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炭疽防控技术 课件(共17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炭疽防控技术 课件(共17张PPT)《畜禽疫病防治》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炭疽防控技术
学习要点
1、概况
2、病原学
3、流行病学
4、临床症状
5、病例变化
6、防控措施
一、概况
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一
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在我国,较贫穷的省份多发,在我区的河池、百色地区为高
发区。我国把本病定为恶性病。
二、病原学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在体外接触空气后很快形成芽胞(在有氧环境经12小时)。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各种家畜均可感染,其中牛、马、羊、鹿感受性最
强;水牛、骆驼次之;猪感受性较低。实验动物与人
亦具感受性。
2、传播途径
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等都可作为传染来源。
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及吸血昆虫的叮咬
感染。
3、流行季节
该病多为散发,常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在吸血
昆虫多、雨水多、江河泛滥时易发生传播。
四、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可分为 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
最急性型:
常见于绵羊和山羊,突然发病,走路摇晃,迅速倒卧,昏迷,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呈蓝紫色,濒死期和死后可见口鼻流出血样泡沫,肛门及阴门流出不易凝固的血液。
口鼻流出血样泡沫
急性型:
多见于牛、马,病牛体温41℃~42℃,表现兴奋
不安,吼叫或乱顶人畜;呼吸增速,心跳加快;
食欲废绝,可视黏膜呈蓝紫色有出血点;初便秘
后腹泻带血,有时腹痛;尿暗红色,有时混有血
液;泌乳停止;孕畜流产;濒死期体温下降,呼
吸高度困难;一般经1~2死亡。
炭疽典型症状
亚急性型:
病程稍长,一般为2~5d。病牛常在颈部、胸前、
腹下及直肠、口腔黏膜等处形成炭疽痈。肿胀迅
速肿大,初期硬固有热痛,后渐变为无痛,指压
呈捏粉样,最后中央坏死,有时形成溃疡。肠黏
膜有炭疽痈呈现腹痛症状。
炭疽感染动物尸体
五、病例变化
尸僵不全,从鼻孔和肛门等天然孔流出不凝固的暗红色血液
;可视黏膜发绀,并散在出血点;血液黑红、浓稠、凝固不
良呈煤焦油样;剥开皮肤可见皮下、肌肉及浆膜下有出血性
胶样浸润;脾脏显著肿大,脾体暗红色.软如泥状;全身淋
巴结肿大、出血,切面黑红色。
六、诊断
1、对原因不明而死亡,死后天然孔流血的病畜,应首先怀疑为炭疽。
2、确诊可采用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
3、Ascoli反应适宜于腐败病料及动物皮张、风干、腌浸过肉品的检验。
七、防控措施
1、预防:免疫接种
炭疽Ⅱ号芽胞苗或无毒炭疽芽胞苗(山羊不用),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头,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2、疫情处理:上报疫情—封锁—紧急免疫
3、治疗:青霉素类、磺胺类药,最好用免疫血清。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