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牛生产牛舍环境控制目录1.牛舍的温度控制2.牛舍的湿度控制3.牛舍的通风与光照控制4.牛舍有害气体控制牛舍的温度控制犊牛的适宜温度月龄 最佳温度(℃) 下限温度(℃) 空气流速(m/s)0-2 15-20 12 0.32-4 12-20 10 0.3最佳8-25℃,下限5℃,空气流速:冬季0.1-0.5m/s,夏季0.5-1.5 m/s。牛舍的温度控制育成牛的适宜温度耐受温度-20℃至30℃,泌乳适宜温度10-18℃,下限5℃。牛舍的温度控制泌乳牛舍的适宜温度牛舍风机降温牛舍喷雾降温牛舍安装湿帘电热暖风机适宜饲养在5~21℃的环境中,夏季要注意加强牛舍降温,可在舍内安装风机、湿帘、水雾器等降温设备,而在寒冷冬季,需要在舍内提供适宜的热源,如暖风机、地火龙、热风炉等设施,避免舍内温差过大,通常舍内温度差要控制在4℃以下。牛舍的温度控制肉牛的适宜温度牛舍风机降温牛舍喷雾降温牛舍安装湿帘电热暖风机牛舍中空气湿度一般高于舍外,其水汽主要来自牛体皮肤、呼吸道以及排泄物、潮湿地面和垫料、粪便的不断蒸发。牛舍的适宜湿度:40%-85%,最佳湿度:60%-80%。湿度过低时,尤其是在高温条件,导致皮肤、黏膜的防御能力明显降低,牛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时,机体抵抗力明显减弱,从而提高发病率。牛舍内的湿度主要利用洒水和通风进行调节。牛舍的湿度控制智能环控系统目的有两个:①在气温高的夏季通过加大气流促进牛体的散热使其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牛的不良影响;②可以排除牛舍中的污浊空气、尘埃、微生物和有毒有害气体,防止牛舍内潮湿,保障舍内空气清新。牛舍的通风换气在任何季节都是必要的,它的效果直接影响牛舍空气的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等,特别是大规模集约化牛场更是如此。牛舍的通风与光照控制通风牛舍通风换气量技术参数(引自GB/T26623-2011畜禽舍纵向通风系统设计规程)牛舍的通风与光照控制通风月龄 推荐通风需要量(m3.h-1.头-1) 冬季 过渡季 夏季0-2 26 85 1262-12 34 102 22112-24 51 136 305.824月龄以上母牛(体重450kg) 61 204 570牛舍主要通过窗户和开露部分透入太阳直射光和散射光,而进入舍内的光量与牛舍朝向、舍外情况、窗户的设置、玻璃的透光性能、舍内反光面、舍内设施设置等诸多因素有关。光照指标:犊牛75-100LX,泌乳、育成牛50-70LX,肉牛5OLX。牛舍的通风与光照控制光照牛舍安装智能补光灯畜禽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吲哚、带有粪臭味的气体等等。对畜禽危害最大的是氨气,而毒性最强的是硫化氢气体。牛舍有害气体控制来源:粪尿发酵(主要来源);饲料、垫草、含氮有机物的发酵。含量与畜舍的通风、清洁程度、饲养密度、畜禽舍结构、饲养管理水平有关。危害:刺激粘膜产生炎症;抗病力下降;呼吸次数下降;导致组织缺氧;局部组织碱性灼伤;采食量下降卫生标准:我国无公害养殖GB/T18407.3-2001规定,牛舍氨含量<15mg/m3。牛舍有害气体控制氨气来源:粪尿、饲料、垫草、饲料等含硫有机物质分解。危害:导致黏膜炎症;影响生理生化功能;抗病力下降,易发生胃病、心衰等;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下降,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卫生标准:我国无公害养殖GB/T18407.3-2001规定,牛舍硫化氢<12mg/m3。牛舍有害气体控制硫化氢来源:牛呼吸产生、粪尿与垫草分解、火炉供暖排出。危害:CO2本身无毒害作用,CO2过高会导致牛只缺氧,发困,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特别是对于结核病等传染病易于感染。卫生标准:我国无公害养殖GB/T18407.3-2001规定,牛舍二氧化碳<2950mg/m3。牛舍有害气体控制二氧化碳智能环境控制系统来源:冬季在牛舍内生火取暖时,燃料不能完全燃烧便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危害:导致缺氧中毒。卫生标准: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牛舍一氧化碳<3mg/m3。牛舍有害气体控制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控制器1.科学设计畜舍建筑排污系统、防潮保温、通风系统设计。2.饲料中添加除臭剂硅酸盐类矿物(膨润土、海泡石、蛭石、硅藻土)、丝兰属提取物、多聚甲醛。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海泡石丝兰属提取物3.合理使用助消化类添加剂酶制剂、酸化剂、脲酶抑制剂4.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理粪尿、防止牛舍潮湿、使用垫料或吸附剂、建立合理的通风换气制度。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酶制剂酸化剂脲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