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课件(共35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课件(共35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项目九 产房管理
任务一 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
任务二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任务三 新生仔猪的饲养管理
任务四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项目九
1.熟悉养猪场产房中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的内容。
2.掌握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3.掌握分娩母猪护理技术及人工助产技术要领。
4.掌握母猪在哺乳阶段对重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5.熟悉养猪场产房中新生仔猪饲养管理的内容。
知识目标
产房管理
1.能为分娩母猪做好接产准备。
2.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
3.能做好断乳时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4.掌握新生仔猪的日常管理操作方法。
技能目标
1.具有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2.能制订长期、中期和近期的目标;
3.养成集思广益、多方求证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素质目标
一、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哺乳仔猪是仔猪出生到断奶为止,是猪一生中生命力最弱的时候,护理好这一阶段的仔猪,以便后期能够完全独立。
(一)哺乳仔猪管理目标
哺乳仔猪阶段是猪一生中相对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提高仔猪的断乳重;保证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均匀度
哺乳仔猪管理目标:
1、仔猪3周龄断奶平均体重6kg以上;
2、哺乳期仔猪成活率95%以上。
任务四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二)哺乳仔猪饲养管理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A
B
C
D
E
F
按照免疫程序,完成哺乳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
随仔猪生长,逐渐降低仔猪保温箱温度
仔猪5-7d开食补料,选择适口性好、易消化的新鲜教槽料,料槽清洁
做好药物防病、卫生消毒等工作,降低仔猪发病率
促进仔猪生长,防止产生僵猪
7-10日龄小公猪去势
开食补料
去势
防寒保温
防止僵猪
免疫接种
药物防病
A
B
C
D
E
F
二、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一)消化器官发育不全,消化功能不完善
1、胃的发育特点:初生胃容积20-30ml,20日龄100-140ml,60日龄570-800ml。
要求不能多吃,容易饱。
2、肠的发育特点:小肠的长度,成年猪比哺乳期的小猪增加5倍,容积增50-60倍。大肠长度和容积分别增加4-5倍和40-50倍。
肠道短,排空快,容易饿,要求少量多餐。
3、酶的特点:
唾液淀粉酶:含量少,仅为成年猪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且酶的活性很低。
胃液:主要依靠肠液和胰液。胃酸基本没有,不能激活胃蛋白酶的活性,不能很好消化蛋白,尤其是植物性蛋白(除非要加工,比如膨化)。胃酸还可以杀病原菌。胃中缺乏盐酸,这是哺乳仔猪容易发生黄、白痢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求饲料要易于消化。
4、胆汁的特点:
有助于脂肪的消化,而仔猪分泌量少,初生仔猪对脂肪很难消化吸收。(肝功能不好禁忌吃油过多的食物)。出生3周内,胆汁分泌量增加缓慢,到体重7kg左右时分泌量才迅速增加,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也相应提高。
禁忌饲料中脂肪过高。
(二)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
初生仔猪大脑发育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体内能量储备不多。
