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4张PPT)项目三 家禽繁育技术任务二 家禽的孵化技术一、种蛋的选择、消毒、保存和运输种蛋的选择种蛋的消毒种蛋的保存种蛋的运输1.种蛋的选择种蛋的来源要求来源于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的疾病、饲料营养全面、管理良好,种蛋受精率高的种禽。经蛋传的疾病主要有白痢、白血病和霉形体支原体病等。清洁度粘有粪便或蛋液的种蛋孵化效果较差,而且还会污染其他正常的种蛋轻度污染的种蛋需要经过擦拭和消毒才能进行孵化蛋重大蛋和小蛋的孵化效果均不如正常的种蛋一般要求蛋用鸡种蛋重为50-65g,肉用鸡种蛋52-68g,鸭蛋80-100g,鹅蛋160-200g蛋形接近蛋圆形的种蛋孵化效果最好剔除细长、短圆、枣核状、腰凸状等蛋形指数:短径/长径或长径/短径合格种蛋应为卵圆形,蛋形指数为0.72-0.76(标准0.74)或1.32-1.39(标准1.35)蛋壳颜色符合本品种特征由于疾病或饲料营养等因素造成的蛋壳颜色突然变浅应千万注意,暂停留种蛋蛋壳厚度良好的蛋壳不仅破损率低,而且能有效地减少细菌的穿透数量,孵化效果好要求蛋壳均匀致密,厚薄适度,壳面粗糙、皱纹、裂纹蛋不作种用蛋壳过厚、孵化时蛋内水分蒸发过慢,出雏困难。过薄,蛋内水分蒸发过快,且细菌易穿透,不利于胚胎发育壳厚:鸡蛋270~370μm,鸭蛋350~400μm,鹅蛋400~500μm剔除钢皮蛋、薄皮蛋、砂皮蛋、皱纹蛋内部质量剔除裂纹蛋、大血(肉)斑、气室异常蛋血斑与肉斑蛋是由于卵巢小血管破裂的血滴或输卵管上皮脱落物形成。其与品种有关禽舍内初选剔除破蛋、脏蛋和明显畸形的蛋多用感观选择(眼看、耳听、手摸)碰击听声:目的是剔除破蛋方法:两手各拿3枚蛋,转动五指,轻轻碰撞,听声(破裂声,清脆声)孵化室二选剔除不适合孵化用的禽蛋用照蛋器和剖视抽查种蛋选择的次数和场所消毒时间第一次消毒: 原则上种蛋产下后应马上进行, 一般集中收集几次后马上进行第二次消毒:在入孵器内进行熏蒸第三次消毒:在出雏器进行熏蒸2.种蛋的消毒甲醛熏蒸法(密闭)第一次消毒福尔马林(含40%甲醛溶液)28ml+14g KMnO4/m3,30分钟第二次消毒福尔马林(含40%甲醛溶液)28ml+14g KMnO4/m3,30分钟第三次消毒福尔马林(含40%甲醛溶液)14ml+7g KMnO4/m3,30分钟消毒方法其他方法过氧乙酸熏蒸法ClO2喷雾法杀菌剂浸泡法臭氧密闭法温度原则:既不能让胚胎发育(<23.9℃,生理零度),又要抑制酶的活性和细菌繁殖,同时不能让它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种蛋保存适温为12~22℃,相对恒温刚产出的种蛋,逐渐降到保存温度3.种蛋的保存湿度: 75~80%为宜既能明显降低蛋内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霉菌孽生。通风:应有缓慢适度的通风,以防发霉。时间:越短越好4.种蛋的运输运输时要求快速平稳安全,防日晒雨淋,防冻,严防震荡,因为震荡易使种蛋系带松弛,使胚盘与蛋壳膜粘连,造成死胎或破壳、裂纹,降低孵化率。应轻拿轻放,防止倒置,最好采用空运和火车运输。种蛋一运到目的地,最好将种蛋摊开,立即准备入孵。二、种蛋的孵化条件温度 鸡蛋孵化的最适温度:室温24~26℃下,入孵器为37.5~37.8℃,出雏期间为36.9~37.2℃恒温孵化 孵化的1~19天始终保持一个温度(如37.8℃),19~21天保持一个温度(如37.2℃)变温孵化 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室温(℃) 孵化天数 1-6 7-12 13-19 19-2115-20 38.5 38.2 37.8 37.522-28 38.0 37.8 37.3 36.9湿度 湿度范围:一般40%~70%均可适宜湿度:入孵机50%~60%出雏机75%(水禽出雏90%以上,喷温水)温度和湿度的关系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出雏时湿度要求高则温度低孵化的任何阶段都必须防止同时高温和高湿相对湿度通风换气、均温、后期散热一般要求: O2 21%左右,CO2<0.5%孵化器设计合理,运转正常,一般CO2不会过高(新鲜空气0.04%左右)海拔较高的地方易缺氧,需要空气加压或输氧通风与温湿度关系通风过度,不利于保持温度和相应的湿度通风不良,会造成温湿度过高,烧死胚胎;二氧化碳超标,则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转蛋翻蛋作用:防粘连、胎儿运动、受热均匀角度:鸡蛋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45°为宜。