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产科病防控技术乳房炎一、病因1、病菌入侵:2、机械损伤:二、症状及诊断1、临床型:乳房红肿热痛,拒绝哺乳,乳少或无,乳稀薄,内含乳凝块或絮状物,有时混血、脓。2、亚临床型(慢性):乳房弹性下降,硬结,乳少、黄、稠、有凝乳块。3、隐性型:无临床症状,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但产奶量受一定影响。4、乳汁检验:氢氧化钠法、酒精法三、治疗1、乳房内给药:(1)先挤干乳汁;(2)注入药物:01~02%利凡诺、005~01%高锰酸钾、双抗等。(3)堵住乳头按摩几下乳房。2、封闭疗法:3、物理疗法:温敷、按摩等。乳房炎治疗方法难产一、原因1、产力不足 2、产道异常 3、胎儿异常二、难产的确定1、阵缩超4小时以上不见尿、羊膜囊破裂者;2、尿膜囊破裂2小时、羊膜囊破裂1小时以上,阴门仍未露出犊牛双腿者;3、尿、羊膜囊在阴门外悬垂2小时以上而无阵缩者;4、在正生时,犊牛露出阴门已达半小时以上,但胎头仍不能娩出者。三、难产的检查(一)询问病史:重点是问清妊娠时间、胎次、母畜表现、作过如何处理等;(二)全身检查:母体体温、脉搏、呼吸及阵缩、努责的强弱、精神及营养状况等;(三)产道检查:主要检查产道的状况,子宫颈是否开张;(四)胎儿检查:1、胎向:指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1)正常胎向:即纵胎向正生—胎儿两前肢和头朝向产道为纵前向;倒生—胎儿两后肢朝向产道为纵后生。2、胎位:指胎儿背部与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1)正常胎位:胎儿背部朝向母体背部即上胎位;(2)异常胎位:有侧胎位和下胎位。3、胎势:指胎儿各部位之间的关系。(1)正常胎势:正生—胎头及两前肢伸直进入产道;倒生—两后肢伸直进入产道。(2)异常胎势:正生—胎头及两前肢中有任一部位屈曲者;倒生—两后肢中有任一部位屈曲者。四、助产前准备1、器械准备:2、药物准备: 3、人员准备:五、助产方法1、药物助产:(1)适用:产力不足且胎向、胎位、胎势均正常时,但牛一般不用。(2)常用药物:催产素、缩宫素、促前胃蠕动药等。2、牵拉助产:(1)适用:产力不足、胎儿偏大或产道狭窄且胎向、胎位和胎势均正常时。(2)方法:徒手或用绳固定四肢或上下颌或颈部后往阴门外牵拉。3、矫正术:(1)适用:胎向、胎位、胎势不正常时。(2)方法:先把胎儿推回子宫后矫正,不能在产道矫正。矫正后再作牵拉助产。难产救助4 、剖腹产术:适用:胎儿超大、产道过于狭窄或畸形、无法矫正且胎儿还存活时。5、截胎术:适用:胎儿超大、产道过于狭窄或畸形、无法矫正或胎儿已死时。奶牛剖腹产手术胎衣不下一、胎衣不下的确定在分娩后,牛经12小时、山羊经2.5小时、绵羊经4小时还不把胎衣排出时即可判为胎衣不下。二、病因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2、与胎盘结构有关:3、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愈着:三、治疗1、药物治疗:促进子宫收缩常用药物有:催产素、缩宫素、氨甲酰胆碱、新斯的明、10%氯化钠等。2、冲洗法:胎衣自行腐烂后作子宫冲洗术把胎衣洗出。3、手术剥离术:(1)适宜时间:产后24~36小时。(2)方法步骤:冲洗—剥离—冲洗—子宫内投药及注射子宫收缩药。(3)注意事项:剥离时,一手拉外露胎衣,一手沿阴道壁伸入子宫,逐个在子宫基部分离母子胎盘,直至母子胎盘完全脱离为止。胎衣不下手术剥离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