仔猪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是成年猪的3倍,到3周龄体温调节的能力才算完善。
仔猪产热少、需热多、失热多,要做好保暖工作。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仔猪适宜的温度为:产后1~3日龄32~30℃;4~7日龄30~28 ℃;5~20日龄25~22 ℃。
(三)缺乏先天免疫力和抗病力
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只能靠吃初乳获得抗体。
10日龄以后,仔猪自身开始产生抗体,30-35日龄抗体水平仍较低。
(四)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
仔猪出生体重1.5kg,10日龄体重为初生重2倍以上,30日龄为初生重5-6倍,60日龄为初生重10-13倍。
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可沉积蛋白质量相当与成年猪的30-35倍。可见仔猪代谢快。
指标 日龄 出生 10 20 30 40 50 60
体重平均(kg/头) 1.50 3.24 5.72 7.25 10.56 14.54 18.65
范围(kg) 0.9-2.2 2.0-4.8 3.1-7.8 4.2-10.8 5.4-15.3 8.9-22.4 11.0-27.2
增长倍数 1.00 2.16 3.81 4.83 7.04 9.71 12.43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
三、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一)开食补料
仔猪5--7日龄开始开食加料,加料要求做到少量多添,具体操作:每次以粒为单位加料,最多以猪数的3倍加料,遇粉、遇潮立即更换,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也要立即更换,确保饲料新鲜。
合理放置料槽位置
①放置于产架中间侧边区域(E和F处)。
②避开饮水器(A处)、保温箱(C处)和排粪区(B和D处),特别是角落位置。
③料槽安放位置要防止被母猪嘴拱到或腿踢到。
④料槽要让仔猪难以移动,最好能固定底座。
1、7~10日龄按仔猪头数的3倍添加;
2、10日龄以上按2~3h内吃完的量添加;
3、料槽放的位置如图所示,位于仔猪饮水器的一边,且距离母猪臀部约1/2个体长。
目的:a、防止尿液污染料槽;b、方便仔猪饮水;c、避免母猪玩水溅湿料槽。
仔猪5--7日龄开始开食补料
(二)疫苗免疫
根据免疫程序,免疫相关的疫苗。
操作:使用消毒注射器、干净的9*15针头,肌肉注射;
部位:上耳缘,距离耳根2-3cm垂直进针。
免疫时间 使用疫苗 免疫剂量 免疫方式
1日龄 伪狂犬弱毒疫苗 1头份 喷鼻免疫
7日龄 猪喘气病灭活疫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14日龄 圆环+蓝耳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21日龄 猪喘气灭活疫苗 1头份 肌肉注射
28日龄 猪瘟弱毒疫苗 2头份 肌肉注射
仔猪免疫程序
(三)去势
所有作为肉猪饲养的公猪应在产后5~7日龄内进行去势。过早易碎,不易操作;过晚,出血多,伤口不易愈合,而且疼痛,应激大。
1、去势作用
去势可使仔猪性情安静,食欲增加,易沉积脂肪,提高增重速度,并且后期肉脂无异味。
去势公猪比不去势增重10%,多产脂肪7.6%。
2、去势方法
手将两只后腿紧握,使后腿与腹部大概呈90度角。两个睾丸突出明显,用准备好的酒精棉球把睾丸擦洗消毒。
用准备好的刀片在鼓起的睾丸上割个口,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能把睾丸顺利取出就行。
不需缝合,用准备好的碘酒对准伤口往里挤一少部分,周围也涂上一点,一般五天内伤口就完全愈合。
在阴囊下沿切刀适合把睾丸挤出的开口
将睾丸连同总鞘膜挤出,并扯断,并把余下的精索等组织取干净
去势后的伤口,用5%聚维酮碘喷涂去势
去势工作时,刀片保持锋利并使用间隙泡在5%聚维酮碘溶液里
(四)防寒保暖
项目 阶段 最适温度(℃) 控制范围(℃) 关键控制点
母猪 分娩后1~3天 24~25 23~25 1、产房温度要兼顾母猪舒适与仔猪保暖需要
分娩后4~10天 21~22 20~22 2、仔猪的适宜度需要通过保温灯调节:秋冬季使用175瓦(2盏)或250瓦保温灯保温;炎热季节使用100瓦
分娩后10天 18~22 18~22 3、有保温垫的,第一周调节温度35℃,第二周调节30℃,第三周以后调节28℃。保温箱要放有垫板、麻袋,时刻保持保温箱内干燥清洁,以仔猪生活舒适为宜。
仔猪 新生仔猪 35 32~35 4、保持栏舍干燥对产房很关键,减少产房冲水,尤其是产后第一周。
2周龄仔猪 30 28~32 5、每天记录产房温湿度,每周校正温湿度计确保准确无误
3~4周龄仔猪 28 24~30 6、需要滴水降温的:确保风速(0.2米/s),安装在母猪颈部位置,确保不淋湿仔猪,流速应为1分钟30-40滴
太热了!
