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课件(共18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八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课件(共18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知识目标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1.理解兽医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
2.掌握禽场常用的消毒、安全用药、疾
病净化、免疫接种及免疫监测等技术。
3.认识禽场废弃物的危害,掌握禽场废
弃物的处理方法及调控措施。
技能目标
能够在家禽生产中熟练应用消毒、安全用药、疾病净化、免疫接种及免疫监测等技术。
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给药方法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利用程度、药效出现时间及维持时间。主要包括群体给药法、个体给药法、种蛋与鸡胚给药法。
(一)群体给药法。主要有拌料给药、饮水给药、气雾给药、外用给药等。
在家禽的疫病防治中,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免疫接种、检疫诊断和消毒工作等措施外,药物的防治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对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用的一些传染病(主要是细菌病),寄生虫病(主要是原虫病)和代谢病,药物防治显得更为重要。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1.拌料给药。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中,让家禽在采食饲料的同时摄入药物。该法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效果可靠,适用于群体给药和预防性用药,尤其适用于长期性投药。对于不溶于水或适口性差的药物更为恰当。当病禽食欲差或不食时不能采用此法。在应用拌料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掌握拌料浓度: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禽群只体重,计算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题
(2)药物和饲料必须混合均匀:若混合不均匀,可使部分禽只药物中毒和部分禽只吃不到药物,达不到防治目的。尤其是对于家禽易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及用量较少的药物,更要充分均匀混合。混合时应采用逐级混合法,即先把药物和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再把混合药物的饲料拌入一定量的饲料中混匀,最后将混合好的饲料加入大批饲料中,继续混合均匀。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1.拌料给药。在应用拌料给药时,应注意:
(3)注意饲料添加剂与药物之间的关系:有些药物混入饲料后,可与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拮抗反应,应密切注意不良作用。如饲料中长期添加磺胺类药物,易引起维生素B和维生素K的缺乏,这时应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添加氨丙啉时,应减少饲料中维生素B1的添加量,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添加量应在10mg以下。 
(4)注意配伍禁忌: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如莫能菌素、盐霉素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否则会造成禽只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 。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2.饮水给药。将药物溶解于饮水中让家禽饮用。适于短期投药或群体性紧急治疗,特别适用于禽类因病不能食料,但还能饮水的情况。饮水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药物性质:通过饮水给药的主要是易溶于水的药品;较难溶于水的药物,通过加热、搅拌或加助溶剂等方法能溶解并可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的也可以通过饮水给药;中草药用水煎后再稀释也可通过饮水给药。
(2)掌握饮水给药时间的长短:饮水时间过长,药物失效;时间过短,有部分鸡摄入剂量不足。在水中不易失效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其药液可以让鸡全天饮用;对于在水中一定时间内易失效的药物,如盐酸多西环素、氨苄西林等,药液量不宜太多,应让鸡在短时间(1~2h)内饮完,从而保证药效。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喝完的药液应及时去除,换上清洁的饮水。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2.饮水给药。饮水给药时应注意:
(3)注意药物的浓度:药物在饮水中的浓度最好以用药家禽的总体重、饮水量为依据。首先计算出一群家禽所需的药量,并严格按比例配制符合浓度的药液。具体做法是先用适量水将所投药物充分溶解,加水到所需量,充分搅匀后,倒入饮水器中供家禽饮用。
(4)水量控制:根据家禽的可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药液宜现配现用,以一次用量为好,以免药物长期处于环境中放置而降低疗效。水量太少,易引起少数饮水过多的禽只中毒;水量太多,一时饮不完,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冬天家禽饮水量一般减少,配给药液就不宜过多;而夏天饮水量增高,配给药液必须充足,否则就会造成部分禽只饮水不足,影响药效。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2.饮水给药。饮水给药时应注意:
(5)注意水质对药物的影响:饮水给药一般用去离子水为佳,因为水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此外,也可选用深井水、冷开水和蒸馏水。井水、河水最好先煮沸,冷却后,去掉底部沉淀物再用;经漂白粉消毒的自来水,在日光下静置2~3h,待其中氯气挥发后再用。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6)用药前停水:为使家禽在规定时间内能顺利将药液喝完,一般在用药前停止饮水,夏季约为2h;冬季约为4h。另外投药时,饮水器要充足,保证禽群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喝上水,避免家禽竞争饮水而导致饮药量不均。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3.气雾给药。使用气雾发生器将药物分散成为微滴,让禽类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作用于皮肤黏膜的一种给药法。使用气雾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恰当选择气雾用药:要求选择对动物呼吸道无刺激性,且能溶解于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否则不宜使用。
(2)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同一种药物,其气雾剂的剂量与其它剂型的剂量未必相同,不能随意套用。应通过试验确定气雾剂的有效剂量。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3)严格控制雾粒的大小,确保用药的效果:颗粒越小,越容易进入肺泡,但却与肺泡表面的黏着力小,容易随肺脏呼气排出体外;颗粒越大,则大部分散落在地面和墙壁或停留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不宜进入肺脏深部,造成药物吸收不好。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用药目的,适当调节气雾颗粒的大小。如果要治疗深部呼吸道或全身感染,气雾颗粒的大小应控制在0.5~5 m之间,如果要治疗上呼吸道炎症或使药物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则要加大雾化颗粒。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3.气雾给药。使用气雾给药时,应注意:
