸出物组成。营养: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25.13%、粗脂肪7.13%、粗纤维13.81%、灰分3.64%、钙0.4%、磷0.57%;还含有丰富的锰,铁、铜等微量元素。适口性较差,猪要限制喂量,不超过日粮的1/3。最好做热处理后再喂猪。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4.渣类饲料 豆腐渣:豆腐、豆奶加工副产品,为大豆浸渍成豆乳后过滤所得残渣。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维生素含量低。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喂猪前要做热处理。 酱渣是酱油加工厂的副产品。含有菌体蛋白,粗蛋白质24%~40%。同时含有B族维生素、无机盐、糊精、氨基酸等。脂肪含量约14%,粗纤维含量高。对鸡适口性差,用量低于3%。育肥猪低于5%。牛、羊精饲料中在20%以下,肉牛饲料中10%。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三、单细胞蛋白质饲料1.种类也称微生物蛋白质饲料,是由各种微生物体制成的饲用品。主要:酵母类、真菌类、藻类及非病原性细菌类四种。2.营养特点蛋白质:50%以上,且含18~20种氨基酸,含多种酶,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中铁、锌、硒含量丰富。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3.利用酵母类饲料味苦,适口性差,但赖氨酸含量高,主要用于育成鸡、蛋鸡、育肥猪后期及高水温鱼饲料。在肉鸡、产蛋鸡饲料中添加量为5%~10%,育肥猪5%~15%,鲤、鳗20%~40%,鲱、鲇10%~30%。藻类饲料适口性好,可大量用于猪、牛、羊饲料,禽类对其利用率稍差,是水产动物的优质诱食料。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四、非蛋白质含氮饲料1.种类凡含氮的非蛋白质可饲物质均可称为非蛋白质含氮饲料(简称非蛋白氮NPN)。主要包括饲料级的尿素、双缩脲、氨、铵盐及其他合成的简单含氮化合物。生产中,尿素作为NPN的比例显著上升。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2.影响尿素利用的因素(1)日粮中糖类的种类与数量一是满足微生物自身生长需要,二是为合成菌体蛋白提供碳源(淀粉最好),每100g尿素可搭1kg糖类,其中2/3是淀粉,1/3是可溶性糖。(2)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氨浓度一是饲料蛋白质占日粮9~12%,能促进菌体蛋白的合成。二是胃液中氨的浓度小于50mg,尿素才能被有效利用。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3)日粮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钙、磷、硫、钴、锌、铜和锰等是提高尿素利用率。硫是合成蛋氨酸、胱氨酸、硫胺素、生物素等所需的原料。最佳氮硫比为(10~14):1,氮磷比为8:1。日粮中缺钴,vitB12合成缓慢,影响含氮物质的利用。(4)日粮中维生素的供给vitA、vitD是保持瘤胃微生物活性,不足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的正常繁殖和生长,从而对尿素的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5)尿素在瘤胃中分解的速度能使瘤胃微生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利用效率的氨的最适宜量为每100mL瘤胃液20mg。合成大量有机酸,缓慢释放氮外,还能提供支链脂肪酸。3.利用(1)反动物6月龄以上的日粮。(2)秸秆的加工调制。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3.利用(3)用量不能超过日粮总氮量的1/3或占日粮总量的1%。(4)日产奶量高于27kg的奶牛日粮中不应添加。(5)尿素不宜单一饲喂,应与其他精饲料合理搭配。单元六 蛋白质饲料的加工利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