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后备母猪管理 课件(共53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后备母猪管理 课件(共53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项目五 后备猪饲养管理
任务一 引种管理
任务二 后备公猪管理
任务三 后备母猪管理
1.掌握引种的工作,充分做好引种的准备工作。
2.掌握引种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引种工作顺利进行。
3.掌握后备公猪的选择方法、管理要点。
4.掌握后备公猪、母猪的最佳利用时间。
5.掌握后备公猪、母猪的营养需要。
6.掌握后备母猪的选择方法、管理要点。
知识目标
1.学会并掌握引种技术。
2.能制订后备公猪、后备母猪的免疫程序和建立档案。
3.能培育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4.能为评估后备母猪、后备公猪的营养配方是否科学合理。
技能目标
1.具备爱岗敬业精神
2.关注动物福利,具备爱心与责任心
素质目标
任务三 后备母猪管理
一. 后备母猪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是指从出生到初情启动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又称繁殖的准备期。
维持猪群数量的稳定
替换效率低与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平衡猪群的胎次结构
控制与净化疾病
为猪群提供高产母猪
后备母猪利用率大于90%以上
后备期与阶段和终身繁殖的关系
维持猪群稳定每年需要有多少后备母猪
猪群每年需要的后备母猪数
约2%-3%的死亡
约33%的淘汰
35%后备补充
一般商品猪场的基础母猪的年更新率为35%左右,即每年有35%种母猪要淘汰,同时,每年增加占基础母猪数35%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
猪群正常的胎次结构
母猪群
100%
0-1胎
33%
2-5胎
50%
6胎及以上
17%
猪群正常的胎龄结构
猪群正常的胎龄结构
猪群正常的胎龄结构
猪群正常的胎龄结构
二、后备母猪的选择时期
出生选育
母猪生产性能评估
仔猪个体评估
同胞评估,有无遗传缺陷,如震颤、疝气、锁肛、隐睾等
断奶转保育时挑选
健康状况评估
个体大小评估
乳头、外阴评估
转肥猪之前挑选
健康状况评估
体况评估
乳头、外阴评估
体重达到50kg以上
健康状况评估
体况评估
乳头、外阴评估
01
02
03
04
合格后备
断奶选育
保育选育
入群选育
同胞中公猪的比例过高也不宜选留,有研究表明,来自同窝中公猪较多的后备母猪,其配种成功率较低
三、后备母猪的选择(一)生长发育快料肉比、日增重、成活率(二)繁殖性能高产仔数、初生重、断奶重、窝重、背膘(三)外貌特征后备母猪的外貌特征
毛色
头型
耳型
后备母猪外貌特征三大因素
外生殖器
包括对阴户尺寸、形状、受伤状况进行评价
肢蹄健全性
肢蹄问题是母猪被淘汰的重要问题,对1、2、3胎母猪尤为重要
腹线健全性
有效乳头每侧6个以上,腹线中部微凸,乳头均匀分布
后备母猪的评估流程
外生殖器
1、淘汰阴户发育不良的后备母猪
2、避免阴户太小的后备母猪:这种后备母猪在交配时会出现障碍,一旦交配成功,这些猪可能会出现分娩困难
3、避免阴户上翘:阴户上翘会导致积尿从而发生子宫炎和膀胱炎
4、避免外阴受伤的母猪
外阴太小 发育不好 外伤
理想的外阴形状
腹线健全性
腹线的评估是后备母猪评估的另一个关键步骤
母猪需要有效乳头来喂养仔猪
选种和育种工作在乳头间距、突出情况及位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性状对生产起到直接影响,建议对所有后备母猪的繁殖性状都进行评估
腹线健全性
理想的乳线每侧应该有6个或以上有效乳头
乳头应该有适宜的间距且发育良好
不能出现瞎乳头
外貌鉴定要领:乳头状态及排列
良好腹线的例子
腹线不理想的例子
肢蹄健全性
理想状态 不合格
四肢粗壮程度1 粗大 细小
四肢之间的宽度 足够大 较窄
肢蹄比例 比例协调 不协调
脚趾大小及分布 脚趾较大,大小均匀并散开分布 脚趾小,大小不均匀
腿型 平行微倾 O、X型腿,内八或外八严重2
悬蹄 不着地 着地
蹄部损伤情况3 无裂蹄,蹄板受损少 有裂蹄,蹄板受损严重,关节肿大,脚趾受伤
趾有外伤
体况评估
较好的体躯宽度
前胸较宽,前肢和前蹄结构较好且前肢较大
体躯较长,后肢结构完好,臀部结构好
体躯较窄
脚趾大小及分布
四肢结构与脚趾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
