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猪的品种与类型 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1猪的品种与类型 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87张PPT)
2.1.1猪的品种与类型
01
地方品种
目录
CONTENT
02
引进品种
03
培育品种
04
猪的经济类型
一、我国的地方猪种
(一)华北型
1、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2)体形外貌:体躯高大,背狭而长直,四肢粗壮,骨骼发达,头嘴长直,耳大下垂,额部多纵行皱纹;皮厚、被毛多为黑色,偶尔在末端出现白斑;乳头数8对左右。
3、猪种特点:抗寒力强、护仔性极强、肉味香浓、繁殖性能好、窝产仔数多在12头以上。
4、代表猪种:东北的民猪,陕西的八眉猪、汉江黑猪
,黄淮海黑猪,沂蒙黑猪。
华北型民猪特点:抗寒能力强、繁殖性能好、杂交效果好。八眉猪陕西猪种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沂蒙黑猪(二)华南型
1、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的南部和台湾省。
2、体形外貌:个体偏小、体形丰满 、背多下凹、腹大下垂、皮薄毛稀毛色多为黑色或黑白花、头较短小、面有横行皱纹耳小上竖或向两侧平伸 、猪的体型有短、宽、矮、圆四大特点.
3、猪种特点:早熟、骨细、易肥、膘厚腹内脂肪多典型的脂肪型、肌肉细嫩;乳头5—6对、繁殖力较低、产仔8—9头。
4、代表猪种:两广小花猪,云南的滇南小耳猪,贵州、广西的香猪,海南的五指山猪、海南猪。
华南型两广小花猪特点:号称“六短”,皮薄、肉嫩、早熟易肥粤



滇南小耳猪
蓝塘猪
隆林猪海南猪小型猪香猪特点:体型小、肉质好。香猪
小型猪五指山猪特点:体型小、肉质好,又称“老鼠猪”。(三)华中型
1、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广大地区。
2、体形外貌:背腰较宽、多下凹腹大下垂、面部多有横行皱纹、耳中等大下垂;被毛稀疏、毛色多为黑白花、体格比华南型猪大;乳头6—7对。
3、猪种特点:生产性能介于华北华南型之间。
4、代表猪种:华中两头乌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金华猪(浙江)。
华中型金华猪特点:繁殖率高、肉质好,“金华火腿”。外形特征:“两头乌”。享有世界声誉金华火腿肠材料
金华火腿肠
(四)江海型 (华北、华中过渡型)
1、地理分布:分布于华北型和华中型分布区之间的狭长过渡地带。
2、体形外貌:头大小适中、额宽皱纹深、有纵有横、多呈菱形、耳大下垂、背腰较宽、平直或稍凹、腹部较大、骨骼粗壮。皮厚而松软、多有皱褶、毛色多为黑色或有少量白斑、四蹄白。
3、猪种特点:繁殖力高,经产母猪一般产仔数在13 头以上,多则20头以上,乳头多为8对以上,性成熟早,母猪在3-4月龄达性成熟 。易沉积脂肪。
4、代表猪种:太湖猪。
江海型太湖猪(二花脸)特点:繁殖率高。享有世界声誉。江海型太湖猪(梅山猪)特点:繁殖率高。梅山猪带仔
(五)西南型
1、地理分布: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湖北西南部和湖南西北部。
2、体形外貌:个体较大、头大、腿粗短、额部多有旋毛或横行皱纹。毛色复杂,毛以全黑和六白(包括不完全六白)较多,也有黑白花和红花猪。
3)猪种特点:四川盆地的猪种早熟易肥;云贵高原的猪种放牧性较好 肌肉结实。繁殖力较低每窝平均产仔数8-10头,出生重较小平均0.6kg。
荣昌猪
享有世界声誉
西南型
内江猪
特点:适应性强,配合力好。
(六)高原型
1、体形外貌:体型紧凑、头狭长呈锥形,四肢发达、系短而有力 蹄小结实,嘴尖长而直,耳小直立,背窄微弓 、腹小,臀倾斜心肺发达,身体健壮、善于奔跑,皮厚毛密、冬季生绒毛,乳头5对。
二、国外引入品种
(二)、具体品种的简介
1、大约克夏
1)产地与分布:原产地、我国引进情况;
2)育成过程:原种英国与我国广东猪和莱斯特猪。被欧洲誉为“全能品种”
大约克夏猪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立,鼻直。背腰多微弓。四肢较高。皮毛全白,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
3)外貌特征
4)品种性能
①个头大:24月龄公猪平均体重263kg,体长169cm,胸围154cm,体高92cm;成年母猪相应为:224kg,168cm,151cm,87cm。
②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之一。在我国分布较广,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产仔较多等特点。
