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商品鸡生产性能的高低,饲养种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优质的种蛋、种雏和商品雏鸡。在饲养管理方面,蛋种鸡和商品蛋鸡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种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始终保持种鸡具有健康良好的种用体况和旺盛的繁殖能力上,能确保生产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并保持有高的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WPS/JIMOCHANPINBU1、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高高的产蛋率取决于种鸡的遗传基础和饲养管理水平,种鸡的产蛋率高才能获得生产性能高的商品鸡,不同鸡种间有一定差异。对于种鸡还要强调蛋重、蛋壳质量和蛋的形状要符合要求,种蛋合格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种鸡的生产效益。正常情况下,种蛋合格率不应低于90%-96%。一、蛋用种鸡饲养管理的任务目标2、受精率高种蛋繁殖价值最重要的标志是种蛋的受精率。种蛋受精率能综合反映种鸡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公鸡的精液品质、种鸡的公母比例、人工授精技术水平、鸡群的健康状况等等。正常情况下,种蛋受精率不应低于90%。3、死淘率低种鸡产蛋期的死淘率是鸡群健康状况、饲养管理状况、疫病预防状况以及生产力状况的综合体现。种鸡的生产成本较高,每死亡或淘汰一只种鸡,就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种鸡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方面,要求比商品蛋鸡更为严格。种鸡产蛋期的死淘率应控制在8%-10%以下。4、种蛋利用率高一枚种蛋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一枚食用鲜蛋。要根据市场种蛋供求情况,确定种鸡饲养期,并采取有利措施,促进种蛋销售。5、控制垂直传播疾病可垂直传播疾病,是指当种鸡感染后,病原微生物可进入蛋内,并在孵化过程中感染胚胎,使幼雏先天感染相应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鸡白痢、白血病、支原体等。对于这些病应通过种鸡群的检疫和净化来控制。1、饲养方式有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三种。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和防疫,多采用笼养。二、后备种鸡的饲养管理2、饲养密度种鸡的饲养密度比商品蛋鸡小。合适的饲养密度有利于种鸡的正常发育,也有利于提高种鸡的成活率和均匀度。随着日龄的增加,饲养密度逐步降低,可在断喙、免疫接种的同时,调整饲养密度并将强弱分开、公母分开饲养。WPS/JIMOCHANPINBU3、卫生管理为了培育合格健壮的种用后备鸡,除要求按商品鸡的标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其它环境外,更应该强调卫生防疫工作。(1)种鸡场应尽量远离禽的商品场、屠宰场和其它养殖场,防止野鸟或其他禽类进入鸡舍。(2)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能减小鸡群发病的风险。(3)谢绝一切与生产无关的人员进入鸡场。(4)鸡舍经冲洗消毒后空舍时间越长越安全。一般情况下,冲洗和初步消毒后应空舍3-4周,进雏前再进行彻底消毒。有条件时要做消毒效果的监测工作,不具条件者,至少消毒三次。在鸡场发生严重疫病的情况下,应在增加消毒次数和消毒药浓度的基础上,适当延长空舍时间。(5)进入鸡舍的人员必须经淋浴洗澡、更换场内工作服和水鞋后才可进入鸡场的生产区。鸡舍门口应设可淹没鞋面的消毒池(盆),对鞋进行消毒。(6)舍外进行彻底消毒,特别是春秋季节。应采取焚尸炉或远离鸡舍深埋的方式处理每日的死鸡。清出的鸡粪决不可遗留在场内和鸡舍周围。(7)从育雏第二天开始带鸡消毒,雏鸡每周二次,育成阶段每周一次。一种消毒药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同时,消毒药的刺激性太强,会诱发呼吸道疾病,腐蚀性较强的消毒剂对鸡体和笼具都有损伤。因此,消毒剂的选择要慎重。(8)种鸡在有病期间的种蛋不能入库,只能作为商品蛋出售,所以,种鸡一旦发病,损失是相当大的。4、控制适宜的体重现代鸡种有能最大限度发挥遗传潜力的标准体重,也就是最适宜的体重。特别是种鸡,在育成和达到性成熟时,更强调要有适宜的体重和良好的均匀度。