你想要猪睡在哪里??仔猪既得不到保温、也造成母猪热应激。
(五)预防控制仔猪腹泻
1、预防腹泻
(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发生应激。防营养应激(乳汁充足),防温度应激(注意保暖)。
(2)搞好卫生消毒,配合药物预防。猪舍和乳房的消毒、防潮湿、补铁。3-5日龄在饲料加入多维或在水中加补液盐。
(3)使用生物制剂,调整肠道菌群。
(4)及时接种疫苗,激发主动免疫。预防仔猪黄白痢使用K88/K99-987P三价苗产前15-20d。搞母猪产前40、15d,免疫接种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
2、腹泻治疗:找出具体原因对证用药
仔猪腹泻的因素及防治
应激
疾病因素
母猪因素
仔猪因素
营养因素
保持产房安静,减少仔猪护理应激
细菌传染性因素
病毒传染性因素
寄生虫传染性因素
全进全出和空栏消毒
剂带血检测及病料检测
疫苗免疫、驱虫及药物治疗
母乳不足
抗体水平
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减少MMA
经产/后备母猪免疫程序
监测抗体水平(母乳和血液)
肠道微生物
免疫机能不完善
体温调节能力差
霉菌毒素
仔猪教槽料
母猪哺乳料
口服益生素和功能细菌
被动免疫:吃足初乳、高免血清、卵黄抗体
主动免疫:伪狂犬滴鼻、喘气、蓝耳、圆环等
注意保暖,防贼风
饲料添加脱霉剂,及时清理料槽
适应仔猪肠道的发育
保证母猪泌乳的需要
仔猪腹泻原因分析
(六)预防僵猪产生
僵猪,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营养不良导致的一种疾病,俗称“小老猪”,只吃不长,弓背缩腹,被毛粗乱,臀部尖。
1、僵猪产生原因
胎僵
奶僵
病僵
食僵
母猪妊娠期管理不当,体内营养不足,导致胎儿发育受阻。过早交配、近亲或年龄过大,都是导致胎僵的原因。
仔猪长期患病,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尤其寄生虫病引起的病僵占70-80%。
断奶时仔猪体重轻,被毛粗乱。主要由于母猪产后无乳;仔猪出生后,固定乳头工作未做好;开食补料迟,消化机能得不到锻炼。
断奶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日粮配方不齐,品种单一,营养低,难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2、预防僵猪产生的措施
5-7天开始开食补料,教槽料要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
对仔猪提早开食,及时补料
饲养母猪“低妊娠、高泌乳”原则
加强泌乳母猪饲养管理
交配的公、母猪无亲缘关系,商品猪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做好选种选配工作
科学饲养妊娠母猪,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后期做好攻胎,提高初生重
科学饲养妊娠母猪
母猪和仔猪根据免疫程序做好疫苗免疫,发病及时诊治
科学免疫接种和用药
3、僵猪治疗
(1)体内体外驱虫。体内用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驱虫。
(2)对体况较好的僵猪,喂少量硫酸镁和硫酸钠轻泻剂和大量的水,清除肠道毒素。
(3)合理搭配日粮,增加鱼粉等优质蛋白饲料。
(4)肌注肌苷+维生素B12。
(七)仔猪阴囊疝手术
大小不对称
腹股沟有隆起
能摸到柔软的肠道
①检查仔猪睾丸大小∶大小不对称。
②触摸仔猪睾丸;能摸到柔软的肠道。
③按压仔猪腹部(日龄较小时)∶腹股沟有隆起。
④倒提仔猪,轻压仔猪阴囊;腹股沟有隆起。
阴囊疝仔猪识别方法
阴囊疝手术
【准备手术工具】
①工具∶手术刀片、止血钳、缝合针/线、卫可、碘酊、鱼石脂、注射器、镇静剂、青霉素、记号笔。
②准备工作∶ 配置消毒液并消毒工具,配备青霉素待用,缝合针/线最好先穿好待用。
【固定仔猪】
助手倒提仔猪,使腹部面向手术者。手术者洗手消毒后,不再参与抓猪,以免造成污染。
【消毒手术部位】
手术者先用碘酊消毒阴囊和腹股沟,然后用酒精棉球脱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肌注镇静剂。
【将坠落阴囊的肠管挤回腹腔】
顺着腹股沟,用拇指和食指将肠管从阴囊挤回腹腔,以免手术时划破肠管。