③缺点:蹄质不坚实、多蹄腿病、后备母猪发情不明显。
5)胴体品质
100kg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2、长白猪
1)产地与分布:原名,兰德瑞斯猪,丹麦;我国引进及分布情况。
2)育成过程:原种丹麦与英国大约克夏猪与当地的土白猪杂交,育成世界上最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3)外貌特征:3)繁殖性能
①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的日龄230~250天,体重120kg以上。
②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kg以上,经产45kg以上。
③乳头数6-7对。
4)生长发育:达100kg体重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kg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5)胴体品质:100kg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2%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5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3、杜洛克
1)产地与分布:原产美国;我国引进及分布情况。
2)育成过程:原来是脂肪型的,后来育成了瘦肉型的。
3)体质外貌:
杜洛克原种猪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公猪:包皮较小,睾丸匀称突出、附睾较明显。母猪:外阴部大小适中、乳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4)生产性能
①产仔数少,大群平均仅为9~10头。但母性较强,育成率高。
②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50克以上,料肉比2.5~3.O∶1。
③90kg屠宰,屠宰率72%以上,胴体瘦肉率61-64%。
④肉质优良,肌内脂肪含量高达4%以上。
4、汉普夏
1)产地与分布:原产美国肯塔基州,是美国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优点是背最长肌和后躯肌肉发达,瘦肉率高。早期曾称为"薄皮猪",1904年起改称今名。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肯塔基州建立基础群,20世纪初叶普及到玉米带各州。现已成为美国三大瘦肉型品种之一。。
2)特征瘦肉率高、膘(皮下脂肪)薄、眼肌面积大而闻名围绕前肢和肩部有一条白带,白带长度不超过体长的四分之一,身体其它部分为黑色体躯较长,后躯丰满,肌肉发达,前肢白,后肢黑。嘴较长而直3)生产性能: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日增重600~650克,饲料利用率3.0左右,90千克体重屠宰率为71%~75%,胴体瘦肉率为60%~62%。母猪6~7月龄开始发情,经产母猪每胎产仔8~9头。
5、皮特兰
简介: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驱和双肩肌肉丰满。
皮特兰猪在1950年至1951年生猪市场最困难的时期非常流行。1960年至1961年,皮特兰猪被引入德国。这一品种在德国主要分布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巴登-符腾堡。
肥育性能
  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kg。日增重750g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kg,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
缺点:50%的猪有氟烷性隐性基因,应激综合症明显,易PSE肉,体过丰满,四肢病,产后乳汁少,受胎率低(三)引入品种一些共同的品质特点
生长速度快:标准饲养条件下,20-90kg阶段日增重550-650g,高的可达到700g以上。
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体重90kg时屠宰率可达到70-72%,胴体瘦肉率55-62%之间,较高的在65%以上。
产仔数少,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难.