理想的脚趾较大,大小均匀并散开分布
脚趾的大小和位置恰当能更好的支撑身体重量
如果脚趾大小差距超过1.3厘米,应淘汰该后备母猪。
当脚趾大小不均匀时,随着动物的成长,出现裂蹄和脚板损害的风险也会越大,脚趾尺寸的大小也会持续影响动物的行为
脚趾大小及分布
小脚趾之间没有间距或间距很小都是不理想的
假如脚趾小,重力会被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表面积内。随着日龄和体重的不断增加,动物裂蹄和蹄板损伤的风险也会增加
前肢的评估
柔软的前脚系部可以延长母猪的使用寿命,这可能是这种脚能对母猪起到减震的作用
如果要在系部较直和系部较弱的母猪中进行选择,你应该选择具有系部较弱的后备母猪
前肢侧视图
正常 还行 淘汰
正常的前肢
系部较弱,只有轻微的软弱情况才没有问题
系部过直
后肢的评估
目前已知后肢系部过直会对母猪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会影响第一次分娩的年龄、分娩间隔、总产仔数及哺乳期间的仔猪存活率。
定位栏环境下,后肢系部过直的母猪起卧时会有困难。
腿的评估
理想的后备母猪,M点、N点
(红色)小于90℃,角度小有利
于支撑的作用。前、后肢位置合
理,系部、前膝、背线结构良好。
M、N角大小合适,为动物移动
提供良好的支撑。该各体可很
容易的完成起立、下蹲动作,行
走自如,很少出现关节僵硬、关
节炎等关节常见应激的影响。
不理想的肢蹄结构
后备猪外貌观察要领(8种)
其他需要避免的遗传性状
如果母猪的后代中有这些性状或同窝猪中有以下性状,不能用作后备母猪:
阴囊疝
锁肛——没有肛门
阴阳猪——同时有阴户和阴茎
先天性颤抖——猪不能自控地颤动
外八字脚——出生时,脚向两侧叉开且猪不能靠后肢站立
四肢弯曲——猪的四肢生长方向异常,可能由于遗传或营养导致
多趾——猪出生后额外的肢、蹄
并趾——猪出生后一个或多个脚趾并在一起
雌雄同体
后备母猪选择标准
后备母猪选择标准——外貌特征检查
许多特征都可以用来评估后备母猪的好坏(如图)
体形较理想的后备猪
体形较差的母猪
体形较差的母猪
这些就够了吗?
还有更重要的是什么——整体与健康
整体
不要指望每个细节都完美,哪样的猪很少
如果一个猪的主要部分相对较好,对个别不很关键的因素不要吹毛求疵
在外观特征选择时,不仅要看局部的缺陷,还要看整体状况的协调性
健康
选择母猪最重要的因素是——健康,有健康才有将来
没有健康的母猪就是无本之木,一切都是白费工夫
生物安全措施、疫苗注射情况、血检结果、市场反映
四、后备母猪的管理
后备母猪
隔离检疫舍
产房
配种舍
产房老龄断奶母猪或将淘汰母猪与后备猪混群并做回喂
诱情、调教与配种工作
做60天的隔离与检疫
并做完驱虫与注苗工作
管理要点流程
1、进群管理
60天的检疫隔离
补充维生素与电解质3至7天
建立资料档案
免疫、混群、回喂、驱虫
★与本场老龄母猪混群,5-10头后备对1头老龄猪
★免疫注射
★适度的回喂,可完善并加强后备猪的免疫状况
★体内外驱虫(体外用通灭,体内用伊维菌素)
合理分群
★后备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4~6~8头,饲养密度适当。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尽早发情
时间 疫苗名称 使用剂量 使用方法
150日龄 乙脑活疫苗 1头份 颈部肌肉
155日龄 细小灭活疫苗 2ml 颈部肌肉
165日龄 伪狂犬基因工程缺失疫苗 1头份 颈部肌肉
170日龄 猪瘟细胞苗 4头份 颈部肌肉
180日龄 乙脑活疫苗 1头份 颈部肌肉
190日龄 伪狂犬基因工程缺失疫苗 1头份 颈部肌肉
200日龄 细小灭活疫苗 2ml 颈部肌肉
210日龄 猪瘟细胞苗 4头份 颈部肌肉
产前8-9周 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 2ml 颈部肌肉
产前5周 猪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 2ml 颈部肌肉
产前4周 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 2ml 颈部肌肉
产前3周 大肠杆菌 1头份 颈部肌肉
产后7天 细小灭活疫苗 1头份 颈部肌肉
后备母猪免疫程序
2、调教
◆严禁用粗暴对待猪只,建立人与猪的和睦关系,从而有利于以后的配种、接产、产后护理等管理工作。
◆训练猪保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定时饲喂、定点排泄等。
3、定期称重
◆可作为后备猪选择的依据,又可根据体重适时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达到控制后备猪生长发育的目的。
4、环境控制标准
