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 任务二 鹅的饲养管理 课件(共30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七 任务二 鹅的饲养管理 课件(共30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项目七 水禽生产
任务二 鹅的饲养管理
鹅产品附加值高
生长快,饲养周期短
养鹅投资少,见效快
以草为主,耗料少(种草养鹅)
一、鹅的生产特点及饲养方式
1.生产特点
鹅的饲养方式可分为舍饲、圈养和放牧三种饲养方式。肉用仔鹅三种方式均可选用。产蛋期种鹅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舍饲多为地面垫料平养或网上平养,整个饲养期可分为育雏(0~4周龄)和育肥(5周龄至上市)两个阶段。
圈养是早期将雏鹅饲养在舍内保温,后期将鹅饲养在有棚舍的围栏内露天饲养。
放牧饲养是以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精料。
2.饲养方式
二、雏鹅的培育
1. 育雏前准备
育雏室的门窗、墙壁、地板检查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好。
准备好保温设备:竹筐、保温伞、红外线灯泡、纸箱、饲料、垫料(稻草、锯木或刨花)以及水槽等。
育雏前1~2天试温,检查育雏室的保温条件。育雏前应做好环境和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
2. 雏鹅的选择
孵化发育良好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宏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
孵化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这些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
3. 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
(1)开水、开食
“开水”又叫“潮口”即雏鹅第一次饮水。潮口时间在出壳24-36小时,见三分之二雏鹅欲吃食时进行;水温以25度为好;饮水可用0.05%高锰酸钾水或5-10%葡萄糖水、复B糖水等。“潮口”方法:可轻轻将雏鹅头一按,让其饮水即可,也可在室内用水盆放3厘米深水,分批给鹅进行潮口。
“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全价小颗粒饲料或浸泡2小时的碎米搭配切细的嫩青绿饲料加适量抗生素和添加剂。精饲料与青绿料比为1:2。开食方法可将配制好的开食饲料撒在报纸、席子上或料盆内。需调教、引诱雏鹅吃食。第二次喂料,应将被污染饲料扫清。
(2)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雏鹅绒羽干燥蓬松,在热源周围分布均匀是温度合适的表现。
育雏期间湿度一般前期控制在60~65%、后期为65~70%为宜
(3)尽早脱温下水
4~5日龄后可将雏鹅放到育雏室外的活动场地上放养。让雏鹅在浅水处自由下水、戏水,切不可将雏鹅赶到水中。第一天约重复3~5次下水过程,第二天下水不会再有问题。
我国南方一般在冬季、早春气温较低时,7~10日龄后逐渐降低育雏温度,到10~14日龄达到完全脱温;而在夏秋季节则到7日龄可完全脱温
(4)控制饲养密度
注意控制饲养密度,1-5日龄,20-25只/平方米;6-10日龄,15-20只/平方米;11-15日龄,12-15只/平方米;16-20日龄,8-12只/平方米;20日龄以后,密度逐渐降低。
(5)放牧和放水
初次放牧应选在风和日暖的天气,还有雏鹅的日龄和健康状况及天气等条件。一般夏季以3-7日龄,冬季和早春20日龄后,部分羽毛开始翻白;初期放牧时间短,次数少,随着日龄的增加,放牧次数相应增加,延长放牧时间,3周龄后,只要天气状况许可就可全天放牧。放牧结束回圈后应补些精料。放牧场地要求草嫩、无疫情、无污染、有饮水源。严禁在被农药污染过的草地放牧,雷雨、大雨、烈日、露水未干时不放牧,同时雏鹅放牧应注意迟放早归。
(6)卫生防害
搞好环境消毒和卫生很重要。饲料要新鲜,垫草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干燥、卫生;同时要防鼠、狗等伤害,减少刺激,严禁在育雏室内大声喧哗和粗暴操作,室内电灯1-2日龄要亮(能刺激食欲),以后逐渐减弱,只要能看到饮水和喂料即可。
三、肉用仔鹅的育肥
肉用仔鹅是指雏鹅不论公、母,一般养到10~12周龄上市。
肉鹅饲养到60~70日龄,圈养肥育效果好的即可上市出售,放牧饲养的仔鹅骨架大,胸肌不够丰满,屠宰率较低,尚需短期育肥后才能上市出售。
按照饲养管理方式的不同,育肥期可采用放牧育肥、舍饲育肥和填饲育肥三种方式。