(4)掌握药物的吸湿性:若要使微粒到达肺的深部,应选择吸湿性弱的药物;若治疗上呼吸道疾病时,应选择吸湿性强的药物。因为吸湿强的药物粒子在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其直径能逐渐增大,影响药物到达肺泡。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4.外用给药。多用于禽的体表,以杀灭体外寄生虫、微生物,或用于禽舍、周围环境和用具等的消毒。根据用药的目可选择喷雾、药浴、喷洒、涂抹、熏蒸等方式。如杀灭体外寄生虫时可采用喷雾法,将药液喷雾到禽体上;治疗水禽的体外寄生虫病时可采用药浴法;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时,可采用熏蒸法、喷洒法等。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二)个体给药法。主要包括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
1.口服给药。将药物经口投入食道的上端,或用带有软塑料管的注射器把药物经口注入鸡的嗉囊内。此法用药量准确,但费时费工。
2.注射给药。当家禽病情危急或不能口服药物时,可采用注射给药。主要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其中以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最常用。注射给药时,应注意注射器的消毒和勤换针头。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1)皮下注射:可采用颈部皮下、胸部皮下和腿部皮下等部位。皮下注射时用药量不宜过大,且应无刺激性。注射时由助手抓鸡或术者左手抓鸡,并用拇指、食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肤皱褶处刺入针头,然后推入药液。
(2)肌肉注射:可在预防或治疗禽的各种疾病时使用。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胸部肌肉和大腿外侧肌肉。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均可肌肉肌内注射给药,刺激性强的药物可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时针头应与肌肉表面呈30°~45°角刺入,不可垂直刺入,以免刺伤大血管或神经,特别是胸部肌肉注射时更应谨慎操作,切不要使针头刺入胸腔或肝脏,以免造成伤亡。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三)种蛋与鸡胚给药法。此法常用于种蛋消毒和预防蛋媒性疾病,主要有熏蒸法、浸泡法和蛋内注射法。
1.熏蒸法。种蛋在熏蒸前先用消毒液或抗生素溶液进行清洗,以消除蛋壳上污染的细菌,防止其进入种蛋内。种蛋的熏蒸常用甲醛,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最好装有鼓风机,以便使甲醛产生的气体均匀到达各个角落,在熏蒸后用等量的16%~18%的氨水进行中和,也可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三)种蛋与鸡胚给药法。
2.浸泡法。此法用来控制蛋媒性疾病。选用对所要控制病原的有效抗菌药物,配成一定浓度,将蛋浸泡在药液中。为了使药液进入蛋内可采用真空法和变温法。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1)真空法:将种蛋放入容器内,加入药液,然后用抽气机将密闭容器内的空气抽走,造成负压,并保持5min,最后恢复常压,再保持5min,使药液进入蛋内,将蛋取出晾干后即可进行孵化。
一、家禽药物的使用方法
(三)种蛋与鸡胚给药法。
2.浸泡法。
(2)变温法:将种蛋放入孵化器内,使蛋温升至37.8℃,保持3~6h,然后趁热将蛋浸入10~15℃的药液中,保持15min,利用种蛋与药液之间的温度差造成负压,使药液进入蛋内。例如,预防鸡败血支原体病,可将种蛋表面清洗、消毒后浸入40℃左右的泰乐菌素(浓度为0.04%~0.10%)溶液中15~20min,取出干燥后进行孵化。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3.蛋内注射。将药物通过蛋的气室注入蛋白内或将药物直接注入卵黄囊内,以消灭通过蛋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如预防鸡败血支原体病,可将庆大霉素注入蛋白内或将泰乐菌素注入卵黄囊内。
1
2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现代养禽业具有集约化程度高、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的共同特点,“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禽病防治中尤为重要。为此,要重视孵化、育雏、育成、产蛋各环节的处理和用药,特别重视选用预防药物,包括消毒药物、各种疫苗以及预防各种禽病的常规用药,以保证在整个生产周期内,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二、家禽合理用药
(二)正确的诊断,合理选药。正确的诊断是合理选择药物的前提,只有明确致病菌,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才能合理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药物。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是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重要手段。
(三)选择适宜给药途径,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与疗程。
根据用药的目的、病情缓急及药物本身的性质确定最适宜的给药方法和用药剂量。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一般用药疗程为3-5d,停药过早易导致复发。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家禽药物中毒。
(四)正确的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不同症状或混合感染,常常采取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称为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能会发生药动学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或在药效上可能发生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临床上应注意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避免配伍禁忌。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二、家禽合理用药
(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促进疾病康复。药物的作用是通过机体表现出来的,家禽机体的功能状态与药物的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时,应注意饲料营养全面,根据家禽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要合理调配日粮,以免出现营养不良或过剩。管理和环境方面要考虑家禽合适的饲养密度、禽舍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通风与采光以及减少各种应激,保持饲养环境洁净和减少病原体污染等。同时还要注意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
(六)禁止使用违禁药物,防止兽药残留。严格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选用兽药,并记录用药过程和存档备查,注意兽药残留限量,严格执行休药期。比如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激素类或其他具有激素作用的物质和催眠镇静药物等等要禁止使用。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二、家禽合理用药
衷心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