1、转群时间由于种鸡比商品蛋鸡通常要推迟1~2周开产,所以,转群时间比商品鸡推后1~2周。及时转群,能让育成母鸡对产蛋舍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以减少脏蛋、破损蛋,以提高种蛋的合格率。三、产蛋期种母鸡的饲养管理KINGSOFT2、合理的公母比例鸡群中公鸡比例大,吃料多,会增加饲养成本;公鸡比例少,虽能节省饲料,但可能出现公鸡配种任务过重,受精率降低。因此,人工授精时公母比例一般为1︰30~50。3、控制开产日龄种鸡开产过早,蛋重小,蛋形不规则,受精率低,早产易引起早衰,也会影响整个产蛋期种蛋的数量。因此,必须在种鸡生长阶段通过控制光照、限制饲喂以控制其开产日龄。4、检疫与疾病净化种鸡群要对一些可以通过种蛋垂直感染的疾病进行检疫和净化工作。通过检疫淘汰阳性个体,留阴性的鸡做种用,就能大大提高种源的健康水平,检疫工作要年年进行才能有效。有些种鸡场在做好疾病净化的同时,还不喂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骨肉粉等办法,效果很好。种公鸡的优劣对后代鸡群的影响较母鸡大,因此,必须认真挑选和培育。1、种公鸡的选择第一次选择在6~8周龄 体重符合该鸡种的标准要求;身体健康,发育匀称,胸肩宽阔,骨骼坚实,腿爪强健;冠大鲜红,眼睛明亮,行动敏捷。生长发育不良、体质差、有生理缺陷的公鸡要及时进行淘汰。四、种公鸡的选择与培育第二次选择在16~18周龄 此时可根据外貌和生理特征进行选择,应选留鸡体各部匀称、发育良好、体质良好、体型较大、羽毛丰满、精力旺盛、姿势雄伟、雄性特征显著的留作种用。要求鸡冠大,直立、鲜红饱满、有温暖感,肉垂红而细致,左右对称,皮肤柔软有弹性,胸宽而深,向前突出,胸骨直而长,背宽而直,腿直。淘汰第二性征不明显、体弱、体重过大或过小、有生理缺陷、性反射不强烈的个体。WPS/JIMOCHANPINBU第三次选择在开始人工采精训练时 选留适时性成熟、射精量大、精液品质好的公鸡。对于性欲差、采不出精液、精液品质差、有缺陷的公鸡予以淘汰。WPS/JIMOCHANPINBU(1)繁殖期种公鸡的营养 种公鸡的营养水平要比母鸡低。配种期间代谢能为10.8~12.12MJ/kg、粗蛋白质12%-14%的日粮最为适宜。同时应注意蛋白质的质量,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可以有效的提高精液品质。繁殖期种公鸡饲粮中钙以0.9%~1.2%,有效磷以0.65%~0.8%为宜。种公鸡饲料中的维生素对精液品质、种蛋的受精率、雏鸡的质量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每千克饲粮中维生素A 10000IU~20000IU,维生素D3 2000IU~3850IU,维生素E 20~40mg,维生素C 0.05~0.15g。具体运用时,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可参照各育种公司提供的标准。2、种公鸡的培育(2)种公鸡的管理技术剪冠:由于种公鸡的冠较大,既影响视线,也影响种公鸡的活动、饮食和配种,还容易受到机械设备或在公鸡打斗时受到损伤,同时为了避免遮挡视线,种公鸡一般应进行剪冠。WPS/JIMOCHANPINBU剪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出壳后通过性别鉴定,用手术剪刀剪去公雏的冠。要注意不要太靠近冠基,防止出血过多,影响发育和成活。二是在南方炎热地区,只把冠齿截除即可,以免影响散热。2月龄以上的公鸡剪冠后,容易出血不止,也会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剪冠应在2月龄以内进行。WPS/JIMOCHANPINBU现在有些蛋种鸡场建议不要对种公鸡进行剪冠处理。理由是种公鸡保持全冠有利于较早、较有效地实施公母分群饲养以及体重控制,有助于维持产蛋后期的受精率,种公鸡保持全冠不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WPS/JIMOCHANPINBU断喙、断趾:人工授精的公鸡一般要断喙,以减少育雏,育成期的死亡。现在先进的断喙方法是用红外线光束穿透喙基部的外表层直至基础组织,而后数周内雏鸡正常的啄食行为使坚硬的外表层逐渐脱落,大约在4周的时间内所有的鸡只都有了圆滑的喙部。由于没有任何外伤,不会出现细菌感染,并可大大减少对雏鸡的应激。自然交配的公鸡不用断喙,但要断趾,以免配种时踩伤,抓伤母鸡。WPS/JIMOCHANPINBU单笼饲养:在群养时公鸡会互相打斗、爬跨等,影响精液数量和品质,为了避免应激,繁殖期人工受精的公鸡应该单笼饲养。体重检查:为了保证整个繁殖期公鸡的健康和生产优质的精液,应每月检查一次体重,凡体重低于或超过标准100g以上的公鸡,应暂停采精,或延长采精间隔,并另行单独饲养,以使公鸡尽快恢复体质。只有合格种蛋才能入孵,因此提高种蛋合格率是提高种鸡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品种影响种蛋品质的肉斑、血斑及各种畸形蛋都与遗传有关。