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的形成与品质评价 课件(共1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蛋的形成与品质评价 课件(共1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蛋的形成与品质评价
一、蛋的形成
1、蛋的形成
母禽的生殖器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卵巢形成卵子(蛋黄);输卵管形成蛋白和蛋壳。右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在孵化中期以后退化,仅左侧发育完善,具生殖功能。卵巢不但是形成卵子的器官,而且还累积卵黄营养物质,以供给胚胎体外发育时的营养需要。因此,禽类的卵细胞要比其他家畜的卵细胞大得多。
卵巢上用肉眼可观察到2000个左右的卵泡,用显微镜观察,大约有12000个卵泡。但其中仅有少数达到成熟排卵。卵细胞由于营养物质积累的增加,形成大小不同的卵泡,状似一串葡萄。每一个卵泡含有一个卵子或生殖细胞,最初生殖细胞本在中央,随着卵黄的累积,生殖细胞即渐渐升到卵黄的表面,恰好在卵黄膜的下面。
未受精的蛋,生殖细胞在蛋形成过程中一般不再分裂,剖视蛋黄表面有一白点,称为胚珠。受精后的蛋,生殖细胞在输卵管内形成蛋的过程中,经过分裂,形成中央暗、周围透明的盘状形原肠胚,叫胚盘。
2、输卵管的形态与功能
输卵管分为五部分,即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为形成蛋的器官。阴道部开口于泄殖腔。
漏斗部:或称喇叭部,形似喇叭,为输卵管的入口,周围薄而不整齐,产蛋期间长度3-9cm,卵巢排出卵黄后,很快为喇叭部接纳。精子在此部与卵子结合而受精。
膨大部:为输卵管最长的部分,长约30-50cm,壁较厚,黏膜形成皱褶,前端与喇叭部界限不明显,但可将有黏膜纵褶部分称作膨大部,后端以明显窄环与峡部区分。膨大部密生腺管,包括管状腺和单细胞腺两种。前者分泌稀蛋白,后者分泌浓蛋白。
峡部:或称管腰部,为输卵管较窄较短的一段,长约10cm,决定蛋的形状。内部纵褶不明显,前端与膨大部界限分明,后端为纵褶的尽头。蛋的内外蛋壳膜在这一部分形成。
子宫:有发达的子宫腺,分泌大量的子宫液,主要成分是水分和无机盐,被蛋吸收后重量和体积成倍增加。还分泌钙质形成蛋壳,分泌色素嘌呤决定蛋壳的颜色,分泌胶质形成胶护膜。子宫的管壁厚,肌肉发达,长约10-12cm。在此停留18-20小时。
阴道部:长约10~12cm,为输卵管的最后一部分,开口于泄殖腔背壁的左侧。阴道肌膜发达,由于黏膜内无腺体,形成皱褶较其它部分均细。阴道对蛋的形成不起作用。蛋产出时,阴道自泄殖腔翻出。因此,蛋并不经过泄殖腔。交配时,阴道也同样翻出接受公禽射出的精液。
形成一枚蛋需要24-26小时,产蛋后经过15-75分钟,又排下一枚卵。性成熟初期,排卵紊乱,会同时排两枚卵,出现双黄蛋。
二、蛋的品质评价
蛋的品质  是衡量鸡蛋质量状况的指标。每次测量不得少于50枚。
蛋形指数  即蛋的长径与短径的比值。蛋的正常形状为椭圆形,蛋形指数为1.30~1.35之间,大于1.35的蛋为长形蛋,小于1.30的蛋为圆形蛋。
蛋壳强度 指蛋壳耐受压力的大小。蛋壳结构致密,则耐受压力大、不易破碎。
蛋壳厚度 用蛋壳厚度测定仪分别测定蛋的钝端、锐端和中腰三处蛋壳(除去壳膜)厚度,其平均值即为蛋壳的平均厚度。理想的鸡蛋蛋壳厚度为0.33~0.35mm。
蛋的比重 蛋的比重不仅能够表明蛋的新鲜程度,一般用盐水漂浮法测定蛋的比重,分为0-8个等级。
蛋壳的色泽  蛋壳色泽是表明蛋的新鲜程度。新鲜蛋的表面有胶护膜,似有一层粉,陈蛋的表面有光泽。
蛋白浓度  蛋白浓度是衡量蛋白质品质的,国际上用哈氏单位表示蛋白浓度。哈氏单位愈大,则蛋白粘稠度愈大,蛋白品质愈好。
蛋黄色泽  蛋黄色泽越浓,说明蛋的品质越好。国际上按罗氏比色扇的15个等级进行比色确定蛋黄色泽等级。其遗传力为0.15。
血斑和肉斑  有血斑和肉斑的蛋称为血斑蛋和肉斑蛋。血斑蛋和肉斑蛋占总蛋数的百分比,称为血斑蛋率和肉斑蛋率(通常是1%~2%),蛋内的血斑或肉斑,能使蛋的品质和孵化率下降。常因输卵管有出血和炎症引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