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课件(共4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八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课件(共4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1.理解兽医生物安全体系的内涵;
2.掌握禽场常用的消毒、安全用药、疾病净化、免疫接种及免疫监测等技术。
3.认识禽场废弃物的危害,掌握禽场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及调控措施。
知识目标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能够在家禽生产中熟练应用消毒、安全用药、疾病净化、免疫接种及免疫监测等技术。
技能目标
项目八
家禽
兽医
保健
1-2
任务一 动物生物安全体系
任务二 家禽场消毒技术
3-4
5-6
任务三 家禽安全用药技术
任务四 种禽场疾病的净化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
监测技术
任务六 家禽场废弃物处理及
调控措施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一、免疫接种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三)紧急接种
二、免疫监测
(一)鸡新城疫监测
(二)禽流感监测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监测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免疫接种是指用疫苗等生物制剂,刺激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从而达到预防禽病的目的。为了养禽场的生物安全应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并进行必要的免疫监测,了解群体的免疫水平,及时调整免疫计划和采取必要的防制措施,减少疫病的发生。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家禽免疫接种可分为群体免疫法和个体免疫法。群体免疫方法主要有饮水免疫法、拌料法和气雾免疫法;个体免疫方法主要包括点眼和滴鼻法、刺种法、涂擦法以及注射法等。采用哪一种免疫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要考虑工作方便和经济合算,又要考虑疫苗的特性和免疫效果。
项目八 家禽兽医保健
一、免疫接种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用滴管或滴瓶,将稀释过的疫苗滴入鼻孔或眼结膜囊内,以刺激其上呼吸道或眼结膜产生局部免疫。此法能确保每只鸡得到准确疫苗量,达到快速免疫,抗体效果好;对于幼雏来说,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的中和。适用于弱毒活疫苗的接种,如新城疫Ⅱ系、Ⅳ系、克隆30及传支H120等疫苗的免疫。
1.滴鼻、点眼法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一、免疫接种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多用于鸡痘疫苗的接种。用接种针蘸取疫苗,刺种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的翼膜内,通过在穿刺部位的皮肤处增殖产生免疫。
2.刺种法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一、免疫接种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根据疫苗注入的组织部位不同,注射法又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适用于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Ⅰ系苗、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禽病毒性关节炎疫苗及各种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接种。
3.注射法
(1)皮下注射法:主要用于1日龄马立克氏病疫苗的预防接种,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法:注射部位常取胸肌、翅膀肩关节三角肌或腿部肌肉。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一、免疫接种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主要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接种免疫。接种时,将鸡泄殖腔黏膜翻出,用无菌棉签或小软刷蘸取疫苗,直接涂擦在黏膜上。
4.泄殖腔涂擦法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一、免疫接种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常用于鸡新城疫II系、IV系和克隆30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及H120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的免疫。饮水法免疫虽然省时省力,但由于受水质、肠道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抗体产生参差不齐,慎用于首免,常用于加强免疫。
5.饮水免疫法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一、免疫接种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疫苗溶液形成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之中,随呼吸进入肺内而获得免疫的方法。气雾法免疫尤其适合大群免疫,是群体免疫的好方法。但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合气雾免疫,应选用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如新城疫Ⅳ系、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等疫苗,而鸡痘、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及各种油乳剂灭活苗等,均不能用气雾法免疫。
6.气雾免疫法
(一)家禽免疫接种的途径与方法
一、免疫接种
免疫程序是指根据禽场或禽群的实际情况与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及疫苗特性,对特定禽群制定的疫苗接种类型、次序、次数、方法及时间间隔等预先合理安排的计划和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前提,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免疫接种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根据所养家禽的用途及饲养期长短制定免疫接种程序。
依据威胁本地区或养禽场的传染病的种类及规律合理安排免疫程序。对本地或本场尚未证实的传染病,不要轻易接种,只有证实已经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能计划免疫,不要轻易引进新的疫苗,特别是弱毒苗。
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和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免疫。
选用疫苗毒株的血清型要与当地流行血清型一致,并详细了解疫苗的免疫学特性。
01
02
03
04
一、免疫接种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在生产中,制定免疫程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05
定期免疫监测,根据抗体消长规律,确定首免日龄和加强免疫的时间,灵活及时地调整免疫程序。
总之,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根据本地禽病流行情况及规律,家禽的品种、年龄、用途、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情况等因素而定,不能机械性的照抄照搬;同时,还应根据实际应用效果、疫情变化、禽群动态、免疫检测结果等情况随时调整。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免疫接种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商品蛋(种)鸡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免疫接种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肉鸡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免疫接种
(三)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是指在某些传染病暴发时,在已经确诊的基础上,为迅速控制和扑灭该病的流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对疫区和受威胁的家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应根据疫苗或抗血清的性质、传染病发生发展进程及其流行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在紧急免疫接种时需注意:
①紧急接种必须在疾病流行的早期进行,在诊断正确的基础上,越早越快越好。
②在疫区应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时,仅能对正常无病的家禽实施,对病禽和可能受到感染的潜伏期病禽,必须在严格的消毒下立即隔离,不能再接种疫苗,最好使用高免血清或其他抗体进行治疗。
③按先后次序进行接种,应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在疫区,应先从假定健康家禽开始接种,然后再接种可疑感染家禽。
④注意更换注射器和针头。
免疫监测就是利用血清学方法,用某些疫苗免疫动物时,对免疫接种前后的抗体跟踪监测,以确定接种时间和免疫效果。
在免疫前,监测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水平,以便掌握合理的免疫时机;在免疫后,监测是为了了解免疫效果,如不理想可查找原因,或决定是否进行重免;有时还可及时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扑灭措施。鸡新城疫、禽流感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对养鸡业危害最大的三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因此,简要地介绍这三种传染病的监测方法。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二、免疫监测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鸡新城疫监测
利用鸡血清中抗新城疫抗体抑制新城疫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现象,来监测抗体水平,作为选择免疫时间和判定免疫效果的依据。
1.监测程序与目的
(1)确定最适的首免时间:大中型鸡场应根据雏鸡1日龄时血清母源HI(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抗体效价的水平,通过公式推算最适首次免疫时间。
最适首免时间=4.5(1日龄时HI抗体效价的平均对数值-4)+5
例如:1日龄母源HI抗体效价平均值为1︰64,64即为26,其平均对数值为6,代入公式,则:该批雏鸡最适首免日龄=4.5(6-4)+5=14(d)
如果1日龄时HI抗体效价的平均对数值小于4,即小于1︰16,则该批鸡须在1周内免疫。
二、免疫监测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一)鸡新城疫监测
1.监测程序与目的
(2)免疫前监测,确定最佳免疫时机:大中型鸡场于每次接种前应进行监测,以便调整免疫时间,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按时、适当提前或推后免疫,以便确定最佳免疫时机。
(3)免疫后监测,检验免疫效果:每次免疫后10d监测,检验免疫的效果,了解鸡群是否达到应有的抗体水平。
2.监测抽样 一定要随机抽样,抽样率根据鸡群大小而定。一般万只以上鸡群按0.5%抽样;千只到万只的鸡群抽样率不得少于1%;千只以下鸡群抽样率不得少于3% 。
3.监测方法 利用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监测。
二、免疫监测
任务五 家禽免疫接种与免疫监测技术
(二)禽流感监测
目前养鸡场常用的监测方法是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操作方法同鸡新城疫的监测。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监测
通用采用琼脂扩散试验(AGP)进行监测。
二、免疫监测
谢 谢
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