放牧育肥是传统的育肥方法,适用于放牧条件较好的地方,主要利用收割后茬地残留的麦粒或稻田中散落谷粒进行肥育。
舍饲育肥生产效率较高,育肥的均匀度比较好,适用于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或季节,最适于集约化批量饲养。
填饲育肥可缩短肥育期,肥育效果好,但比较麻烦。【放牧育肥】以放牧为主的的鹅群,利用作物收割后的残留颗粒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
填饲方法
将配合日粮或以玉米为主的混合料加水拌湿,搓捏成1~1.5cm粗、6cm长的条状食团,待阴干后填饲。填饲是一种强制性的饲喂方法,分手工填饲和机器填饲两种。手工填饲时。用左手握住鹅头,双膝夹住鹅身,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鹅嘴撑开,右手持食团先在水中浸湿后用食指将其填入鹅的食道内。开始填饲时,每次填3~4个食团。每天3次,以后逐步增加到每次填4~5个食团,每天4~5次。填饲时要防止将饲料塞入鹅的气管内。机器填饲法速度快、效率高,更适用于大群仔鹅的肥育。填饲方法是用填饲机的导管将调制好的食团填入鹅的食道内,填饲的仔鹅应供给充足的饮水,或让其每天洗浴1~2次,有利于增进食欲,光亮羽毛。
四、种鹅的饲养管理
1. 种鹅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 在育雏期结束时进行。重点选留体重大的公鹅,中等体重的母鹅,淘汰体重较小的、有伤残的、有杂色羽毛的个体。经选择后,大型鹅种的公毌比例为1∶2;中型鹅种为1∶3~4;小型鹅种为1∶4~5。
第二次选择 在70~80日龄进行。根据生长发育规律、羽毛生长情况以及体型外貌等特征进行选择。淘汰生长速度较慢、体型较小、腿部有伤残的个体。
第三次选择 在150~180日龄进行。此时鹅全身羽毛已长齐,应选择具有品种特征、生长发育良好、体重符合品种要求、体型结构和健康状况良好的个体留作种用。公鹅要求体型大,体质健壮,躯体各部分发育匀称,肥瘦和头的大小适中,雄性特征明显,两眼灵活有神,胸部宽而深,腿粗壮有力。母鹅要求体重中等,颈细长而清秀,体型长而圆,臀部宽广而丰满,两腿结实间距宽。经选择后,大型鹅种的公母比例为1∶3~4;中型鹅种为1∶4~5;小型鹅种为1∶6~7。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时期划分 饲养要点
生长阶段 根据放牧场地草质的好坏,逐渐减少补饲的次数,并逐步降低补饲日粮的营养水平
控制饲养 通过限制饲养,控制鹅的性成熟时间
恢复饲养 应逐步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同时增加喂料量和饲喂次数
生长阶段 指80~120日龄这一时期。
控制饲养阶段 一般从120日龄开始至开产前50~60d结束。控制饲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减少补饲日粮的喂料量,实行定量饲喂;另一种是控制饲料的质量,降低日粮的营养水平。
恢复饲养阶段 经控制饲养的种鹅,应在开产前60d左右进入恢复饲养阶段。
3. 种鹅产蛋期饲养管理
根据产蛋鹅饲养管理要求的不同,常将种鹅的产蛋期划分为产蛋前期、产蛋期和休产期三个阶段。
饲喂 由于种鹅连续产蛋的需要,消耗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特别多,因此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增加到17-18%,有利于提高母鹅的产蛋量。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全舍饲日喂3-4次,其中晚上喂1次,日喂精料150-200克左右,同时供给大量青料(先喂精料后喂青料)。 放牧日补饲3次,其中晚上1 次,日补喂精料120-150克左右,并加适量青料。提供精料是否适当可根据鹅粪形状来判断。
配种 按不同品种的要求,合理安排公母比例。在自然交配条件下,我国小型鹅种公母比例为1∶6~7,中型鹅种1∶5~6,大型鹅种1∶4~5。种鹅的自然交配多在水上进行,交尾时间多在早、晚,中午较少,因此要掌握好放水时间;如果早上放牧,先将种鵝赶下水中,嬉水交配,以提高受精率。
调教
开产时可有意训练和调教母鹅在产蛋箱或产蛋室产蛋的习惯,以减少拾蛋麻烦和丢失鵝蛋。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集中在下半夜至上午10时左右,个别的鹅在下午产蛋。
因此,产蛋鹅上午10时以前不能外出放牧,在鹅舍内补饲,产蛋结束后再外出放牧,而且上午放牧的场地应尽量靠近鹅舍,以便部分母鹅回窝产蛋。新开产鵝往往不识产蛋窝箱,如发现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有觅窝的表现,应将母鹅送到产蛋窝内。发现有鵝在舍外产蛋时,应及时将鹅和蛋一起带回鵝舍的产蛋箱内,以调教养成舍内窝箱产蛋的习惯。