温度标准:18~25℃,高于27℃注意防暑降温,低于15℃注意防寒保暖。
湿度控制:保持地面干爽。
光照质量:建议每天保证17h的光照
通风:在不影响降温的前提下,应尽量保证空气质量。
5、后备母猪的诱情与查情
诱导后备母猪发情的方法是公猪诱情
- 后备母猪与公猪直接接触
- 140-150日龄,90公斤开始
- 15分钟/次,一天两次,间隔8-10h
- 对刺激21天后还不发情的母猪群进行重组
-后备母猪的首次发情应记录在案以计划交配日期。
公猪诱情的后备母猪发情可提前30-40天
发情鉴定
- 压背出现静立反射;耳朵竖立,目光呆滞;外阴红肿,并有粘性液体流出。
6、后备母猪的配种时间何时配种?引入品种8-10月龄(本地品种6月龄)引入品种体重130kg以上(本地品种70-80kg)配种时P2背膘16-17毫米(至少14毫米)第二或第三个情期配种次数:两次配种,出现按压反射即初次配种,8-12小时后复配一次。7、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
1、品种(遗传)(纯种不如杂种明显,国外品种不如国内品种。国外品种对营养和管理要求高);
2、管理问题:是否执行短期优饲、诱情的重要性;单养不如群养;
3、饲料问题:是否添加了激素类促生长药物,致使内分泌系统紊乱;营养需求(育成料、育肥料、妊娠料、后备猪专用料);霉菌毒素影响;
4、环境(高温高湿不通风,尤其夏季);光照时间;季节因素;
5、栏的设计(栅栏优于砖墙栏);
6、疾病问题:是否发生过繁殖障碍性疾病、寄生虫严重;
7、药物问题:是否添加了治疗附红体等病的药物
青年母猪的初情期在160—200日龄。超过210日龄、体重超过110㎏不发情的母猪为乏情。
8、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处理
编栏重组、移动
公猪刺激
调整食物与饮水的供给
改善环境
饥饿
加强运动
输死精
激素处理:PG600
五、后备母猪营养需求
项目 单位 体重(BW)/kg 50-75 >75-100 >100
饲粮消化能(DE) MJ/kg(kcal/kg) 14.30(3415) 14.02(3350) 13.81(3300)
饲粮代谢能(NE) MJ/kg(kcal/kg) 13.73(3280) 13.46(3215) 13.27(3170)
饲粮净能(NE) MJ/kg(kcal/kg) 10.42(2490) 10.21(2440) 10.09(2400)
粗蛋白质(CP) % 16.00 15.00 13.00
总钙 % 0.75 0.70 0.70
总磷 % 0.69 0.65 0.65
有效磷 % 0.40 0.35 0.35
赖氨酸(表观回肠可消化) % 0.81 0.71 0.59
蛋氨酸(表观回肠可消化) % 0.23 0.20 0.17
1、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
2、后备母猪日粮的营养特性
更高水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高水平的钙、磷,高水平的铜、锌、铁、碘、锰
均能达到最大程度的繁殖周期和繁殖性能
高水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保证它们体组织营养物的储备;
助于提高母猪体内对这些矿物质的储备从而能改善以后的繁殖表现。
具备足够年龄、大小、生理成熟状态;具备足够体脂和瘦肉储备;
为什么?
为什么?
特点?
假发情
3、后备母猪饲喂标准
(短期优饲)
油脂添加CLA
高蛋白
高 钙
3、后备母猪饲喂标准
催情补饲(短期优饲)
催情补饲是指母猪在配种前,通过提高饲喂量来增加母猪排卵数及提高卵子质量,从而增加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方法。
后备母猪催情补饲是指在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后的7天内降低饲喂量至2.5千克/天,之后连续自由采食直到第三次发情完成配种。
经产母猪的催情补饲是在断奶后进行自由采食直至配种,同时每天饲喂150~200克葡萄糖补充能量,可以缩短母猪断奶到发情时间的间隔并提高排卵数及与卵子质量。
注∶后备母猪及经产母猪在配种前提供高能量的饲喂水平,可以使血糖升高促使胰岛素(INS)分泌增加,从而刺激下丘脑增加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GnRH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FSH和LH作用于卵巢可用激卵泡生长发育,增加卵泡数量。同时促进卵巢分泌雌激素使母猪尽早发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