而鸭蛋以50~55°为宜,鹅蛋以55~60°为宜。次数:每2h一次凉蛋定时凉蛋有助于禽蛋的散热,促进气体交换,提高血液循环系统机能,增加胚胎调节体温的能力18d起,20-30m/次, 2-3次/d,降到93℉影响孵化效果的其他因素海拔与气压 海拔愈高,气压愈低,氧气含量愈少,孵化时间长,孵化率低。孵化方式 一般情况下,机器孵化比土法孵化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控温、控湿精确的孵化比旧式电机的孵化效果好。季节与孵化室环境 孵化室的适宜温度为22~26℃,因外界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到孵化器内的温度,故孵化的理想季节是春季(3~5月份)、秋季(9~10月份),夏冬季节孵化效果差些。禽种与品种 不同种类的家禽,其种蛋的孵化率是不同的,鸡蛋的孵化率高于鸭鹅蛋。1.家禽的孵化期三、家禽胚胎发育家禽 孵化期 家禽 孵化期鸽 18 鹌鹑 17~18鸡 21 鹧鸪 24~25珍珠鸡 26 火鸡 28鸭 28 瘤头鸭 33~35鹅 31 驼鸟 42影响因素不同种类和品种的家禽孵化期有差异蛋越大的家禽孵化期越长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期延长孵化温度提高孵化期缩短2.家禽的胚胎发育过程胚珠:末受精的卵子在输卵管内,不再分裂,破视蛋黄表面有一小白点,直径1mm左右,称为胚珠(次级卵母细胞)胚盘: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经过分裂,形成中央透明,周围较暗的同心圆(原肠期),直径3mm左右,叫胚盘蛋产出后温度较低,胚胎停止发育;当达到 37.8oC时,胚胎继续发育胚珠胚盘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胚胎发育分早期、中期、后期、出壳四个阶段。发育早期(鸡1~4d,鸭1~5d,鹅1~6d):内部器官发育阶段。首先形成中胚层,再由三个胚层形成雏禽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外胚层:形成皮肤、羽毛、喙、趾、眼、耳、神经系统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系统、排泄器官、循环系统和结缔组织等。内胚层:形成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上皮及内分泌腺体等。发育中期(5~14d,6~16d、7~18d):外部器官发育阶段。脖颈伸长,翼、喙明显,四肢形成,腹部愈合,全身被覆绒羽、胫出现鳞片。发育后期(15~19d,17~27d,19~29d):禽胚生长阶段,胚胎逐渐长大,肺血管形成,卵黄中收入腹腔内,开始利用肺呼吸,在壳内鸣叫、啄壳。出壳(21d,28d,30~31d):雏禽长成,破壳而出。1d 血岛2d 樱桃珠3d 蚊虫珠4d 小蜘蛛5d 黑眼胚胎发育过程6d 双珠7d 沉8d 浮9d窜筋10d 合拢11d12d13d14d15d16d17d 封门18d斜口19d闪毛20d见嘴21d胎膜的形成及其功能胚胎发育早期形成四种胚外膜:卵黄囊、羊膜、绒毛膜、尿囊,完成胚胎的营养、排泄和呼吸功能卵黄囊 从孵化的第2天开始形成,到第9天覆盖整个卵黄的表面,营养、造血、呼吸功能。羊膜 在孵化的第2天即覆盖胚胎的头部并逐渐包围胚胎全身;第4天在胚胎背上方合并(称羊膜脊)并包围整个胚胎,而后增大并充满液体(羊水),促使胚胎运动,缓冲震动、保持湿度、避免粘连绒毛膜 与羊膜同时形成,孵化前6天紧贴羊膜和卵黄囊外面,其后由于尿囊发育而与尿囊外层结合形成尿囊绒毛膜,浆膜透明无血管,不易看单独的浆膜。