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知识目标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1.理解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2.掌握禽场常用的消毒、安全用药、疾病净化、免疫接种及免疫监测等技术。3.认识禽场废弃物的危害,掌握禽场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及调控措施。技能目标能够在家禽生产中熟练应用消毒、安全用药、疾病净化、免疫接种及免疫监测等技术。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一、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动物生物安全体系是指采取必要的措施切断病原体的传入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生物安全体系。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生物安全工程,从家禽场规划到建筑,从饲养员到企业负责人,从家禽生产到利用淘汰,从生产到销售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家禽生产的始终。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防疫的原则进行管理,参与生产的任何一个人都要严格按照防疫的规程操作,才可能避免疫病的暴发。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一、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动物生物安全体系是畜牧业发达国家兽医专家学者和动物生产企业,经过数十年研究和生产实践,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优化畜禽生产体系和疫病防治系统工程。重点强调了环境因素在保证畜禽健康中的作用,同时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和畜禽养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总体目标是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以任何方式危害动物,使动物生长和生产处于最佳的健康状态,发挥其最佳的生产性能,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一、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生物安全的含义: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它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了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和感染良好饲育禽群方面所应采取的一切措施,也包括有害生物从禽群传播至外界,这些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等。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是传统的综合防制和兽医卫生措施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的发展和宏观体现。总的目标是保持家禽的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和经济效益。二、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是疫病的预防体系,宗旨就是排除疫病威胁,阻断引起家禽疾病及人禽共患病的病原体进入家禽群体中,着眼于为家禽生活生产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尽可能地使家禽远离病原体的攻击。因此,动物生物安全体系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同时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基础和前提。它将疾病的综合性防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为一体,通过阻止各种致病因子的侵入,防止动物群受到疾病危害,对疾病的综合防制、提高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目前,生物安全和药物治疗、疫苗免疫等共同组成了疫病控制的三角体系,通过生物安全的有效实施,可促进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的最佳效果,进而减少在饲养过程中的抗生素的使用。二、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建立健全动物生物安全体系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畜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实施动物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意义:1.促进规模养殖业发展,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2.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和杜绝动物疫病传入和传播;3.提升畜产品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减少人畜共患病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4.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等。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控制、传播控制和疫病控制三个方面。1.环境控制。环境控制包括养禽场地址的选择、养禽场的规划和结构布局、禽舍建筑、养禽场的禽舍内外环境的控制等。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若养禽场由于选址不当,或场内布局不合理及舍内外环境差,会造成疾病屡屡发生,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养禽场的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和舍内外环境的有效控制,有助于减少外来病原的侵入机会,是投入少、效果好的可靠措施。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2.传播控制。传播控制包括隔离、消毒、生产制度确定等等。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人员的控制。由于养殖场环境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养殖场的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控制养殖场人员的活动对于防止疾病的传入和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2.传播控制。(2)家禽生产群的控制。要综合考虑引种时病原体会携带进入养殖场的可能以及不同品种、年龄的家禽对不同疾病的易感性不同等实际,做到引种安全、全进全出、禁止混养、疑似患病动物的隔离消毒、免疫和疫病监测、药物防治等。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3.疫病控制。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消毒、药物保健、免疫接种、主要传染病监测与净化和禽场废弃物处理等。与传播控制相辅相成。(1)对饲料、饮水的控制。除了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感染外,大多数疾病都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饲料和饮水极易受到病原的污染;污染后还极易通过器械、人员、动物等因素扩散,造成疾病蔓延。因此,对饲料和饮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3.疫病控制。(2)对物品、设施和工具的清洁与消毒处理。消毒是养殖场控制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消毒可以减少病原进入养殖场或家禽舍。另一方面,消毒可以杀灭已进入养殖场或禽舍内的病原。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3.疫病控制。(3)垫料及废弃物、污物处理。 家禽的垫料、废弃物、污物带有许多病原,是重要的污染源。对它们的妥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发生疾病时更是如此。对家禽的垫料、废弃物、污物应作生物发酵处理后方可用作肥料。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3.疫病控制。(4)适时接种疫苗。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定期按时为禽类接种疫苗,以增强家禽的自身免疫能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养禽场在可能遭受到禽流感等疾病威胁的情况下,应及时向当地疫病防控中心报告,借助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并在将带有疾病的家禽隔离开来,切断传染源的同时,进行消毒处理,杜绝疾病蔓延。病情确诊后,及时采取扑疫措施,对全部禽只进行疫苗注射及采取相应的疾病防治措施。在养殖场疫病的控制过程中,应充分理解生物安全的内涵,将动物生物安全的各项措施和方法贯彻落实到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三、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内容不同的畜禽养殖生产类型需要的生物安全水平不同,体系中各个基本要素的作用及其意义也各有差异。总体来说,就养禽生产而言,动物生物安全体系主要包括禽场场址选择、规划和布局、禽舍建筑、隔离、消毒、药物保健、免疫接种、生产制度确定、主要传染病监测与净化和禽场废弃物处理等。因此,在构建动物生物安全体系时,应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内容,特别要重点考虑传染病的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就是要通过动物隔离、卫生和消毒、饲养管理、防疫和疫病的控制等一系列手段,使传染过程终止。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衷心感谢您的聆听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