控制抱窝
我国许多鹅种在产蛋期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抱窝性,在一个繁殖周期中,每产一窝蛋(8-12个)后,就要停蛋抱窝孵小鵝。在人工孵化的情况下,抱窝对产蛋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发现母鹅有恋巢表现时,应及时隔离,关在光线充足、通风凉爽的地方,只给饮水不喂料,2~3d后喂一些干草粉、糠麸等粗饲料和少量精料,使其体重不过于下降,待醒抱后能迅速恢复产蛋。使用一些醒抱药物治疗也有较明显的效果。
4.休产期的饲养管理
鹅一年的产蛋期一般为7个月左右,我国南方集中在冬、春两季产蛋,北方则集中在2-6月初。休产期的种鹅应以放牧为主,日粮改为育成期控制阶段日粮,以利于换羽。在休产期,为了缩短换羽的时间及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
其方法是改变饲养管理条件;停止人工光照;停料2-3天,只提供少量的青饲料,并保证充足的饮水,第4天开始喂给由青料加糠麸糟渣等组成的青粗饲料;第10天左右试拔主翼羽和副翼羽,如果试拔不费劲,羽根干枯,可逐根拔除,否则应隔3-5天后再拔,最后拔掉尾羽。
活拔羽绒技术
活拔羽绒前的准备 在开始拔羽的前几天,应对鹅群进行抽样检查,如果绝大部分的羽毛毛根已经干枯,用手试拔羽毛容易脱落,说明已经成熟,正是拔羽时期。拔羽前一天晚上要停止喂料,以便排空粪便,防止拔羽时鹅粪的污染。还要准备一些凳子、秤及消毒药棉、药水等。
鹅体的保定 鹅体的保定有双腿保定、卧地式保定、半站立式保定、专人保定等方法。易掌握且较为常用的方法是拔羽术者坐在矮凳上,使鹅胸腹部朝上,头朝后,将鹅胸部朝上平放在术者的大腿部,再用两腿将鹅的头颈和翅夹住。
拔羽的操作 拔羽的顺序是先从胸上部开始拔,由胸到腹,从左到右。胸腹部拔完后,再拔体侧、腿侧、尾根和颈背部的羽绒。拔羽的方法有毛绒齐拔法和毛绒分拔法两种。
活拔羽绒后鹅的饲养管理 活拔羽绒对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外界刺激,鹅的精神状态和生理机能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拔羽后鹅体裸露,3d内不在强烈阳光下放养,7d内不要让鹅下水和淋雨。
五、肥肝生产
1、肥肝及其营养价值
肥肝包括鸭肥肝和鹅肥肝,它采用人工强制填饲,使鸭、鹅的肝脏在短期内大量积蓄脂肪等营养物质,体积迅速增大,肥肝重量比普通肝脏重5~6倍,甚至十几倍。肥肝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具有降胆固醇、降血脂、延缓衰老、防止心血管病发生等功效,是欧美许多国家的美味佳肴。
2、填饲鹅的选择
朗德鹅为法国培育的专门生产肥肝品种,肥肝重约700~900g,引进后对我国生态条件适应良好,是发展肥肝生产的首选品种。我国鹅种资源丰富,通常选择肥肝生产性能好的大型品种作父本,用繁殖率高的品种作母本,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一代生产肥肝。例如,用狮头鹅作父本,分别与产蛋较高的太湖鹅、四川白鹅、五龙鹅杂交,其杂种的肥肝明显得以提高。
3、填饲技术
填饲饲料
(1)炒玉米法:将玉米在铁锅内用文火不停翻炒,至粒色深黄,八成熟为宜。炒完后装袋备用。填饲前用温水浸泡1~1.5h,沥去水分,加入0.5%~1%的食盐,搅匀后填饲。
(2)煮玉米法:将玉米浸没煮3~5min,沥去水分,趁热加入占玉米总量1%~2%的猪油和0.3%~1%的食盐,搅匀即可填用。
(3)浸泡法:冷水浸泡玉米8~12h,沥干水分,加入0.5%~1%的食盐和1%~2%的动(植)物油脂。
3、填饲技术
填饲方法
可分为人工填饲和机械填饲两种。填饲机有多种型号,分为手摇和电动两种。机械填饲时,填料人左手抓住鹅头,食指和大拇指挤压鹅喙的基部将其口掰开,右手拇指将鹅舌向前向下压向下腭,然后将口腔移向喂料管,使上腭紧贴填饲管的管壁,慢慢将填料管插入食道膨大部,食道和填饲管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左手握喙,右手握住填料管出口的膨大部,慢慢将玉米推进食道下部,先将下部填满,再慢慢将填饲管往上退,边退边填,一直填到距咽喉5cm处停止。
肝脏平均重量都能达到600-900克,最“胖”的鹅肝还能达到2公斤
4、屠宰取肝
成熟鹅屠宰前12h停止填饲,但不停水。屠宰时抓住鹅的双腿,倒挂在宰杀架上,头部向下,割断气管和血管,充分放血,使屠体皮肤白而柔软,肥肝色泽正常。待血放净后将鹅置于65~68℃水中浸烫,1min后脱毛。将屠体放在4~10℃的冷库中预冷10~18h后再取肝。屠体剖开后,仔细将肥肝与其他脏器分离,取肝时要小心不要将肥肝划破,取出的肝要适当整修处理,然后将其放入0.9%的盐水中浸泡10min,捞出沥干,称重分级。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