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项目十 保育猪饲养管理任务一 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任务二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项目十1. 了解早期断奶的优点、缺点;2. 了解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3. 掌握仔猪断奶日龄和断奶方法;4. 掌握断奶仔猪的饲养方法和要点;5. 掌握断奶仔猪的管理要点。知识目标保育猪的饲养管理1.能够根据断奶仔猪生理特点护理好断奶仔猪;2.会饲养断奶仔猪,能做好断奶仔猪管理工作;3.能预防断奶仔猪形成僵猪。技能目标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3.培养学生疫病防疫意识任务一 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一、断乳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及内容断乳后的7-15d这个阶段的仔猪称为断乳仔猪。(一)断乳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断乳仔猪顺利渡过断乳关,最大限度降低断乳应激,控制腹泻,提高仔猪育成率和生长速度。(二)断乳仔猪饲养管理的内容断乳仔猪受到应激:心理、营养、环境、饲养制度,影响仔猪健康、采食量、生长速度等,为断乳仔猪顺利渡过断乳难关,断乳仔猪饲养管理内容:给断乳仔猪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适口性好、能提高猪群免疫力的乳猪料二、断乳仔猪的断奶时间及断奶方法(一)断奶时间我国:传统养猪的仔猪断奶时间:>35天;目前大规模猪场的断奶时间:21~28天,称早期断奶;小规模猪场或养殖户:28~35天;国外:哺乳期>18天为常规断奶;哺乳期14~18天为早期断奶;哺乳期<14天为超早期断奶。1、早期断奶(1)早期断奶的概念传统管理都采用6周龄断奶,现代商品猪生产,断奶时间大多提前到21-28日龄,称为早期断奶。早期断奶的优点:缩短母猪产仔间隔,能够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和仔猪头数;提高分娩栏的利用效率;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培育成本;提高仔猪的均匀度;提高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早期断奶的缺点:延长母猪断奶-再受胎间隔;降低受胎率;降低产仔数;缩短母猪的繁殖寿命;增大母猪的死亡率。(2)早期断奶的适宜日龄确定应根据母猪和仔猪的生理特点及猪场饲养管理条件决定。A、根据母猪和仔猪的生理特点决定。母猪分娩后子宫复原需20天左右,如在母猪子宫复原前进行配种,则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受阻,产仔数低。母猪此时泌乳量高,断奶易引发乳房炎。B、根据猪场饲养管理条件决定。从饲养管理的角度看,仔猪断奶时间越早,则仔猪对饲料条件和养殖条件的要求越高,仔猪养殖难度越大。C、断奶体重和日龄决定。仔猪20日龄前消化机能差,不能大量采食饲料,断奶不利,断奶体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长速速。(3)早期断奶的注意事项要抓好仔猪早期开食、补料的训练,使其尽早的适应独立采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早期断奶的仔猪饲料一定要全价,要求高能量、高蛋白,断奶第一周要控制采食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而下痢。断奶仔猪应留在原圈养育一段时间。注意保持圈舍干暖、搞好圈舍卫生和消毒。将预防注射、分群等应激因素与断奶时间错开,减少其累加作用。2、隔离式早期断奶(SEW)(1)隔离式早期断奶法(早期隔离断奶)的概念美国养猪界在1993年开始试行的一种新的养猪方法。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18日龄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这种方法称为隔离式早期断奶法。(2)SEW法的主要特点母猪在妊娠期免疫后(跟胎免疫),对一些特定的疾病产生的抗体,仔猪可以获得免疫。初生仔猪必须吃到初乳,才能获得必要的抗体。仔猪按常规免疫,产生并增强自身免疫能力。仔猪在22日龄以前(即特定疾病的抗体消失前),就将断奶仔猪转移到洁净、具备良好隔离条件的保育舍养育。配制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保证饲料有良好的适口性。断奶后保证母猪及时配种和妊娠。仔猪生长较快。(3)SEW法的机理随着猪营养学研究的进展,对仔猪的消化生理及仔猪饲料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保证了仔猪营养的需要,因而生长较快。母猪在妊娠期进行了有效的免疫,增强了仔猪的免疫机能。因此生长迅速。SEW法对仔猪断奶的应激比常规小,从而保证了仔猪的快速生长。(4)SEW法断奶猪的饲养管理断奶日龄的确定 主要是根据所需消灭的疾病及养猪场的技术水平而定,一般16-18日龄断奶较好。饲养管理:仔猪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饲养。(二)断奶方法一次性断奶在断奶前4天左右适当减少仔猪的喝奶量,可减少仔猪的环境应激。当仔猪达到断奶日期,直接将母猪与仔猪分开。规模化猪场应用,全进全出。优点可以使母猪尽快发情,缺点是仔猪可能会有心理应激。分批断奶法将发育好、食欲强、体重大、体格健壮的仔猪先断奶,差的适当延长哺乳期。采用这种方法会延长哺乳期,影响母猪年产仔窝数,而且先断奶仔猪所吮吸的乳头称为空乳头,易患乳房炎,但这种断奶方法对弱小仔猪有利。