肉质较差:肌纤维较粗,肌肉脂肪较少,出现PSE肉和DFD肉的比例较高。
抗逆性差:这些猪种一般对饲养管理的条件要求较高。
PSE猪肉:又叫水猪肉,是猪在屠宰之前受到 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如捆扎、运输、驱赶等,在宰后出现病变的肌肉色泽苍白、质地松 弛、所以俗称白肌肉。病猪的含硒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和白肌病并不相同。
DFD肉:是肉猪宰后肌肉pH值高达6.5以上,形成暗红色、质地坚硬、表面干燥的干硬肉 猪屠宰后24h,pH>6.0,同时伴有肉色暗褐色及表面干燥现象的猪肉。
三、培育品种简介
1、概述: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这些年间,中国的广大养猪工作者和育种专家们通力合作,在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育成多个新品种、新品种系。其实育种工作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但是主要是在建国以后。
2、培育品种猪的特点
个体较大,体长、胸围、体高明显增大,背腰平直、大腿丰满。改变了地方品种猪凹背、垂腹、后腿发育差、四肢结构不良,卧系等缺陷。
具有地方猪种的某些特征,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繁殖力高、肉质好等特点。
而育肥性状与胴体瘦肉率也有所改善。
3、主要培育品种猪的简介哈白猪简介:
1、是一个肉脂兼用型品种,产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以哈尔滨市及其周边市县分布较多,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肉脂兼用品种。
2、体型较大,全身被毛白色,头中等大小,两耳直立,面部微凹。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腿臀丰满,四肢健壮,体质结实。乳头7对以上。
3、哈白猪肉质细嫩,皮下脂肪含量多而皮肤较轻。具有较强的抗寒性能、耐粗料、生长快耗料少。
4、是很好的杂交母本,常常和杜洛克、长白、大白杂交。
胴体品质体重110kg时屠宰率68.4%-74.94%胴体重72.5-87.3kg胴体长76.5-86.7cm膘厚3.85-5.00cm眼肌面积24.55-36.19cm2三江白猪简介:是一个瘦肉型品种,产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地区,是利用长白猪和民猪正反交,在于长白回交而繁育成都我国第一个瘦肉型品种。体型外貌:具有肉用猪的体躯结构,头轻嘴直,两耳下垂稍微前倾,全身被毛白色,毛丛稍密,背腰平直,退臀丰满,肢蹄结实,乳头7对,排列整齐。
生长发育:三江白猪6月龄后备母猪体重分别为85.5kg、81.23kg,体长分别为119.70cm、116.75cm,胸围分别为96.55cm、97.11cm。三江白猪成年公猪250-300kg,母猪200-250kg。 杂交利用:三江白猪为父本与大白、苏白杂交效果明星2,日增重、瘦肉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杂交优势。
湖北白猪产于湖北省,是利用通城猪、荣昌猪、长白猪、大白猪在1986年育成的第二个瘦肉型新品种。北京黑猪这也是一个肉脂兼用的品种,产于北京郊区的一个猪种。是利用巴克夏猪、苏白猪、约克猪、定县猪等育成的。全身被毛黑色,耳中等大小、前垂,脸面有浅纹,嘴中等长而直,四肢结实,背腰平直,腹小,后躯丰满,结构匀称,具有明显的瘦肉型猪特征。有效乳头7对以上。少部分猪有玉鼻(鼻端白)。品种特征苏太猪四、猪的经济类型
根据哪些条件或者什么指标分成三类的呢?
看图总结其不同经济类型
猪种的外貌特点?






1、体躯长: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背线与腹线平直,头颈部轻而肉少,前躯轻而后躯重,四肢较高而长,粗壮结实。
2、背膘薄:背膘厚一般在2.5cm以下。 
3、胴体瘦肉多:瘦肉率在55—60%。
4、大腿丰满:后躯发达,后腿重占胴体30%以上。
脂肪型的特点1、 体躯宽2、深而不长3、全身肥满4、头颈较重5、下颌垂肉多6、四肢短7、体长与胸围之比相等或相差不超过2-3cm8、背膘厚在4cm以上9、胴体瘦肉率在40%以下兼用型的特点1、体型和生产性能介于瘦肉型和脂肪型两者之间2、体质结实3、胴体瘦肉率50—55%4、背膘厚在2.5—3.5cm课堂小结
地方品种
培养品种
引进品种
经济类型
因繁殖力高而享有世界声誉的------太湖猪
因猪鬃质量好而享有世界声誉的------荣昌猪
因火腿肠而享有世界声誉的-------金华猪
杜洛克
长白猪
大白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