尿囊 第2天末出现,第6天到达内壳膜,第10~11天时包围整个蛋的内容物,功能是吸收蛋白、壳中矿物质,呼吸,排泄。四、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1.孵化效果的检查照蛋 用照蛋灯透视胚胎发育情况,方法简便,效果好。一般在整全孵化期间进行1~3次。目的: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剔除无精蛋、破蛋和死胎蛋。并以此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时间和次数:照蛋 鸡 鸭 鹅 胚胎特征头照 5~10 6~7 7~8 “黑眼”抽验 10~11 13~14 15~16 “合拢”二照 19 25~26 28 “闪毛”正常胚:胚胎占满除气室外的全部空间;气室边缘弯曲,可见粗大血管,有时可见胚胎在蛋内闪动中死胚:气室周围无血管,或锐端色淡弱胚:气室较小,边界平齐二照头照正常胚蛋:血管网鲜红,扩散较宽,黑眼明显死胚蛋:无血管网,有血线或溶血弱胚蛋:血管网色淡纤细,扩散面小,黑眼色浅无精蛋:蛋内透明,转动可见卵黄阴影正常胚蛋:尿囊已在锐端合拢,并包围所有蛋内容物。可见锐端血管分布弱胚蛋:尿囊未合拢,锐端淡白死胎蛋:很小的胚胎与蛋黄分离,小头发亮抽验:透视锐端观察绒毛、脐部愈合状况、精神状态和体形。健雏 绒毛干净有光泽,蛋黄吸收良好,腹部平坦、柔软。脐带部愈合良好、干燥,并被腹部绒毛覆盖。雏禽站立稳健而有力,叫声宏亮、清脆,对光和声音反应灵敏。体形匀称,大小适中,不干瘪或臃肿,胫、趾色素鲜浓。弱雏 绒毛污乱,脐带部潮湿带血污、愈合不良,蛋黄吸收不良,腹部大,有的甚至拖地。雏禽站立不稳,前后晃动,常两腿或一腿叉开,双眼时开时闭,缩脖,精神不振,显得疲乏,叫声无力或尖叫呈痛苦状。对光、声音反应迟钝,体形干瘪或臃肿,个体大小不一。残雏、畸形雏 弯喙或交叉喙。脐部开口并流血,蛋黄外露甚至拖地。脚和头部麻痹,瞎眼扭脖。雏体干瘪,绒毛稀短焦黄,有的甚至出现三条腿等等。出雏期间的观察2.孵化效果的分析孵化效果的衡量指标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早期死胚率(%)=1-5胚龄死胚数/受精蛋数×100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100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数×100健雏率(%)=健雏数/出雏数×100死胎率(%)=死胎蛋数/受精蛋数×100注:出雏数包括健雏、弱雏、残雏、死雏数孵化效果的具体分析过程胚胎死亡曲线及死亡高峰原因分析整个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主要存在着两个死亡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第3—5天,死亡原因:3—5天正是胚胎生长迅速、形态变化显著时期,各种胚膜相继形成而作用尚未完善。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敏感,稍有不适,便影响一些弱胚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第二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第18天以后,原因是此时胚胎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过度到肺呼吸时期,胚胎生理变化剧烈、需氧量大、自温剧增,对孵化环境要求高,若通风换气不良散热不好将会进一步加大胚胎死亡,主要受胚体生命力的强弱影响。孵化各期胚胎死亡原因前期死亡(1-6天):种蛋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缺乏维生素A、B2、E、K和生物素;种蛋储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过高或受冻;种蛋熏蒸消毒不当;孵化前期温度过高;种蛋运输时受剧烈震动。