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任务1.1 中药的采集【教学目的】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明确中药贮藏的重要性。了解中药变质的常见形式和原因和目前中要贮藏养护的主要方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一)影响中药质量的产地因素气候;水土;光照;生物分布等。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二)产地因素对中药品质的影响产量;质量;临床疗效——价值。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三)道地药材 ★概念; ☆当某一地域或地方生产的某一品种中药材临床疗效优于其它地方所产同品种药材时,把该品种中药称为该地方的道地药材。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三)道地药材 ★确定依据; ☆(1)产地;(2)品种;(3)质量(临床疗效)——根本道地临床疗效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三)道地药材 ★特点;(1)有明显的地域性;(2)产量受限;(3)疗效突出。对待道地药材的态度;(1)强调其开发和利用;(2)积极引种、驯养,以弥补其产量的不足。(3)认识其变迁性。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一、中药的产地(三)道地药材 ★举例; ☆河南 地黄、菊花、山药、牛膝等四川 黄连、川芎、附子东北 人参、细辛、五味子江苏 薄荷、苍术云南 茯苓、三七宁夏 枸杞甘肃 党参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一)影响中药质量的采集因素1、采集季节;2、采集时间;3、采集方式;4、采集特殊处理。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二)采集因素对中药影响1、有效成分的形成与否;2、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低3、药物资源的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A、基本原则: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B、特殊性:有些药材有其特殊的采收条件。C、当前实际:根据前人的经验和现代研究确定采收方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1、全草类;2、叶类;3、花类;4、果实和种子类;5、根和根茎类;6、树皮和根皮类;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1、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期或刚开花时采收。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3、花类;一般在花蕾尚未开放或正在开放时进行。金银花金银花应在花蕾尚未开放之前 采收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4、果实和中子类;多数在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枸杞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5、根和根茎类;春宜早,秋宜晚。少数例外,如半夏、元胡则以夏季采收为宜。大黄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三)植物类药材的采集6、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类相似。厚朴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四)动物类药物的采集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麝香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二、中药的采集(五)矿物类药材的采集大多可随时采收。矿物质形成的周期长;一般随采矿同时进行。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三、中药的贮藏(一)中药贮藏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1、保证药材质量——防止变质;2、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防止被不当使用;3、防止被偷盗。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三、中药的贮藏(二)常见的中药变质现象虫蛀、霉烂、泛油、变色、变味、潮解、风化等。1、虫蛀——蛀虫引起,轻度损害尚可利用。2、霉变——霉菌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引起。霉变部分不可利用。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三、中药的贮藏(三)影响中药贮藏过程中变质的因素1、药材本身的因素:化学成分、性质;2、生产加工环节的因素:中药采集、产地加工、炮制、包装等因素;3、外界因素:温度、湿度、霉菌、蛀虫、光照、通风、贮存时间、生物污染、人为污染等。4、贮存的时间:一般贮存时间愈久,愈易变质。但也有例外:半夏、陈皮等少数,“用药以陈久者良”。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三、中药的贮藏(四)中药贮藏养护方法 1、干燥; 2、密封; 3、吸潮; 4、化学养护:如硫磺熏蒸养护,低氧低药量养护; 5、气调养护; 6、剧毒药专人专柜专管。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学学无止境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