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分娩过程 课件(共34张PPT)-《动物繁殖》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分娩过程 课件(共34张PPT)-《动物繁殖》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分 娩
目 录/
1.
分娩发动的机理
2.
分娩预兆与过程
3.
产后仔畜和母畜的护理
4.
诱导分娩
分娩过程
一、决定分娩过程的因素
二、分娩过程
一、决定分娩过程的因素
分娩过程的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及胎儿与产道的关系。
如果这三个条件能互相协调,分娩就能顺利完成,否则就可能导致难产
(一)产力
将胎儿从子宫中排出的力量,统称为产力,是由子宫肌(阵缩)和腹肌(努责)有节律的收缩共同形成的。
阵缩:是指子宫肌有节律的收缩,尤以子宫环形肌收缩最为有力,是分娩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如果子宫持续收缩,不出现间歇,就会出现因缺氧而发生胎儿窒息的现象。
努责:由腹壁肌和横膈肌的收缩而引起,是作为娩出胎儿的辅助动力,当母畜横卧分娩时更为明显。努责能使腹腔内压增高,从而加强对子宫的压迫。
这两种娩出力的收缩强度和频率,决定分娩过程的快慢。
(二)产道
产道是分娩时胎儿由子宫内排出的必经之道,其大小、形状和松弛度影响分娩过程,分为软产道和硬产道。
1.软产道
是指子宫颈、阴道、前庭及阴门这些软组织构成的通道。
子宫颈是子宫的门户,在妊娠时紧闭,分娩前开始逐渐变为柔软、松弛,分娩时完全张开,以适应胎儿通过。
分娩前及分娩时,阴道、前庭与阴门也相应地变柔软、松弛,并富有弹性,能伸缩扩张。
2.硬产道
指骨盆,由荐骨及前3个尾椎、髂骨和荐坐韧带组成。
骨盆腔开张大小除受分娩时的姿势影响外,还受骨盆韧带特别是荐坐韧带松弛程度的影响。
骨盆轴:为骨盆腔中心的一条假设轴线,代表胎儿通过骨盆腔的路线。
家畜骨盆的构造
家畜骨盆的构造
(三)胎儿与产道的关系
分娩时,胎儿和母体产道的相互关系对胎儿的产出有很大影响。包括胎向、胎位和胎势。
1.胎向
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方向,即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分为纵向、横向和竖向。
纵向是正常胎向,横向和竖向都属反常胎向,易发生难产。
纵向
◆是指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互相平行的分娩方式。
(1)正生 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反,头和前肢先进入产道。
(2)倒生 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同,胎儿的后肢和臀部先进入产道。
牛、羊、马多半是正生,倒生尽管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但难产比例要高;猪影响不大。
纵 向
横向
◆是指胎儿横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的纵轴呈水平交叉的分娩方式。
(1)背横向 又称背部前置横向,是指分娩时,胎儿背部向着产道出口。
(2)腹横向 又称腹部前置横向,是指分娩时,胎儿腹部向着产道出口。
横 向
背横向
复横向
竖向
◆是指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的纵轴呈上下垂直状态的分娩方式。
(1)背竖向
◆分娩时,胎儿的背部向着产道出口。
(2)腹竖向
◆分娩时,胎儿的腹部向着产道出口。
严格的横向或竖向是没有的。
2.胎位
即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位置,也就是胎儿的背部与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
上位(背荐位)
胎儿伏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背部在上,向着母体的背部和荐部。
下位(背耻位)
胎儿仰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背部在下,向着母体的腹部和耻骨。
侧位(背髂位)
胎儿侧卧在母体子宫内,胎儿的背部偏于一侧, 朝向母体左侧或右侧腹壁或髂骨。
上位是正常的,下位和侧位是反常的。
胎 位
3.胎势
是指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以及胎儿各部分屈伸的程度(弯曲或伸展)。
通常,胎儿在子宫内体躯微弯,四肢屈曲,头部向着腹部俯缩。在分娩前牛的胎向是纵向,近似侧位全身弯曲呈长椭圆形。
母畜分娩时胎向不变,但胎位和胎势必须改变后才能产出。
4.前置
又称先露,是指胎儿先进入产道的部分。如正生时称头前置或前躯前置,倒生时称后躯前置。
正常的胎势是,在正生时两前肢和头颈伸直,头颈放在两前肢上面。倒生时,两后腿伸直,这种胎势容易通过骨盆,不会发生难产。
(四)胎儿产出时胎向、胎位、胎势的变化
母畜分娩时胎向不变,但胎位和胎势必须改变后才能产出。分娩前由于子宫收缩或因胎儿窒息所引起的反射性挣扎,可使胎儿由下位或侧位转变为上位,胎势也由弯曲转变为伸展。
胎位、胎向、胎势
正常分娩时的胎位、胎向、胎势
胎向一纵向:正生,占大多数;倒生也是正常的,但其难产比例较正生高。
胎位一上位:
侧位:看侧转程度,一般小于90度,可以通过子宫收缩时的矫正及进入产道时的位置改变,转为. 上位。大于90度,则难于矫正。
胎势:
正生 两前肢伸直,头置于两前肢上。
倒生 两后肢伸直,先进入产道。
各个关节是伸展的,而不是屈曲。(只要有一个关节屈曲,就视为异常)。
正常分娩时的胎位、胎向、胎势
二、分娩过程
分娩过程是从子宫肌和腹肌出现阵缩开始,至胎儿和附属物排出为止。
按照产道暂时性的形态变化和子宫内容物排出情况,分娩过程分为开口期、胎儿产出期和胎衣排出期三个阶段。
(一)子宫颈开口期
是分娩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指从子宫开始阵缩起,到子宫颈口完全开张(牛羊)或能充分开张(马),与阴道的界限消失为止持续时间。
这一期仅有阵缩,没有努责。同时,胎儿的胎位和胎势发生相应的变化。
行为变化:经产动物较为安静。但多数动物时起时卧,尾巴摆动,阴道有粘液流出。
持续时间:牛0.5-24h,平均为6 h。猪2-13h。
(二)胎儿产出期
是指由子宫颈口充分开张至胎儿全部排出为止持续的时间。
在这一时期,母体的阵缩和努责共同发生作用,其中努责是排出胎儿的主要力量。
胎儿通过骨盆及其出口时,努责的强度和频率都达到极点。如牛15min努责次数达5-7次,脉搏可达80-100次/min。
牛的产出期为6 h,猪为3-4h,绵羊4-5h,山羊6-7h。
产出期
(三)胎衣排出期
胎儿被排出开始到胎衣完全排出的持续时间。
胎衣 是胎膜的总称,包括部分断离的脐带。
子宫轻微阵缩加努责。阵缩特点是:时间较长,间隔时间也较长。
胎衣排出原理:子宫强烈收缩,胎盘中大量血液被排出,子宫粘膜窝(母体胎盘)张力减小,胎儿绒毛(胎儿胎盘)体积缩小、间隙加大,绒毛容易从腺窝中脱离。
◆上皮绒毛型胎盘组织结合比较疏松,胎衣容易脱落,所以排出最快,猪为30min.
◆牛、羊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母-子胎盘结合比较紧密,呈特殊的蘑菇状(牛)、盂状(绵羊)或盘状(山羊)结构。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