中期死亡(7-12天):种鸡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缺乏维生素B2;种蛋消毒不好;孵化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后期死亡(13-18天):种鸡的营养水平差,如缺乏维生素B12;蛋贮放太久;小头朝上孵化;翻蛋次数不够;温度、湿度不当;通风不足;转蛋时种蛋受伤。啄壳后死亡:若破壳出多黏液,主要是高温高湿;出雏期通风不良;在胚胎利用蛋白时遇到高温,蛋白未吸收完,尿囊合拢不良,卵黄未进入腹腔;移盘时温度骤降;种鸡健康状况不良;小头向上孵化;头两周内未转蛋;后两天温度过高,湿度过低。3.提高孵化率的途径饲养高产健康种鸡,保证种蛋质量加强种蛋管理,确保入孵前种蛋质量创造良好的孵化条件正确掌握适宜的孵化温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孵化场卫生抓住孵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时期五、初生雏禽的处理1.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伴性遗传鉴别法:利用伴性遗传原理,培育自别雌雄品系,通过不同品系间杂交,根据初生雏鸡羽毛的颜色、羽毛生长速度准确地辨别雌雄。翻肛鉴别法:是根据初生雏鸡有无生殖隆起以及生殖隆起在组织形态上的差异,以肉眼分辨雌雄的一种鉴别方法。(1)伴性遗传鉴别法快慢羽鉴别法 控制羽毛生长速度的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且慢羽(K)对快羽(k)为显性。用慢羽母鸡与快羽公鸡杂交,其后代中凡快羽的是母鸡,慢羽的是公鸡。羽色鉴别法 利用初生雏鸡绒毛颜色的不同区别雌雄。羽斑鉴别法 用非横斑公鸡(白来航等显性白羽鸡除外)与横斑母鸡交配,其子一代呈交叉遗传,即公雏全部是横斑羽色,母雏全部是非横斑羽色。快羽—快羽基因—隐性—k慢羽—慢羽基因—显性—K白壳蛋鸡及肉鸡唯一可用来作自别雌雄的性连锁基因褐壳蛋鸡中,可用羽速基因对父母代自别雌雄后代快羽为母雏,慢羽为公雏快慢羽鉴别法ZKW × Zk Zk♀ 慢羽 ♂ 快羽ZKZk ZkW♂ 慢羽 ♀ 快羽金色基因为隐性(s)银色基因为显性(S)洛岛红、新汉夏等为金色基因纯合子白洛克、苏赛克斯等为银色基因纯合子现代褐壳蛋鸡多采用这对基因在商品代进行雏鸡自别雌雄羽色鉴别法ZSW × Zs Zs♀ 白 ♂ 红ZS Zs ZsW♂ 白色羽(银色) ♀ 红色羽(金色)芦花羽—非芦花羽也是一对伴性基因。ZBW × Zb Zb♀ 芦花羽 ♂ 非芦花羽ZBZb ZbW♂ 芦花羽 ♀ 非芦花羽羽斑鉴别法♂ ♀生殖隆起 偏圆 多数无,少量稍尖轮廓 明显、充实 不明显、萎缩充血程度 血管发达、易充血 不易充血♂♀时间:2-12h手势:抓雏,握雏;排粪,翻肛;鉴别,放雏注意事项:手要消毒,动作轻,盒位固定,光线适中,眼要保健(2)翻肛鉴别法性别验证注射马立克疫苗2.初生雏鸡免疫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为预防马立克氏病,在雏鸡出壳后24h内接种马立克氏苗,每只雏鸡用连续注射器将稀释后的疫苗在颈部皮下注射0.2ml。注射时捏住皮肤,确保针头插入皮下,稀释后的疫苗须在0.5h内用完。一看,就是看雏鸡的精神状态二摸,就是摸雏鸡的膘情、体温三听,就是听雏鸡的叫声3.初生雏鸡的挑选分级4.初生雏鸡的剪冠、去爪剪冠:在1日龄进行,剪冠是为防止鸡冠啄伤、擦伤和冻伤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冠大也影响采食。方法是一手握住雏鸡,拇指和食指固定雏鸡头部,另一手用消毒过的弯剪紧贴冠基由前向后一次剪掉。去爪:为防止自然交配时种公鸡踩伤母鸡背部或为了做标记,在1日龄用断趾器将第一、二趾的指甲根部的关节切去并灼烧以防流血。初生雏的运输选好运雏人员准备好运雏用具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出壳后12h左右为好解决好保温和通风的矛盾选气温适宜的时间 空调车合理安放5.初生雏鸡的运输感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