因此,必须选择肉斑率、血斑率及畸形蛋比例低的鸡种。五、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措施2、增加拣蛋次数种蛋收集和存放应使用专用的蛋托和蛋箱,所使用的蛋托和蛋箱必须经过消毒。捡蛋时必须洗手消毒,将不合格的蛋捡出单独存放。拣出的脏蛋应先擦干净,再消毒。每天应拣蛋2~3次。WPS/JIMOCHANPINBU3、年龄 年龄较大的鸡所产的蛋,蛋重大,蛋壳品质差,破损率高,种蛋的合格率低。因此,种母鸡一般使用到64~66周龄就要淘汰,否则,就要进行强制换羽。4、防疫 加强各种防疫,减少种鸡群疾病的发生,许多传染性疾病都会使蛋壳质量变差。另外种鸡在有病期间的种蛋不能入孵,只能作为商品蛋鸡出售。所以,种鸡一旦发病,损失是相当大的。KINGSOFT换羽是鸡正常的生理现象,从换羽开始到结束约3~4个月。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采取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然后尽快恢复产蛋。六、鸡的强制换羽技术KINGSOFT(一)强制换羽的意义延长产蛋鸡的利用年限,减少培育育成鸡的费用 一般父母代种鸡饲养至64-66周龄(种蛋利用9~10月后)淘汰更新。通过强制换羽,父母代种鸡也可延长利用6个月左右。因此强制换羽可以提高种鸡的利用率,节省饲料。青年鸡150日龄产蛋率50%,强制换羽2月产蛋率就可达到50%。2、母鸡存活率高,蛋壳质量好 采用强制换羽措施,让鸡的体重下降25%~30%,将沉积在子宫腺中的脂肪耗尽,使其分泌钙质的功能得以恢复,从而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的破损率,提高种蛋合格率,还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3、缩短换羽期 任其自然换羽需3~4个月,人工强制换羽只需2个月左右。3、可根据市场需要控制休产期和产蛋期,提高种蛋的利用率。(二)采用强制换羽的一般条件参加强制换羽的种鸡群健康状况要良好,产蛋性能较高,种用价值高。一般来讲,第一产蛋期产蛋性能好的鸡群,实行强制换羽后,第二个产蛋期母鸡生产性能也较高。(三)强制换羽的方法1、断水绝食法(饥饿法,畜牧学法) 通过对饲料、饮水和光照的控制,使鸡体重减轻,生殖器官相应萎缩,从而达到停产换羽的目的。此法又因鸡种、体质、产蛋水平和季节气温等不同,而方法各异。严格的方法:最初1~2天(夏季1天)断水绝食,从第3天(夏季第2天)开始只供应饮水不喂食,持续到8~13天,每天8h光照,以后再逐渐恢复给料和增加光照。换羽期短,一般50天即可恢复产蛋,但死亡率高,损失较大。适合于鸡群体质健壮,气候适应,饲养管理条件好的鸡场采用。缓和的方法:间断给水给料,或只限料不限水,死亡率低,生产上采用较多。2、高锌饲料换羽法(化学法) 在鸡的饲料中加入2%的锌,鸡的采食量急剧减少,连续7天喂饲含锌饲料鸡就停止产蛋。从第8天开始,喂给普通日粮。在喂含锌饲料期间不停水,自由采食,每天光照8h。这种方法使母鸡迅速换羽,迅速恢复产蛋,但开产后产蛋率上升慢。目前生产中多采用断水绝食法和加锌日粮相结合的强制换羽方法,即断水断料2-3天,停止人工给光或光照降到8h,然后开始给水,第3天让鸡自由采食含2%锌的饲料连喂7天,一般10天后全部停产。这时可恢复光照,换羽20天后,母鸡开始产蛋。(四)衡量强制换羽的指标换羽期的长短 从强制换羽开始到产蛋率恢复到50%,一般为6~8周。失重率 根据鸡群的周龄、季节和饲养方式等,一般失重率达20%~30%为宜,才能使输卵管中的脂肪基本耗尽。3、死亡率 小于3%~5%,一般第1周末死亡率控制在1%,1~10天死亡率控制在1.5%,1~5周死亡率控制在2.5%,1~8周死亡率控制在3%。4、羽毛脱换速度 7~10天羽毛应大部脱落,10~20天主翼羽开始脱落,70%以上的主翼羽在10~50天内脱落。(五)实行强制换羽应注意的事项1、鸡群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的高产鸡群,并选择体重一致的鸡,淘汰病、弱和已经换羽的鸡。2、疫苗接种和驱虫 强制换羽前1周对选择的鸡群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接种和药物驱虫。3、换羽期间应掌握好脱羽速度、失重率和死亡率三项指标的相对平衡。4、恢复给料和光照时要逐渐进行 给料数量和营养水平都应逐渐增加,一般恢复期给料的第1天每只喂10~30g,以后每天增加10~20g,到第10天左右达到正常采食。要保证料槽充足,喂料时使全群鸡只都能同时吃料。5、注意鸡舍卫生 及时清扫羽毛杂物,防止因饥饿啄食,引起消化道疾病。6、实行强制换羽的适宜周龄 一般在种母鸡产蛋60周龄左右,当产蛋率在60%以上时为好。7、适宜的换羽时间 强制换羽最好选在秋冬之交进行,换羽效果最好。8、不能连续强制换羽和给种公鸡换羽 种母鸡强制换羽只能进行一次,种公鸡强制换羽会影响精液品质。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