逐渐断奶法在断奶前4天左右,把母猪赶到离原圈较远的圈里,定时赶回让仔猪吃乳,逐日减少哺乳次数,到预定日期停止哺乳。这种方法可减少对仔猪和母猪的断奶应激,但较麻烦。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1、断奶仔猪母源抗体消失,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减弱断奶,应激!母源抗体消失(失去保护);疫苗还未注射(没有主动免疫);环境病原体复杂(受到攻击);自身免疫系统未完善(自己无法保护自己);多种疾病的免疫空白期!!!!仔猪免疫力母猪奶水免疫注射感染后产生免疫力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1、母源抗体消失,抗病力减弱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2、消化机能不完善刚断奶仔猪,由于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胃液中仅有凝乳酶和少量的胃蛋白酶而无盐酸,消化机能不强,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起腹泻等疾病。出生后2天 出生后10天 出生后21天 断奶后3天断奶引起的小肠绒毛变化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断乳使消化道内各种酶活性发生变化(1)受断乳前后食物的改变和消化酶合成障碍;(2)断乳的应激可引起仔猪消化道中各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短期下降;(3)大约持续一周后消化酶的活性开始回升,恢复到断乳前的水平,以后逐渐上升;(4)这是仔猪断奶后头1~2周期间消化不良、生长受抑的重要原因。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3、生长发育快断奶仔猪正处于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断奶后1-2周,由于应激的影响,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之后,再不断回升。因此,需要易于消化吸收的高蛋白、高能量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的日粮,应限制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注意各类添加剂的补充。一旦饲料配给不善,营养不良,就会引起营养缺乏症,导致生长发育受阻。周龄 活重(kg) 日增重(g) 周龄 活重(kg) 日增重(g)3 6.0 271 7 16.4 4864 7.9 290 8 20.3 5575 10.3 343 9 24.3 6436 13.0 420 10 30.0 743断奶仔猪的增重速度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4、体温调节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差,环境条件要求高,断奶1周要求保持温度在28℃左右,做好保温工作。三、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5、抗应激能力差断奶后,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如果舍温低、湿度大、消毒不彻底等,都会使断奶仔猪产生较强应激,引起条件性腹泻等疾病。断奶应激四、断奶仔猪的应激环境应激ABCD饲料应激饲养制度过渡应激心理应激原来靠液体的母乳和少量的开口料供给营养,转变为全部以固态饲料来供给饲料的种类和形态,采用顿饲时喂的次数、时间和给料量,饲养操作方法和时间仔猪离开母体、转群、调群等生活条件的突然变化分娩舍和保育舍有差别1、断奶仔猪面临的几个应激四、断奶仔猪的应激2、降低应激——“两维持、三过渡”两维持维持原栏饲养维持原饲料饲养三过渡饲料过渡饲养制度过渡环境过渡(一)断乳前的准备工作栏舍准备:空栏必须提前彻底冲洗、消毒、干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残留,降低疾病交叉感染几率,猪群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栏舍清空发泡剂浸泡高压清洗栏舍消毒空置干燥熏蒸消毒保育舍栏舍清洗消毒程序五、断奶仔猪饲养管理(一)断乳前的准备工作保温物品准备:提前冲洗干净,消毒并保证干燥(保温板或灯、水暖锅炉启用等)。保健药品准备:如仔猪奶粉、电解多维、抗生素等帮助诱食、消化、减少仔猪断奶后的拉稀设备的检修:检查饮水器、加药器、风机、照明和其他电路,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二)转入断乳仔猪的注意事项转入断奶仔猪时的注意事项抓捕保温分群记录清点转移全进全出一起转入一起转走全进全出:断乳仔猪转入保育舍采用全进全出管理。正确的抓猪方式错误的抓猪方式抓 捕:转群时抓猪不得揪住猪的耳朵乱抛乱扔,要小心抓住猪的后腿或抱起轻轻放落。保暖设备的开启保 温:转群时尽量保证产保舍之间的舍温基本一致,冬季气温较低时保育舍内要启用所有保暖设施,设法将室温升至28℃为宜。保温灯的开启转移:可以按照1窝或者2窝仔猪对应一个保育舍的方式安排栏舍,减少转群应激,也可把整批仔猪全部赶下车后再转移至保育舍。仔猪若在产房未安排称重,也可在仔猪转入保育舍前进行称重。每栋舍至少按照栏位的10%预留护理栏或病猪栏数量。分 群:转入后要及时按品种、公母、大小、强弱、病猪等原则合理分群,双列式猪舍尽量将公母分列饲养,转入时饲养密度以每头仔猪0.3平米为标准。清点:健康检查的同时,对猪群头数进行清点,并对猪群的品种、弱猪、病猪分开进行统计。记录:记录断奶仔猪转入信息,包括栏舍日期、重量、仔猪总数和弱仔猪数等信息,并在保育舍内放置保育舍记录表、免疫跟踪卡、温度监测表和用耗水量记录表等。(三)断乳仔猪的早期管理4卫生管理5药物保健6设置玩具7合理光线1密度调整2定位调教3应激管理谢谢观看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