(七)仔猪阴囊疝手术
阴囊疝手术
【切开阴囊和腹股沟皮肤层】
在腹股沟隆起处作一小型切口,切开皮肤层即可,随后提起阴囊皮肤层,用手术刀片尖端挑破皮肤层,防止刀片割破阴囊总鞘膜。
【挤出睾丸,用捻转法拧紧总鞘膜】
用拇指和食指将睾丸挤出后,首先分离总鞘膜与周围组织,然后用捻转法将总鞘膜拧紧,防止肠管再次坠落阴囊。
【用止血钳夹紧总鞘膜,切除剩余睾丸】
止血钳尽量往睾丸一侧夹紧,切除睾丸时要保证止血钳能夹紧总鞘膜。
(七)仔猪阴囊疝手术
阴囊疝手术
【利用止血钳将总鞘膜从腹股沟开口处穿出】
这一步是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 总鞘膜从腹股沟隆起处穿出时,止血钳一定要顺着腹股沟皮肤层穿行,最好能用手指顶着止血钳尖端。穿出后再用止血钳夹紧鞘膜。
【结扎总鞘膜】
①结扎前确保肠管已经挤回腹腔,结扎位置尽量靠近体腔一侧。
②缝合针应从鞘膜中间穿过,绕鞘膜半圈后打结,接着绕鞘膜另半圈打结,最后绕鞘膜两圈打结。
【割掉结扎线外多余的鞘膜、血管和精索】
割除多余的鞘膜、血管和精索后,用止血钳将总鞘膜送回腹腔。
(七)仔猪阴囊疝手术
(八)仔猪八字腿的处理
八字腿仔猪发生的比例可达1.5%,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后腿,如不及时处理,大部分会饿死或被母猪压死。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八字腿,通过绑定、吃初乳、辅助行走,3-4天回复,死亡的比例降低90%。形成与先天遗传和后天发育以及环境有关。
八字腿绑定方式:单一捆绑法、双层捆绑法
八字腿的处理
【固定猪只】
"八"字腿仔猪的处理需要两个人进行操作,一人抓住仔猪臀部髋关节倒提仔猪,使仔猪两后腿保持合适的间距,一般为75毫米左右。另外一人负责绑定工作。
【捆绑仔猪后肢】
在"八"字腿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的单一捆绑法帮助仔猪恢复行动能力。绑定过程中不可绑太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其次仔猪两腿之间的距离要合适,过窄对仔猪的行走不利,过宽则很难起到恢复效果。如果仔猪"八"字腿很严重,则需要采取双层捆绑法进行恢复。
(九)卫生消毒
1、产房全进全出
2、严格消毒
3、及时清扫产房的地面和网床
4、保持产房的温度、湿度、控制有害气体
四、哺乳仔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仔猪饲粮要求:
高能量、高蛋白、营养全面
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易消化,无腹泻
仔猪生长速度快
1、能量需要
美国NRC(2012)标准是:
3~5kg阶段生长猪日粮中消化能含量为14.21MJ/kg,日采食量250g,日摄取消化能3553kJ,预期日增重为250g左右。
5~10kg阶段要求日粮中消化能含量仍为14.2MJ/kg,日采食量500g,日摄取消化能7.10MJ,期望日增重450g左右。
2、蛋白质需要
美国NRC(2012)标准是:
3~5kg阶段,粗蛋白质为26%,赖氨酸1.5%;
5~10kg阶段,粗蛋白质为23.7%,赖氨酸1.35%。
蛋白质过高易引起仔猪腹泻
3、矿物质需要
美国NRC(2012)标准是:
3~5kg阶段,钙0.90%,总磷0.70%,有效磷0.56%;
5~10kg阶段,钙0.80%,总磷0.65%,有效磷0.40%。
4、维生素需要
根据仔猪日粮类型、日粮营养水平、饲料加工方法、饲料贮存环境和时间、维生素预前处理,哺乳仔猪饲养方式、仔猪生长速度,饲料原料组成、仔猪健康状况、药物使用、体内维生素贮存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维生素水平至少是饲养标准需要量的5~8倍,才能保证最大生产成绩
5、添加剂
适当添加复合酶、有机酸(延胡索酸、柠檬酸等)、调味剂(奶香味调味剂)、乳清粉、香味剂、微生态制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可提高饲粮的补饲效果并预防下痢
6、水需要
符合饮水卫生标淮,同时要有完善的饮水设施。
现代养猪生产多选用饮水器。使用饮水器时,一定要注意安装高度,一般为离分娩栏网面15~20cm,水流量至少500mL/min。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